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治疗高血脂

 勇敢的芯2 2024-05-21 发布于湖南
Image

高脂血症是指血浆脂蛋白水平异常升高的表现,根据其致病因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高血脂症一般是由基因缺损而引起脂蛋白转运、代谢、转化、合成异常;继发性高血脂症则是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精神、情绪等多种代谢紊乱性疾病引起的表现。

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首要见于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引起了血管弹性降低,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其次是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瘤,而动脉粥样硬化或黄色瘤的发生,皆属于慢性进展,故而绝大多数在患病初期,并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因此,当确诊为高脂血症时,血浆脂蛋白水平的升高已有一定程度,而临床治疗高脂血症的主要以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为主。临床常见的降血脂药物为他汀类、树脂类药,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高血脂症的疗效也逐渐得到认可。  

方剂组成:柴胡15g,桂枝10g,丹皮10g,黄芩9g,桃仁10g,半夏9g,芍药9g,生姜15g,枳实9g,茯苓12g,大枣4枚,大黄6g。凡有湿痰、积滞,齿病、虫病者,大枣酌情减量;阴虚内热及实热证者,改生姜15g为炙甘草6g。日1剂,700ml水煎服,文火熬制200ml,分早晚空腹温服。  

依中医而言,高血脂症分虚胖、脾虚、痰湿、淤血等,即内伤所致体内物质不能及时疏布,而致肥甘油腻之物积累于内,进而阻塞元气、血运,行而为病;又或因过食肥甘油腻,湿阻中焦,使脾脏不能运化而成。故需以“温经通络、缓消瘤块、健脾疏布”为主,解甘油湿阻、促元气血运为辅。血运不足,则为血癖,致癖因素如气滞、气虚、痰凝、寒凝、血热和外伤等。本文所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见于《金匮要略》,由桂枝、丹皮、桃仁、芍药、茯苓组成,其中桂枝温经散瘀,丹皮散瘀消肿,桃仁活血破瘀,芍药益血通络,茯苓渗水通降,具有通络祛癖、活血化瘀之功。大柴胡汤由柴胡、黄芩、生姜、大黄、半夏等组成,具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之效,尤见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郁郁微烦,大便秘结,舌苔黄之效最甚。血癖之人用之,可使大便通畅、情志愉悦、身体轻快、除苦止痛,如《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所言:“斯方也,柴胡得生姜之倍,解半表之功捷;枳芍得大黄之少,攻半里之效徐,虽云下之,亦下中之和剂也。”然大柴胡汤适宜体健壮实者或外邪内实者,所谓大实有赢状,故而,临床凡见大柴胡汤方证者,病情一般急重,用药量宜酌情增大,取速战速胜之意,待病情稳定后即可改方调治,且不可久用。因大柴胡汤方剂久用伤身,故合于桂枝茯苓丸,温补全方,以达降脂祛痞、健脾固脏、化痰祛瘀之效。犹如本文以予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患者,其胸脘痞闷、呕恶痰涎、身沉肢重、性情抑郁、大便秘结等皆有较佳疗效。对照组所用的他汀类药,一般以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主,且此类药物在治疗过程中,易因患者饮食、心血管、年龄等因素而出现疗效降低的情况;而诸多临床研究表明,血脂异常者往往伴有心血管危险事件,高血脂的下降会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随之减少。所以,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不仅能够提高疗效、降低血脂,还可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保障治疗的安全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