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提醒口吃越严重,三招让孩子越说越轻松

 阳光语言 2024-05-20 发布于吉林

面对孩子的口吃难题,“提醒和纠正+打断和责备”是许多父母的首选做法。这种做法往往事与愿违,反而使孩子的口吃问题更加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父母过度强调了“注意”的负效应。

过度注意,给口吃孩子带来了什么?

在纠正口吃的过程中,父母往往只看到了“注意”的积极作用,即它可以帮助孩子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但往往忽视了其潜在的消极影响。特别是在口吃问题上,过度的关注和提醒反而会使孩子更加紧张,心理上“过度集中”,导致孩子从无意识的口吃变为有意识的自我关注。这种过度的自我关注不仅加剧了口吃的症状,还可能导致孩子产生自我评价的负面效应,加上同伴的嘲笑和讥讽,更容易引发孩子的挫折感和羞愧感。

实际上,口吃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因素。虽然有人将正常的言语失误与真正的口吃分界线定在情绪状态上,但这种观点并不全面。每个口吃者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过程和心理障碍,因此纠正口吃需要根据年龄、特征和具体的心理状态进行综合考虑。

在众多因素中,紧张和恐惧无疑是加剧口吃的重要心理因素。口吃者往往会因为内心的紧张和恐惧而分散说话的注意力,无法将全部精力集中在语言的思考和表达上。这种状态下,口吃问题自然会更加严重。就像驾驶汽车时,同时踩下油门和刹车,结果必然是失控和失败。

如何帮助孩子缓解口吃带来的紧张问题呢?

以下三步策略或许能为您提供一些启示。

第一步,降低对孩子表达的完美要求。要让孩子明白,在交流中,偶尔的停顿和卡壳是正常的现象。我们不应该因为几次小小的失误就对孩子产生负面评价。相反,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大胆表达,允许他们在每100个字中出现5-8次的卡壳和停顿。

第二步,引导孩子将注意力集中在说话内容上。在交流过程中,孩子往往过于关注对方的表情和反应,从而分散了说话的注意力。我们应该告诉孩子,不要过于在意对方的表情变化,而是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上。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组织语言,提高表达的流畅性。

第三步,降低语速,保持平和的心态。在说话时,我们应该告诉孩子不要急于求成,而是要放慢语速,保持平和的心态。同时,我们还可以教孩子一些呼吸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说话的节奏和气息。在遇到卡壳时,不要慌张,可以稍作停顿或换一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通过以上三步策略的实施,我们相信孩子一定能够逐渐克服口吃问题,变得更加自信、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如果您家孩子的口吃问题迟迟得不到改正,请联系我们,给孩子做个测音或者口吃评估,看看问题出在哪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