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蔡襄自成一家,创造了“飞草”!

 家有学子 2024-05-17 发布于甘肃

  “蔡襄论者”认为,“宋四家”中的“蔡”原本就是蔡襄,与蔡京扯不上关系。“宋四家”中,蔡襄年龄辈分在苏、黄、米之前,书法地位却排在他们之后。很多人给出了一个解释,即:虽然蔡襄是宋代第一位系统整理前世书法遗产,进而重建了书法秩序的书法家,但他恪守法度有余,创新意识不足,不是一个开宗立派的大师,所以才排在苏、黄、米之后。也就是说,苏、黄、米、蔡四人的排名,不是以长幼为序,而是以书法成就,以书法史地位为序。

       创造“飞草”,融章草飞白书于一体

  元代王芝在跋蔡襄《洮河石研铭》中还说,自苏、黄之后,“尚意”书风成为书坛主流,而崇尚法度的蔡襄则显得“过时”,假若在北宋,蔡襄无疑应该排在四家之首,而在南宋以后,就只能屈居于四家之殿了。直到蔡襄创造了“飞草”,把章草和飞白书的写法融汇在一起,他个人的性格才真正显露出来,他的书法才呈现出天外飞仙的气质。
  沈括在《梦溪笔谈》里写道:“近岁蔡君谟又以散笔作草书,谓之'散草’,或曰'飞草’,其法皆生于飞白,亦自成一家。”苏东坡敏锐地看到了蔡襄书法中超越唐人的地方,说:“如君谟真、行、草、隶,无不如意,其遗力余意,变为飞白,可爱而不可学”,还说,“余评近岁书,以君谟为第一”。
  写于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的《陶生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应是蔡襄“飞草”成熟的里程碑之作,但我最喜欢的,是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扈从帖》和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脚气帖》。
  《扈从帖》,纸本行书,纵23.3 厘米,横21.4 厘米,约书于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春,是蔡襄四十岁时作的一通信札,是说自己感了风寒、身体不佳而已,行笔却如行云流水,飞舞灵动,没有一丝犹豫,中、侧锋兼用使线条呈现出方圆变幻,使字体呈现出极强的立体感。
  更潇洒的,还数《脚气帖》。虽然蔡襄患了脚气,行走艰难(“仆自四月以来,辄得脚气发肿,入秋乃减,所以不辞北行,然于湖山佳致未忘耳”),但没人挡得住他用笔尖行走。
  他走在《脚气帖》上,步履急促,跳跃变化,闪展腾挪,别有一番风神洒脱。走就走吧,米芾肉麻地形容他的字如行走的少女:“蔡襄书如少年女子,体态娇娆,行步缓慢,多饰名花。”你看他“不辞北行”的“行”字,那一竖拉得很长;“未忘耳”的“耳”字,更是一笔到底,笔者看他不像缓步慢行的少女,倒像一个大步流星的侠客,无比的豪气,无比的霸气。笔者不喜欢脚气,但却喜欢豪气与霸气,也就喜欢这奔腾豪迈的《脚气帖》。

