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泽民外孙曹耘山:参加对越反击战,毛家第三代中,唯一上前线者

 君临天下100 2024-05-18 发布于湖北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战线从广西拉到云南,许世友等将领率领几十万军队守卫1200公里边境线。

一个月不到的时间,我军闪击越南,彻底击垮越南称霸中南半岛的野心。

其中,毛主席侄外孙曹耘山指挥的步兵营荣获二等功,他本人荣获三等功。

曹耘山的祖父是毛主席的弟弟毛泽民,母亲是毛远志,父亲是朱德的秘书曹全夫。

背景强大的他完全可以不用在刀枪无眼的战场杀敌,可他只把自己当作普通士兵,只想以血肉之躯报效祖国。

他是毛家第三代唯一参战的人,也是毛家高举红色旗帜的接班人。

曹耘山当时决定到前线作战有没有犹豫?他为什么选择当兵?

毛泽民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中南海参加小姨婚礼

毛远志和丈夫行事低调,同事压根不知她是毛主席唯一的侄女,曹耘山也是在16岁时才知晓祖父大有来头。

那一年,曹耘山上初中,需要填写家庭信息表,父亲在祖父的一栏上填写了毛泽民的名字,曹耘山这时才知道自己居然是英雄的后代。

毛远志

母亲毛远志从未在家里聊过有关祖父毛泽民的故事,他只清楚祖父很早就不在了,母亲甚至都没有和祖父见过几面。

毛远志在孩子面前刻意隐瞒父亲身份,就是让孩子把自己当作普通人,靠自身努力换取成就。

10岁那年,曹耘山跟着母亲到中南海参加大姨李敏的婚礼,那是他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毛主席。

李敏夫妇

他不敢相信在新闻里听到的伟大领袖居然站在自己面前,一时愣住了,还是母亲摸了摸他的脑袋,小声提醒:“耘山,快点喊大外公。”

他怯生生地叫了一声“大外公”,毛主席笑着说道:“都长这么大了。”

李敏这场婚礼举办得很简单,毛主席要求女儿女婿一切从简,两个孩子只喊了一些亲人参加婚礼,而且毛主席专门交代女儿,一定要把请柬送到毛远志手中。

毛主席一直把侄女当作亲密的家人,关心侄女的生活、工作,因为伯父的重视,失去父亲的毛远志感受到了父爱。

李敏夫妇和毛主席

李敏的婚礼虽然简单,却温馨热闹,宾客和新人都很开心。

李敏见到曹耘山,立马给他拿了一把喜糖,出门前母亲告诉曹耘山见到新娘子要喊姨妈,握着手里的喜糖,曹耘山甜甜说了一句:“姨妈,祝你新婚快乐。”

李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接受了小朋友的暖心祝福。

李敏和毛远志多年未见,亲亲热热地聊了起来,两姐妹有太多的体己话要说。

毛主席带着毛远志一家和女儿、女婿照了一张合影,毛远志格外珍惜这张照片,一直把照片放在柜子里。

前排儿童为曹耘山(右)、三排右二为毛远志

回家路上,儿子好奇询问:“妈妈,我怎么从来没有听你提起过毛主席,为什么我要喊毛主席大外公?”

毛远志担心儿子知道自己是毛家后人会在学校大肆宣扬,小心叮嘱儿子:“毛主席是我的长辈,你千万不要在外乱说,要保守这个秘密。”

母亲不再过多解释,曹耘山也不再多问,小小的他没有听懂母亲话里的深意,但他牢记母亲的交代。

16那年弄懂一切后,他为自己是毛泽民的亲外孙感到骄傲,而且外祖父的勇敢、聪明激励着他,他要继承遗志,为生民立命。

没能亲眼看一看外祖父是曹耘山的遗憾,但他和外祖父都是为了信仰奋斗的战士,接力棒传到他的手里,他会牢牢接住。

父辈用血汗打下的江山,他会好好守护。

外祖父在宽广的大地上和粗壮的树木一起保护人民群众,而曹耘山想要在广阔的蓝天上和绵密的白云一起守护万里河山,便在1965年报考了空军飞行员。

可惜曹耘山没能如愿成为一名空军,在父亲的建议下他参军入伍,来到了祖国南边,从最基层的士兵做起,即使训练中受伤,也从未喊过一声痛。

当年,部队条件艰苦,许多设施和项目需要士兵参与建设,曹耘山走在最前列,干活最积极,他在部队很少提及家庭情况,只告诉战友父母是普通的工人,过着小老百姓的生活。

为了革命,毛家牺牲众多

在军队磨练了10年,曹耘山从小兵到班长,再到排长,连长,营长,他对祖国的爱变得更加深沉,也了解到不少外公和大外公当年面对敌人时的危险情况。

时刻置身危险之中的毛主席怎会不知战争和革命会流血,会牺牲,可他义无反顾站在风险最高的位置,他的精神感染着周边亲友,两个弟弟也都跟随他的步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三兄弟拧成一股绳,聚在一起最常讨论的就是国家大事,当下时局。

二弟毛泽民是一把理财好手,是财政部部长,还管理对外贸易、银行、工矿等经济工作,在长征途中解决了运输、筹集粮食等难题,是重要的后勤保障力量。

毛泽民管的不仅是国家的钱袋子,还是人民以后的富裕生活,廉洁奉公的他经常在大大小小的会议上着重强调:“我们领导干部要带头勤俭节约,不能多花一个铜板,一定要为工农理好财。”

