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懂《了凡四训》这三句话,胜读十年书,胜行万里路

 秀水岩 2024-05-19 发布于江西

《了凡四训》这本书有一个别名叫《命自我立》,他的作者是明代的官员和思想家袁黄,后来改名袁了凡,他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还有毕生的学识,写下这本家书。

告诫自己的后人,人是可以逆天改命的。

《了凡四训》一共由四篇文章组成,分别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它被誉为“东方第一励志奇书”、“中国历史上第一善书”。

让我们一起来拜读它的三个核心观点,相信你一定有所收获!

1

我命由我不由天

“造命者天,立命者我”我们没办法决定降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我们也不能预测这一生要经历的风雨,但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只要不认命,命运一定会有重新洗牌的机会。

一直对这句话深表赞同,生活中常常见到这种人,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就一句话“这都是命哪”,完全相信冥冥之中早有定数的宿命论观点,把一切的不如意都推给命运。

当你了解了凡一生的经历,或许你会有所触动!

了凡从小就喜欢读书,在他13岁那年父亲不幸病逝,母亲劝他放弃科举改去学医,对他说:“别读书了,去学医吧,可以治病救人,还可以挣钱养家!”

了凡回答:“可是读书才是我喜欢做的事情。”

母亲说:“学医是你父亲的遗训,也是他的心愿。”

听到母亲这么说,了凡只能从命,不久之后慈云寺的门口就经常看到一个少年在摆摊叫卖中草药。

有一天,他遇到一位“仙风道骨”的孔姓老者,老者自称得了邵雍先生《黄极经世书》的真传,想要收他做弟子。

并且对他说,你命中就是一位读书人,如果你现在改去读书,明年就可中秀才。

了凡把老者领回家,半信半疑的母亲把了凡小时候的事情拿来考他,可巧的是,老者全部答对了。

母亲跪服,于是把了凡重新送回私塾。老者还预言:了凡只能活到53岁,并且终身无嗣。

了凡渐渐对老者深信不疑,也开始相信一切都是命数的安排,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这让他每天都唉声叹气,自己的命是这样,努力也没有意义了!

直到有一年他在栖霞山遇到云谷禅师,禅师对他说:“命数是可以改变的,一个人如果诚心竭力,一心向善,数就拘他不得。反过来,一个人如果肆无忌惮,怙恶不悛,数也保他不住。”

这话让了凡心头一亮,他拜了禅师为师,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袁黄改名袁了凡,他发誓先行三千善事,每天反省自己的功与过,先求自己登科。

这一次老者的预测失灵了,在会试中,了凡中得第一名,而老者预测他只能中第三名。

而之后一桩又一桩的事情发生,让了凡更加相信人是可以逆天改命的,他不但娶了妻子,还生了两个儿子,打破了一生无子的预言。

了凡入仕之后,实行仁政宽政,为百姓减粮减税,在当时历史上也被称为“减粮善政”,待到53岁那年,他发现自己身体很好,无病无痛!

比实际上老者预言的还多活了20年,一直到73岁寿终正寝。

2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生命有一种回声,你在此处以善行呼唤,他在彼处就会以善行回答。

也许你曾经真诚的为很多人让过座,但却从来没有收到过一声“谢谢”,也许你默默无言地帮助过很多人,包括你的亲戚朋友,但他们从来没有给你说过一句感恩的话……

但请你相信,你的一言一行,你的每一个善念,你的每一个善行,都曾照亮自己的灵魂,也曾温暖过他人。

人的起心动念,都会产生相应的后果,有的当下立显,有的要在很久以后,就像野草的种子到地里马上就可以长出青草,而青稞播种后要等到来年才开花结果。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惊喜之花一直一路相随,它不在此处开花,就在彼处绽放,好运不在现在,它也一定在未来。

了凡在云谷禅师的指点后幡然醒悟,一生行善事,又把自己的善在《了凡四训》一书中落实到具体的行径上。

包括:待人宽容、成人之美、救人于危难、有一颗恻隐之心、造福大众等等。

3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

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从前的往事再多,到昨天为止就已经全部无关了,以后的事情不管发生什么,都当从今天重新来过。

《了凡四训》书中有一个重要篇章讲的是“改过之法”,人要不断矫正自己的行为,有所为也有所不为。

但是人在成长、探索生命的过程中,又不可能不犯错,只要我们在做事情,就一定会出错,所以我们一面自省的同时,一面也要放下过去。

放下对过去的悔恨、对过去的埋怨,对过去的责备,把每一天都当作全新的一个开始,把所有的能量都聚集在今天要做的事情上面。

用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过好自己的每一天,轻装上阵,相信一定会收获一个美好的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