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禽气囊炎的发展过程及用药

 新用户07773894 2024-05-20 发布于广西

家禽的气囊炎,是环境、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多种主次因素综合在一起的“大杂烩”疾病。造成该病的病原主要有流感病毒、传支病毒、败血性支原体、沙门氏菌、败血型巴氏杆菌等。

气囊炎的发生发展大概有五个阶段:

1、大群出现甩鼻、咳嗽的呼吸道表现,其他表现几乎观察不到,精神、采食量、粪便都正常,但是这个时候不要只是单纯的认为是疫苗反应,或是单纯支原体感染引起的。

2、鸡群气囊出现浑浊增厚的现象,这时看不到明显渗出物的,这一阶段也是大肠杆菌开始参与感染的主要节点,如果忽视,治疗方案单一,治疗效果事半功倍,损失的不只是药费还有治疗的最佳时机。

3、气囊开始出现气泡或灰白色炎性渗出物,这个阶段已经是气囊炎的中期,治疗是不能犹豫的,错过了这个最后弥补的机会,鸡群可能真的就不给我们机会了,这个阶段即使治疗合理,饲养周期的后期解剖时也会发现气囊上有薄薄得一层渗出物,因为在气囊炎病程中内热会有一定时间段的伏存,而渗出物就是中医上讲的痰,痰热互结灼痰成块是很难避免的。所以这个阶段清热是比较重要的,此阶段我感觉邪气主要在上焦,通过宣透、清泄、折下,给邪气找出路是相当必要的。

4、气囊出现明显的干酪样物,这时候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方案再好养殖周期中可能多多少少会出现死淘的现象。并且呼吸系统随着鸡的生长负担越来越大,长此以往肺功能收到影响,卫外不固,后期病毒病易发。

5、鸡群不是单单的气囊炎表现了,除了气囊干酪样渗出多而厚以外,包心包肝,流感新城疫的表现也都明显的表现出来了,这时损失是惨重的。

图片

引起气囊炎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流感、支原体、鼻气管鸟杆菌、大肠杆菌,同时大概率的混感新城疫、霉菌,这两种病虽然不会直接引起气囊炎但是有这两种病的存在会使气囊炎的病程缩短,治疗难度加大,治疗效果变差。同时可能存在小效率的传支、衣原体,结核杆菌、链球菌感染。

关于气囊炎中医辨证,从引起气囊炎的西医病原来看,气囊炎在中医上讲应该属于温病,很多人见到呼吸道就说是受凉,这是不严谨的。最初可能出现受凉的情况,但是也不全是受凉,就是有受凉只是应激条件,到了出现气囊炎就是温病了,也就是里证了,就是湿热痰互结。温病学家叶天士说道“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这里的肺是指的肺系,而不是大家解剖认为的肺脏。肺系包括口鼻、皮毛、手太阴肺经、肺脏、气囊。初期病在卫分,表现为肺卫不固,疫毒内侵,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肺失宣降,津不下行,郁治于肺,下注气囊。表邪不解,入里化热,里热炙盛,灼液成痰,久而成块,形成气囊炎,里热伤津,久咳耗气,常伴有气津两伤,痰阻气机,气血互根,故气血郁结。

关于气囊炎多治疗中医药使用方向就是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平喘、开窍散结,行气养阴。

关于西药,由于气囊壁是由单层扁平上皮细胞组成的“超薄结蹄组织”。这个部位的血管分部和数量及特点,就决定了主要通过血液输送、分部到病灶部位的药物,对气囊炎的治疗就根本达不到最低有效浓度。

所以能治疗气囊炎有效的药物,必须是脂溶性比较强的药物才行。因为只有脂溶性比较强的药物,它们象病灶的药物分布,除了通过血液途径以外,还可以在病灶周围通过穿透和渗透作用,像气囊、气管和肺等呼吸系统的组织、器官分部药物。

比如用:“高水溶性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可溶性粉+吸收好的黏杆菌素+痢菌净+水溶性好的地美硝唑”并再配伍:“对乙酰氨基酚+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的抗病毒中药+急性肾炎药+小苏打适量”。并补充葡萄糖和鱼肝油提高抵抗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