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张70年前的照片来自吴江庞山湖农场

 黄之中 2024-05-19 发布于上海

图片

吴江庞山湖农场的女拖拉机手(摄于1955年)

苏州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正在举办的风景旧曾谙——百年苏州影像特展上,一张照片引起吴江参观群众的注意。照片中,一位扎着两条子的年轻姑娘,意气风发地驾驶着拖拉机。这幅场景生动活泼,展现了劳动者建设社会主义的蓬勃热情。

5月18日上午,作为第六届江南文化艺术·国际旅游节“光影江南”板块重要活动之一,“风景旧曾谙——百年苏州影像特展”在苏州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4号楼苏州市方志馆开幕。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陈文学,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左健伟,苏州市政府副市长查颖冬,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市方志馆馆长乐江,姑苏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忠出席活动并揭幕。

图片

本次展览由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苏州名城保护集团、姑苏区委宣传部联合举办,以影像为志,通过450余幅珍贵的苏州老照片,让观众以读图的形式回溯苏州近150年来的发展历程,回溯历史的沧桑巨变,回溯苏城百姓的旧时面貌。

展览共分为运河与城池、闹市与街巷、保护与发展、文化与生活及风物与乡土五大板块,以运河为开篇,以水流为主轴,由运河“流向”护城河通过一座座城门,“流进”街巷市井,由宏观至微观,展示“东方水城”苏州的城市全貌,旧影的融汇交织,昔日生活的场景重现,展示了一幅幅值得被铭记的古城风貌,还原了一张张质朴纯善的脸庞。

在展厅设置的互动墙上,布满了“我的童年与苏州”活动征集来的照片,观众们兴致勃勃的纷纷留言“不愧是富贵风流之地”“我在苏州等你”“希望多办此类展览”“想你的风吹到了苏州”……

综合“方志苏州”编辑。

小链接:庞山湖农场
庞山湖原为吴淞江的一个泄水通道,湖面宽阔。在民国以前,绕湖四周芦苇丛生,其南有一名为庞山的大土丘,故称庞山湖。1931年5月,国民政府太湖水利工程处在此建设模范灌溉区庞山湖实验农场。至1936年6月完成三个区的垦殖,共有耕田579.9万平方米,鱼塘26.7万平方米。其中划20万平方米田为试验田,其余均雇工包种。在垦殖区内建有灌排两套渠系和电力泵站,是国内最早的电力灌溉区。1937年吴江沦陷后,农场被日伪占有。1942年改名为“庞山湖农家组合”,后又改称庞山湖实验农场。抗战胜利后,农场由地方政府接管。1946年3月,由扬子江水利委员会接收。9月,改属长江水利工程总局太湖流域工程处。1949年5月吴江解放后,农场实行军管,改称苏南国营庞山湖农场,此后,划归苏州专区,称苏州专区农场,除留900亩耕地由农场耕种外,其余分配给农户耕种。1957年第四区围垦完成,共有耕田66.67万平方米,农场耕种6.67万平方米。1958年农场下放给湖滨乡人民公社,1964年由吴江县接管,成立“庞山湖稻麦良种繁育场”,有耕地633亩。1984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仅保留1个试验组,有水稻田40亩,以繁育稻麦良种为主,饲养种畜和养鱼等为副业。上世纪90年代后吴江开发区建成后,此地已成为工厂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