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豚🐡刺豚⭕⭕⭕有毒部位

 桔子洲头ABC 2024-05-18 发布于湖南

    多品种的河豚的内部器官含有一种能致人死命的神经性毒素。有人测定过河豚毒素的毒性。它的毒性相当于剧毒药品氰化钠的1250倍!只需求0.48mg就能致人死命!其实,河豚的肌肉中并不含毒素。

河豚最毒:的局部是卵巢、肝脏,其次是肾脏、血液、眼、鳃和皮肤。

河豚毒性巨细,与它的生殖周期也有关系。晚春初夏怀卵的河豚毒性最大。

这种毒素能使人神经麻木、吐逆、四肢发冷,进而心跳和呼吸中止。

国表里,都有吃河豚⭕丧命的报道。固然,品味河豚要冒着生命风险,然则因为河豚的滋味非常鲜美。所以,照样有很多贪食的人拼死吃河豚。

河豚与刺豚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形态和生活习性。河豚通常生活在淡水或咸淡水交界处,体型圆润,遇到危险时会吸入空气或水使身体膨胀,皮肤上的小刺竖起以自卫。而刺豚则生活在海洋底层,体型较小,全身长满硬刺,遇到危险时也会吸入海水或空气使身体膨胀,但其刺更为突出。[3][6]



河豚的毒性主要来自于其体内含有的河豚毒素,这是一种极强的神经毒素,主要集中在卵巢、肝脏、皮肤等部位。河豚毒素的毒性比剧毒的氰化钠还要高1250多倍,0.5毫克即可致人于死命。[14]



为了去除河豚的毒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处理措施。传统的处理方法包括彻底清洗、去皮去内脏、沸水煮熟、冷冻解毒、盐腌处理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去除河豚体内的毒素,但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条件进行,以确保食品安全。[5]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通过人工养殖和科学研究,已经成功培育出了无毒或低毒的河豚品种,并通过严格的检测和加工,使得食用河豚变得更加安全。例如,我国已经成功培育出了无毒或低毒的红鳍东方鲀和暗纹东方鲀,并在2016年获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农业部的批准,允许在有条件下放开这两种河豚的加工经营。[15]

总的来说,河豚与刺豚虽然都属于鲀形目,但它们的形态和生活习性有所不同。河豚的毒性较大,需要通过特定的处理方法才能食用,而刺豚则相对无毒,可以放心食用。

## **深入研究**

### **河豚毒素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河豚毒素的主要成分是氨基全氢喹唑啉型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11H17O8N3,分子量为319。这种毒素是自然界中所发现的毒性最大的神经毒素之一,曾一度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毒性最强的非蛋白类毒素。河豚毒素对肠道有局部刺激作用,吸收后迅速作用于神经末梢和神经中枢,可高选择性和高亲和性地阻断神经兴奋膜上钠离子通道,阻碍神经传导,从而引起神经麻痹而致死亡。河豚毒素的化学性质稳定,一般烹调手段难以破坏。[1][2][3][4][6][7][9][11]

### **如何正确处理河豚以确保食用安全?**

处理河豚以确保食用安全是一个专业的过程,需要严格遵守特定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指南:


**1. 确认河豚的种类和来源**


首先,必须具备正确辨别河豚鱼品种的能力。不同种类的河豚毒性含量不同,因此需要准确识别以确定是否适合食用。同时,河豚必须来自合法和合格的来源,以确保其安全性。[1][2]


**2. 正确的宰杀和处理**


宰杀河豚时,必须确保内脏完整清除,淤血排放彻底。这包括去除河豚的肝脏、卵巢、肠和血液等可能含有毒素的部位。处理过程中要小心,以防毒素接触到鱼肉。[1][2]


**3. 严格的卫生管理**


在处理河豚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全面的卫生管理制度。这包括在加工前洗手、消毒,更换工作服,戴工作帽和手套。此外,加工场所应保持清洁,避免交叉污染。[1]


**4. 专业的烹饪和食用**


河豚必须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烹饪和食用。不应自行处理或烹饪河豚,因为这需要精确的刀工和技巧。在有资质的餐馆或厨师的指导下食用河豚,并避免吃内脏或其他可能含有毒素的部位。[2]


**5. 注意身体反应**


食用河豚时要适量,并注意身体反应。如果出现口唇或舌头麻木、恶心呕吐、头晕眼花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食用了河豚。[2]


总之,正确处理河豚以确保食用安全需要专业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如果你想尝试河豚的美味,务必选择合法、合格、专业的渠道和人员,不要冒险或盲目。[2]

### **目前是否存在无毒的河豚品种?**

目前确实存在无毒的河豚品种。通过科学的养殖技术和专业的处理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河豚体内的毒素含量,使其达到无毒级别。例如,江苏中洋集团研发的“中洋”牌南通长江河豚,经过严格检验被认定为无毒物。此外,还有报道称,通过特定的养殖方法和技术,可以实现河豚的无毒化养殖,使其可以安全食用。[2][4][5][6]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有养殖的河豚品种经过处理后可以达到无毒级别,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河豚品种都能做到这一点。野生河豚仍然可能含有毒素,因此在食用时需要格外小心。同时,即使是被认为是无毒的河豚品种,也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处理和烹饪,以确保其安全性。[2][4][6]


总的来说,无毒的河豚品种是存在的,但需要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养殖和处理,以确保其安全性。在食用河豚时,仍需谨慎对待,遵循相关的规定和指导原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