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气入五脏,分别都有哪些表现?

 青春常驻28 2024-05-18 发布于湖南

近期,随着气温的忽高忽低,空气中的湿气也不断在累积,中医认为:“湿邪在,百病在,湿邪除,百病无。”所以湿气过重,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是有影响的。

湿气在五脏

1. 湿在肾

表现:怕冷、手脚冰凉、小便浑浊,夜间睡觉出汗,水肿、腰膝酸软、小便增多等

2. 湿在肺

表现:咳嗽痰多,气虚,肩背不适,胸闷气短,易出汗,皮肤油腻,面色发黄,舌苔厚重等

3. 湿在脾

表现:腹胀腹痛,大便不成形,身体困重,眼袋浮肿,提不起精神,皮肤湿疹,食欲低下,嗳气,腹胀,打嗝等

4. 湿在肝

表现:急躁易怒,头发油腻,关节肿胀,容易抽筋,身体闷热,失眠易醒,口苦,恶心呕吐等

5. 湿在心

表现:失眠,焦虑烦躁,嗜睡,心慌心悸,头重脚轻,多痰、健忘,舌苔白腻等

一般来说,湿气的形成是常年累月不良的生活习惯所致,祛湿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如果一直放任不管,身体只会越来越糟糕,还会引发很多慢性疾病。

那么,生活中该如何祛湿呢?

1. 健脾养胃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具有运化水谷和水液两个方面功能。对于平素脾胃虚弱的人更容易湿邪困于体内,湿气重势必会导致脾胃负担加重,从而出现水谷不化、运化失职、脾失健运等情况。

因此,脾胃虚弱者,应尽量少吃寒凉的食物,可以通过食用甘性稍温的食物或药食两用之品来健脾祛湿,比如瘦肉、山药、黄芪、党参、大枣等。

2. 运动调养

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加水液代谢,加速湿气从汗液、小便中排出体外。跑步、打球、瑜伽、八段锦、太极拳等慢性有氧运动,都是加速湿气排出体外的有效方法。

3. 避免外湿

日常生活中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特别是下雨天,尽量减少外出,平时可以借助抽湿机、空调除湿、干燥剂来辅助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