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臣手稿,媲美天下第一,只可揣摩不可临

 泊木沐 2024-05-21 发布于辽宁

汉字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引领着中华大地几千年的文化艺术发展,并且伴随着中华文明的昌盛,也远播海外,影响并促进了周边国家的文化发展。

书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诞生过很多伟大的书法家,留下了很多书法佳作,成为后世学习书法的珍贵资料。在存世的书法作品中,当以年代久远的墨本真迹最为稀有,其中以晋唐名家真迹最为珍贵。

现今存世名家墨迹珍本主要有王珣的《伯远帖》,为现今存世的唯一晋朝名家书法真迹墨本,还有欧阳询的《仲尼梦奠帖》、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柳公权的《送梨帖跋》等等都是书法史上的无价之宝。

其中,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墨本真迹能够流传于世实属难得,这也是存世唯一没有任何争议的颜真卿书法真迹墨本,让后人有幸一睹一代名臣的纵情之作,不但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还拥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史实价值。

《祭侄文稿》之所以具有如此高的价值,首先在于其作者颜真卿是书法史上唯一可以比肩书圣王羲之的存在,是书法的代名词之一,他的作品历来都被书坛视为珍宝,而这存世唯一的墨本真迹更是宝中之宝。

其次,《祭侄文稿》并非简单的记事手稿或抄录手稿,而是与历史史实紧密相关,它是颜真卿给在安史之乱中被害的侄子的祭文手稿,颜氏一门在安史之乱中不畏强敌,全力讨安,最终颜真卿的胞兄颜杲卿父子以身殉国。

《祭侄文稿》正是颜真卿祭奠颜杲卿之子颜季明所作,其中描述了当时的一些斗争情景,如“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拥众不救”涂去)。贼臣不(“拥”涂去)救,孤城围逼,父(“擒”涂去)陷子死,巢倾卵覆”,成为研究那段历史最有力的佐证。

另外,《祭侄文稿》是一篇感情充沛的书法作品,无论从文稿言词、书写节奏、用笔变化都能够让人感受到作者极度悲愤的情绪,并且从部分涂抹来看,此作应为首稿,这就比复写、抄录稿更显出情感的真实和饱满。

《祭侄文稿》是作者创作的一篇祭文,在创作时,作者处在极度悲愤的情绪当中,所有的精力都在词句的斟酌、情感的抒发,根本不可能有太多的心情去考虑书写的规范,而这样“不意书而书”的作品才能够充满激情,才能展现最真实的情感,才能够达到书法的最高境界。

鉴于此,历代书家都对此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当代很多书法家甚至认为《祭侄文稿》的艺术价值完全超过存世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摹本,当为存世的价值最高的书法作品。

不过对于有如此高艺术价值的作品,很多书法家都不建议临习,更多的是建议揣摩研究,主要的原因是学者很难与作者的情绪共鸣,这样临出来的作品也只是仿其形,难得其神。如果仅仅是要学颜体行书之形,颜书尚有很多相对工整一些的行草书范本可供选择,肯定比临《祭侄文稿》收效更快。

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祭侄文稿》无疑都是当世最为珍贵的书法作品,其艺术价值难以估量,也许只有《兰亭序》真迹现世,方能够与之一较高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