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突破个体的局限 再续

 商坛论衡 2024-05-18 发布于上海

突破个体的局限 再续

——“异”故我在再续六十八

话剧《赵氏孤儿》中,舞台设计既能与其他要素在同一个“鸟巢”中共生,又能得到“一流”的盛誉时,作为该剧的导演应当为之高兴,不应当为其声誉超过自己而将其逐出“鸟巢”。但是,当导演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得到的只是一个二流的评价,而问题正出在另一种自我大异编剧这块“软肋”上时,导演当然不会甘心于被动地接受三流的编剧,他需要寻找优秀的编剧以改变失衡的局面;如果他能够自主寻找优异的编剧,优异的剧本,那么他就可能突破自己导演水平不能正常发挥的一种限制,达到更佳的整合效果。不仅导演如此,优秀的舞美、编剧以及一切想在更高层次上表现自我大异的人们都应当如此,即通过积极寻找更适合自己的不同人的自我大异,通过主动地联异共同演绎出一幕幕威武雄状的历史活剧。

这个意义讲,个体的自我大异只是成功的一半,另一半则在群体中,在别个人的自我大异那里我们要想取得圆满的成功,必须通过联异主动找回成功的另一半。要完成联异的任务,我们多少都要有点“导演”的功能,担当起“领导”的责任。这在奉行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两分法,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年代里似乎不可理解,但是当我们走上了一条自我大异之路之后,人人都可以贵为天子,人人也都其有了联异的能力与权力。而主动地联异,担当起领导的责任并不神秘,只是需要将自我的意识放大,由小我提升为大我将个体的自我大异升华为联异整体构成的自我大异罢了。

当然,这与“跟什么样的人交往,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和性格”不是一回事。在没有实现自我大异之前,跟谁混的确很重要,选择良好的环境和正能量的人群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能够受到鼓舞和激励,能够不断地进步和成长。相反,如果周围的人和环境充斥着消极和负面的声音,我们就很容易失去动力和信心。但是在实现自我大异之后,就不能随遇而安,需要有目标的组合团队,慎重选择我们的环境和朋友,以便我们能够成为我们想要成为的人。

在我们张扬个性的时候,无论将个性发挥到什么程度,都是在个体的躯壳之内。而个性的张力毕竟有限,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仅仅靠个体的能量和偏好根本办不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彼此联合起来才能够成就大业。尽管我们在个性化中走上了一条自我大异之路,而这种异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原本就离不开同;此异与彼异相比较,即各为异,又难脱其同,彼此相联是其必然,然而这又构成另一层次之异。构成这另一层次之异需要我们将在先的彼此自我大异联合起来,即为联异。

联异绝不是自我大异之间的凑合,需要将自我的概念来一次升华,即从小我走向大我。如果说小我只是自然个体的自我意识,那么大我则是联异后的自我意识,那才是突破个体局限的表现,从而使自我大异的价值在联异中得以更好的实现。

谢谢关注公众微信号《商坛论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