分享

吴非:德育抓得好,升学率一定高吗?

 李功随 2024-05-17 发布于内蒙古
图片

在交流活动中有学者发言,强调德育的重要性,大意是,升学率高的学校,德育工作都做得很好;德育工作抓得紧的地区,升学率肯定能上去。当时的情境,可能是想让与会者认为:这个地区升学率名列前茅,是因为狠抓德育。

其实,升学率和德育工作没什么必然关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人,“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学生”是任务之一,国家从没有把升学率当作评价学校工作的指标。高考中考升学率高等同于德育工作先进,反之则是落后,这种教育观,立不住。

当时我就感到疑虑,这种言论,会不会伤害来听会的老师?老师们从全国各地赶来,要听专家们引方向,很多老师长期在贫困地区或薄弱学校任教,他们殚精竭虑,尽职尽责,点燃了学生的理想,支撑他们度过童年和少年,成为文明人,有劳动意识能自食其力的人,有公共意识的正派人——一句话,他们长期的工作,就是“立人”。这会儿他们不远千里到了一个“教育发达地区”取经,发现自己学校的升学率不高,不是因为学校处于经济欠发展地区,不是因为教学条件限制,而是因为“德育抓得不紧”“德育工作没做好”,他会不会认为自己的努力工作没有价值?

其实,这个问题在多数教师那里,答案比较简单:升学率高,主要在于生源。同样三年高中,很多学校付出巨大努力,各项工作都正常,老师们勤勤恳恳,高考升学率并不高,同样没有“北清”,但是老师和家长都能面对现实,而很多学生热爱学校、尊敬教师。那些以升学率评判学校的官员,更应检讨自己的教育观和专业水平,看看自己是否有资格管理教育工作。

以“升学率”来评价教学,格局已经比较狭隘,以之判定“德育”水平,那可能不止是认知格局问题了。这个问题如果拿出来讨论,或许会引发学校之间的矛盾。众所周知,一些“高考强县”并不在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那些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也极少愿意回到故乡就业创业,这是不是德育工作做得好呢?令人费解。

我接触的很多同行,在薄弱学校教学,这些学校,每年招生,都被称为当地的“收容队”。一些学生自暴自弃,很多家庭文化素质不太高,与学校的争执也比较多;而一旦有可能,就把学生转走。教学任务很难正常完成,每次组织的统测,“区排名”“片排名”都落后。但是,学校尽所能给学生创造比较安宁的学习环境,老师也恪守职业道德,努力上好每一节课,尽可能让学生看到希望,虽然他们内心很清楚:自己的学生不可能考上名校,甚至没几个能考上“二本”。在一些评比中,我常很仔细地看他们的总结和述职报告,我想了解这些长期在“薄弱学校”工作的老师,他们在想什么,他们有哪些方面的困难。因为升学率高的名校,一些教师的教育观念并没有过人之处,却能取得“成果”,按那种评选标准,“薄弱学校”永远薄弱,这不是“办教育”,这是“办比赛”。

有位老师说,他每到一地,都会有一些以前的学生看望接送,应接不暇。何以如此?因为学生和他相处三年,感情很深。他们现在从事什么工作?我很好奇。这位老师说自己的学校,是当地的“扫尾高中”,大多数学生无法升学,考上专科的也寥寥无几,家乡盛行做小五金生意,在全国各地开店,所以无论走到哪儿,都能看到先前的学生——一群对学校和老师感恩戴德的小老板和工匠。凭什么要嘲笑这位老师没教出考上“清北”的学生?他的学生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和纳税人,不正是人们歌颂的“桃李满天下”吗?

我在一位老师的文章中看到,她和学生交往多,比较亲密,经常带零食给学生吃,学生也常常把各地特产带到学校送给她享用。我有些疑惑,也因此想到需要去了解。后来得知,这是一所城乡结合部的外来工子弟学校,因为工作的流动性,很多学生经常几个月甚至半年见不到父亲或母亲,他们需要有人关爱,而班主任和老师就成了学生的亲人(这是很多城市名校教师未曾有过的经历),这就是他们的“德育”!这些儿童和少年在求学时受到的教育,或许会伴随他们走到很远。他们不太可能考上大学,更不太可能留洋深造。作者写道,“我清楚,我的学生,以后仍然会像上一代一样做工,在建筑工地上,在工厂流水线上,在大街送快递,但是,现在他们需要爱,同时在被爱的过程中学会爱别人。”这位老师的“德育”,与“升学率”无关。

学校教育,教会学生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平等待人,诚实劳动,是合格的德育。在公共场所,待人接物,行止有方,尊重他人,有自尊;能同情弱者,能知晓自己的责任,有教养……这些,比“升学率”更重要。高智商,言善行伪的精致的利己主义,与功利粗鄙的利己主义一样,都是中小学教育要警惕的。错误的思想倾向往往很有市场,因为社会性的逐利,教育界也深受其害。只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德育”的作用,很多年之后才会看到,而并非是立竿见影式的“升学率”。

本文选自《班主任之友》2024年5月下半月刊

作者:吴   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