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激痛点-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xyf4345 2024-05-18 发布于浙江
图片
图片
图片

01

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图片

起点

腓骨长肌:腓骨外侧近端 1/2

腓骨短肌:腓骨外侧远端 1/2

止点

腓骨长肌:第一楔骨和第一跖骨基底

腓骨短肌:第五跖骨外侧

功能
腓骨长肌与腓骨短肌
在跗骨关节外翻足部
在踝关节跖屈足部
神经支配
腓神经L4,L5,S1

02

解剖学触诊

初始体位
被检查者取侧卧位治疗师站
在被检查者旁边触诊手放
在腓骨外侧,即腓骨头远端辅助手放在足外侧

图片

(仰卧位触诊右侧𧿹长伸肌的初始体位)

触诊步骤
1.嘱被检查者在跗骨关节对抗阻力外翻足部,感受腓骨长肌收缩。

图片

(患者对抗阻力外翻足部时触诊腓骨长肌肌腹)

2.垂直弹拨肌纤维后继续向远端触诊腓骨长肌,注意腓骨长肌大约在小腿1/2处变为肌腱。

3.腓骨长肌远端肌腱在外踝的后方很容易触诊。

图片

(当被检查者对抗阻力外翻足部时,可以观察到腓长肌远端肌腱正好位于腓骨外踝的近端)
4.在小腿远端1/2处,触诊腓骨长肌任意一侧,可以触及腓骨短肌。

图片

腓骨长肌后方直接触诊肌腹

5.在远离腓骨外侧肌腱的足近心端通常可以看到且很好地触及腓骨短肌的远端肌腱。

图片

(在外踝后方直接触诊肌腱

6.一旦明确腓骨长肌与腓骨短肌的位置,嘱被检查者放松肌肉,触诊并评估基础张力。

03

临床症状

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的激痛点会导致踝关节无力,主动外翻时疼痛、被动内翻至(关节活动度)终末端时疼痛,腓总神经、腓深神经(该两条神经中任一条卡压会导致足下垂)和腓浅神经卡压。

图片

(腓骨长肌常见激痛点及牵涉区域的侧面观)



04

损伤因素

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激痛点产生和长期存在的原因包括肌肉急性或慢性损伤如过度使用、长期维持肌肉短缩的姿势(睡觉时踝关节处于跖屈位)长期制动(石膏)踝关节内翻扭伤、胫前肌和(或)胫后肌慢性张力过高、穿高跟鞋、扁平足、在不平坦的(倾斜的)路面跑步、坐位时习惯性一条腿放在另一条腿上、臀小肌扳机点Morton脚,或袜子弹力太紧阻碍(血液)循环。

图片

05

鉴别诊断

1.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的激痛点牵涉痛模式须与胫前肌、趾长伸肌、长伸肌、趾短伸肌、短伸肌和臀小肌区分。

2.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的扳机激痛点经常被误诊为外侧骨筋膜室综合征或腰椎间盘突出症。

3.相关激痛点会出现在其他腓骨肌肉、趾长伸肌、胫后肌或臀小肌。

4.注意:腓骨长肌与腓骨短肌的牵涉痛模式没有区别。

06

治疗方法

按压手法
1.识别激痛点。
2.让患者处于一个舒适的体位,并保证受影响/宿主肌肉可以被完全拉伸。
3.当在受影响/宿主肌肉上感受到明显的阻碍时开始缓慢地增加压力。在此过程中患者会感到不适,但不会有疼痛。
4.持续施加压力直至感觉到激痛点,一般需要几秒到几分钟的时间。
5.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感受到下一个阻碍时再缓慢地增加压力。
6.为了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尝试在这些重复步骤中改变压力的方向。

图片

等长收缩后放松(PIR)
适应证:亚急性至慢性疼痛。
1.识别激痛点。
2.指导患者采取一个能够让受影响/宿主肌肉完全拉伸的舒服姿势。
3.让患者用 10%~25%的力量将受影响/宿主肌肉收缩至最大无痛长度,然后保持等长收缩3~10秒。在此过程中保持身体稳定,防止肌肉缩短。
4.让患者放松肌肉。
5.在放松时,缓慢拉伸肌肉,使其松弛到阻力点(被动)
记录每次拉伸的长度。
6.重复多次(通常为3次)。

图片

 右侧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的牵伸。被检査者内收和背屈足部。注意治疗师用另一只手固定患者的小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