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用谁知道的高效教学模式!“BOPPPS 对分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愚然楼 2024-05-18 发布于湖南

鲲鱼动漫

BOPPPS教学模式和对分课堂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各有其优劣。BOPPPS教学模式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强调学生的参与式学习,但面对学生个体差异,如何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是实施该模式时面临的难点。

对分课堂模式(即PAD课堂)通过将讲授和讨论分开,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机会,但是,教师在讲授阶段通常仅针对重难点进行讲解,因此可能无法覆盖所有学生的需求,特别是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他们可能难以跟上课程进度,导致在后续的自主学习和讨论中感到迷茫,最终可能失去学习动力。

图片

将BOPPPS与对分课堂模式相结合,在保留BOPPPS模型六个基本步骤基础上,在“参与式学习”阶段融入对分课堂的教学策略,将“讲授—内化—讨论”作为学习过程的核心。这种融合策略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感,还能让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一、课前预习:明确教学目标、完成前测

在课程开始之前,老师需要向学生提供详尽的教学大纲。依据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大纲,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并向学生介绍课程学习的目的,强调课程教学目标以及预期达到的结果。通过教学目标的介绍和强调,让学生充分明确本课程如何实现这个目标,从而为更好的师生互动和配合指明方向,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努力方向。

在明确学习目标的框架下,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预先学习并就新知识进行讨论。随后给学生发布预习测试题,选择题最佳,通过在线平台将这些测试任务发布给学生,要求他们在完成课程前测。

教师随后对学生的答卷进行评价和反馈,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识别出他们在自学过程中的不足和知识上的漏洞,而且也能让教师能够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课程安排。前测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也为教师和学生双方在课堂上的互动和参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片

二、课中知识内化:知识导入、参与式学习

(一)导入环节

学习内容导入要具有一定趣味性特征,并与课程主题具有一定相关性,从而能够更好的发挥吸引学生注意力、建立学习动机、创设学习氛围及链接学习主题等作用。

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特点,例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学生学起来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因而在教学中应根据课程目标、款学内容和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合理运用课程导入方式。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导入方式:热点分析、案例式导入;情境创设、调查问卷式导入;项日实践、任务式导入。

通过这些多样化的引入手段,促进学生在情感上投入、思维上碰撞,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氛围,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做铺垫。

(二)参与式学习

参与式学习环节是BOPPPS模式的核心环节,要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此环节引入对分课堂,划分为知识讲授、内化吸收和小组讨论3个教学活动。

图片

1.讲授环节

知识讲授环节强调精讲和留白相结合。精讲指的是侧重讲解课程的核心结构、关键难点以及学习方法,而留白则是指对某些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的知识点进行简要介绍或不讲。教师需要根据前测的情况、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前对课程的所有知识点进行重新审视和选。

在该环节,教师讲授时间缩短,对学生来说,适当的课堂留白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让学生掌握课堂学习的主动权。

2.知识内化

内化环节开展在知识讲解之后。为了辅助学生在独立学习时更有效地吸收知识,可以使用思维导图、表格等工具,帮助学生将学习内容按照不同层次进行分类和理解。此外,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设计由浅入深、由基础到高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促使他们不仅掌握教师讲授的要点,还能够将这些知识点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和反思。

随后,教师可以随机点名,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想法和理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和掌握知识,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吸收。

图片

3.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可以分为两轮。第一轮是组内讨论,成员轮流发言,通过提问和口头测试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组长负责总结。第二轮是集体交流,组长代表小组向全班汇报讨论成果和疑点,教师和其他同学提供帮助。教师最后点评学生表现和讨论结果,表彰优秀小组。通过讨论和发言,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能力,鼓励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三、课后巩固:后测、总结

(一)后测环节

后测环节的目的是评估教学效果和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后测环节不应仅仅局限于测试练习,还需要结合小组作业,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测试练习应包含不同难度等级的题目,通过随堂测试或课后作业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小组作业可以包括开放式讨论或案例分析,驱动学生深入学习和应用知识,助力知识迁移。

学生完成小组作业后,可以让学生展示成果,通过小组互评和教师评分来评定成绩,并给予平时分奖励。小组作业模式能激发学生积极性,让学习成果可视化,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图片

(二)总结环节

总结环节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整合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同时为下一节课的内容做铺垫。在“BOPPPS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中,这一环节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自我梳理和归纳。

教师可以使用思维导图等工具,辅助学生回顾课程的关键点,指出常见的错误,深入理解复杂概念,并掌握核心知识。学生随后需要自己总结本堂课的学习成果,包括已经理解的知识点、掌握的内容以及需要进一步强化的内容,同时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估。

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置悬念或提出更深层次问题,激发学生在课后继续思考,这些问题可以在下一堂课上进行讨论和解答。这种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同时也能为课程的连续性提供动力。

以上是全部内容了,希望对老师们有所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