三弟毛泽覃是优秀的红军指挥员,参与南昌起义、在崇山峻岭中打游击、在井冈山担任重要联络员的角色。

两个弟弟都为了革命英勇就义,毛家的大家庭里就剩毛主席这个大家长,他带着对弟弟们的爱惜,关爱着侄儿侄女,把他们一个个引上了阳光大道。

左一:毛泽覃

1938年,毛泽民与陈潭秋等同志在新疆统一作战,他在新疆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设立17家救济院,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新疆医生,促进新疆工农牧业及文教发展。

1942年,因为新疆督办盛世才的背叛,毛泽民被国民党抓住,蒋介石想撬开他的嘴套出有用情报,毛泽民视死如归,在狱中被残忍杀害。

毛泽民在新疆工作时,一直放心不下在外生活的毛远志。

去往新疆的前一年,毛泽民才费尽周折联系上了毛远志,在信中,他希望女儿到延安读书,远志奔波多日,终于到达延安。

毛主席(右一),右三为毛泽民

毛主席很喜欢小远志,十分疼爱侄女,很爱跟侄女坐在一起拉家常。

远志6岁那年和母亲王淑兰被敌人关押在长沙监狱,在红军的营救下,才逃过一劫。

出狱后,母亲一边进行地下工作,一边带着她和哥哥流浪。

吃口饱饭不容易,母亲只能让她做童工赚取生活费,后来,她还到一户人家当童养媳。

父亲长期在外工作,远志没见过父亲几面,可她一直爱着父亲,明白父亲和大伯是干大事业的英雄,因此她很少写信打扰父亲,在延安读书生活时,也不打扰大伯工作。

毛远志

远志吃惯了南方食物,刚到延安,吃不惯小米饭,每次等到大伙吃完饭,她才去厨房找点锅巴,用水泡着吃。

之前颠沛流离的生活让她患上了严重的胃病,吃了几顿开水泡锅巴,她的胃病加重了。

毛主席心疼地问她:“可以吃小米饭吗?不吃小米饭要饿肚子的啊。”

毛主席(左一)

远志乖乖听伯父的话,适应能力极强的她吃了几顿小米饭后,习惯了北方的生活。

红色薪火代代相传

长期和红军生活在一起,毛远志立志成为一名中共党员,为了伟大事业奉献自我。

当她把想法告诉毛主席时,毛主席建议她先参加先锋队,远志不服气,倔强地说:“我就要加入中国共产党。”

毛主席耐心地解释:“你年龄还小,达不到入党年龄,先锋队也是为党工作”,她听从伯父意见,在先锋队表现突出,不到16岁就成为了预备党员。

工作后的毛远志谨记伯父的教导,克己奉公,不计较个人得失,多次被评选为优秀同志,颇有父亲当年的风范。

1945年,远志和心爱之人曹全夫一起看望伯父,毛主席同意他和曹全夫结婚。

远志询问毛主席:“伯父,爸爸可以参加我的婚礼吗?”

害怕远志因为父亲的牺牲伤心过度,慈爱的毛主席瞒了侄女两年。

等看着侄女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他说出了实情,远志流下来悲痛的泪水,毛主席心里也难受,但他强忍巨痛,安慰侄女:“你要继承父志,不要搞特殊,要和群众打成一片。”

毛远志把伯父的教导当做行为准则,不仅身体力行,还要求子女亦是如此。

曹耘山一直忙着工作,而立之年才结婚,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后,他的妻子正怀着身孕。

他何尝不想陪在妻子身边,细心照顾妻子,可他毅然选择扛起国家重担,带着手下士兵在战火中与敌人厮杀。

前线意味着危险,也意味着荣耀,战士们都明白这一点,出发前,大家怀着沉重的心情写下遗书。

许多战士在书信第一行写的都是:爸,妈,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我可能已经牺牲了……

大家把平日攒下的钱和粮票与遗书放在一起,如果不能活着走出战场,他们的包裹会由部队寄出。

曹耘山在遗书中写下了家国情怀:“战争就是这样的,需要我们中华儿女保家卫国,那么必然会有流血牺牲。”

面对枪林弹雨,曹耘山起初也害怕,后来看到战友一个个倒下,痛苦的他迸发出极大的力量,誓死与敌人周璇,捍卫我国领土。

临时驻扎的营地距离敌人很近,即便到了夜晚也不能松懈,守夜的时候,曹耘山望着漆黑的夜空,联想到外祖父和大祖父当年打仗时也是惊险万分。

他是毛家的一份子,自然不能给毛家丢脸,即便迎面而来的是敌人的子弹炸药,他也会勇往直前。

靠着坚定的意志和灵活的头脑,他与战友杀出重围,打得敌人落荒而逃。

这场战役,我军取得全面胜利,许世友司令带着大军凯旋。

退休后的毛远志将精力都花在编写父母传记上面,曹耘山1988年转业后,也和母亲一样,把精力花在讲述革命故事上面。

不辞辛劳的他寻访了多个革命圣地,在当地切身感受先辈生活过得痕迹,专门前往了外祖父生活过得新疆,还辗转到莫斯科,将有关毛主席和毛泽民的资料全部抄写了一遍。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已逝的他们不能被遗忘,曹耘山所做的事就是为了铭记英雄,传递红色薪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