      “敝帚自珍”,不轻易把墨稿送人

  尽管从开宗立派的角度上讲,蔡襄还够不上大师,不像现在有的人胆肥气壮,有点小名气就迫不及待地自封“大师”,在广播电视上到处嚷嚷,但蔡襄在书法史上的地位,还是无法撼动的,无论当朝皇帝,还是后代书家,都是他的粉丝。甚至于蔡襄自己,都“敝帚自珍”,轻易不把墨稿送人。北宋许将《蔡襄传》说:“公于书画颇自惜,不妄为人,其断章残稿人悉珍藏,仁宗尤爱称之。”
  欧阳修《归田录》里记录了很多文人段子,也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事例让人明白了,那些“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并非总是那么义正辞严、器宇轩昂,他们其实是很好(hǎo)玩儿的,也是很好(hào)玩儿的。其中就有一段是关于蔡襄的,笔者至今记忆犹新:说欧阳修写《集古录》,请蔡襄写《集古录目序》。蔡襄书法在当时的名声就很大,“其字尤精劲,为世所珍”,当然不好意思让他白写,欧阳修知道蔡襄对文房用具和茶叶很有研究(蔡襄曾写过关于茶的专著《茶录》),就送他鼠须栗尾笔、铜绿笔格、大小龙茶等物作润笔。蔡襄见后,笑着说,这些礼物品位不俗,他很喜欢。过了一个月,有人送给欧阳修一箧清泉香饼,清泉是产地名,香饼是一种石炭,“用以焚香,一饼之火可终日不灭”。蔡襄得知消息,很眼馋,痛心疾首地说:“香饼来迟,使我润笔独无此一种佳物。”
  蔡襄法书的动人之处,在于它的自然清韵、透明见底,一如他的个性。他不装,不伪饰,心态放松不纠结,一切遵循他最真实的意愿,所以他秉持法度而超越法度,融通古今又化掉古今,下笔如落华散藻,如云烟龙蛇,随手运转,奔腾上下,成为书法史上至美的风景。
  在《贫贤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里,蔡襄写下这样一段话:昔之贫贤寒俊,偶有流落失职者,其为文章,多所怨诽,不得其正。又况久处乐而行患难,乃能克意文翰,而无前所累者,非胸中泰定,有以处之,非数数能也。故人之弟以示余,故书。襄。
  他认为,一个人作诗写字,重要的是胸中泰定、平和温厚、圆融开朗、精神欢喜。无论为人还是写字,假若层层算计,步步为营,就一定不会成功。正是因为这种直率与透明,他才能出手弹劾他的老师晏殊而心底没有一丝阴影,也才能患脚气而不讳言,堂而皇之地写入手札,流传于世。蔡襄行笔的奔走转折间,宋人书法的写意特征,已喷薄欲出。

       仓皇困顿中,法书依然端丽自然

  晏殊自从被蔡襄弹劾出京,贬为工部尚书知颍州,转眼之间已过十年,直到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六月,时任河南知府兼西京留守的晏殊,才因病回到汴京。
  宋仁宗要去看他,晏殊派人给皇帝捎信,说:“我老了,又重病在身,不能做事了,不值得被陛下您担心了。”一天,晏殊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骑着白马,在一座桥上飞奔。突然间,桥断了,白马把他甩到地上,兀自飞天而去。
  没过几天,晏殊就在病榻上咽了气。
  那一天,是至和二年正月二十八日(公元1055年2月27日)。收录在《晏氏宗谱》中的《祭楚国元献公文》,记录了前去祭悼的人的名单,其中有:欧阳修、王安石、梅尧臣、包拯、韩琦、宋祁、张方平、唐介等。但没有蔡襄的名字。
  查蔡襄年谱,至和二年正月,蔡襄权知开封府,六月才离都,乘船沿汴河东下,前往泉州赴任。这个时间点,刚好可以吊唁恩师晏殊。
  但他没有去,这一定不是因为他的脚气。
  是否因为其他身体原因,不得而知。在今日留存的许多书札上,都有身体不佳的记录。比如:在晏殊去世四年之前(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写下的《纡问帖》,蔡襄就说自己“适会疾未平,殊不从容”;也是这一年写下的《入春帖》也说:“去冬大寒,出入感冒,(积)劳百病交攻,难可支持。”
  蔡襄在汴京时,就一直病恹恹的。到泉州、福州后,身体更加不好,这一点从《持书帖》《谢郎帖》《扈从帖》上看得很清楚。《谢郎帖》写:“今见服药,日觉瘦倦,至于人事,都置之不复关意。”
  身体不好,也就万念俱灰了。
  但他的字,却永远是端丽自然、精神朗健,纵然在仓皇困顿中,依旧透射出生命与自然的光色,像他喜欢的春茶,亦像他《自书诗》卷里所写那位老僧:
  山僧九十五,行是百年人。
  焚香犹夜起,熹酒见天真……
  蔡襄的法书和晏殊的词,其实是殊途同归。

《脚气帖》北宋蔡襄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

蔡襄像

《蔡襄自书诗》卷 北宋蔡襄 故宫博物院藏

□祝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