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苑铭 |《阿Q正传》教学设计

 昵称503199 2024-05-21 发布于湖北

《阿Q正传》

教学设计

图片

———   高苑铭   ———

教学目标:

  1. 深入研读《阿Q正传》全文,探析阿Q的形象特征与精神胜利法;

  2. 基于学生问题,结合社会历史背景思考作品内涵,把握鲁迅作品一贯的批判国民性主题;

  3. 围绕鲁迅作品,学写文学评论。

学习任务:

  1. 自主阅读《阿Q正传》全文、《论睁了眼看》;

  2. 请概述你对阿Q形象的解读与认识,拍照提交;

  3. 写下你的预习问题,拍照提交。

一、导入

1921年12月4日至1922年2月12日,《阿Q正传》陆续发表于北京《晨报副刊》。每周或隔周刊登一次,署名巴人。一九二二年一月二日,刚登到第四章时,一位名叫谭国棠的读者,就给《小说月报》编者写信说:“《晨报》上连登了四期的《阿Q正传》,作者一支笔真正锋芒得很,但是又似是太锋芒了,稍伤真实。讽刺过分,易流入矫揉造作,令人起不真实之感,则是《阿Q正传》也算不得完善了。”不仅如此,这个时期社会上还出现了一些流言蜚语,对此,鲁迅在《答“戏”周刊编者信》上说,“……古今文坛消息家,往往以为有些小说的根本是在报私仇,所以一定要穿凿书上的谁,就是实际上的谁。为免除这些才子学们的白费心思,另生枝节起见,我就用'赵太爷’,'钱大爷’,是《百家姓》上最初的两个字……并非我怕得罪人,目的是在消灭各种无聊的副作用,使作品的力量较能集中,发挥得更强烈。”这些话虽然是针对《阿Q正传》发表之后社会上的各种流言蜚语而说,但是“使读者摸不着在写自己以外的谁,一下子就推掉,变成旁观者,而疑心到像是写自己,又像是写一切人,由此开出反省的道路。”

图片

二、阿Q形象

(一)同学们自主阅读的阿Q形象
     课堂展示学生对阿Q形象的概述。示例如下:

图片

2023届18班高诗然

图片

2023届18班罗宇杰

(二)小组探讨的阿Q形象
    学习任务:以四人为一小组,交流对阿Q的形象认识,然后与全班同学分享观点。

(三)教师针对性引导:说不尽的阿Q

第一章 序

倘他姓赵,则据现在好称郡望的老例,可以照《郡名百家姓》上的注解,说是“陇西天水人也”,但可惜这姓是不甚可靠的,因此籍贯也就有些决不定。他虽然多住未庄,然而也常常宿在别处,不能说是未庄人,即使说是“未庄人也”,也仍然有乖史法的。

第二章 优胜记略

阿Q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工作略长久时,他也或住在临时主人的家里,但一完就走了。

【小结】

阿Q极端卑下的社会地位:没有任何“资产”,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只能借住在土谷祠中,靠给人打零工为生。他没有家庭,没有籍贯,甚至连真正的姓名都没有。

第一章  序

“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

第三章  续优胜记略

虽然挨了打,大家也还怕有些真,总不如尊敬一些稳当。否则,也如孔庙里的太牢一般,虽然与猪羊一样,同是畜生,但既经圣人下箸,先儒们便不敢妄动了。

图片

【分析】

阿Q 被象征成“太牢”,做成“牺牲”以供祭祀用。“牺牲”这一意象在《彷徨》集得到进一步发展,在《祝福》结尾,祥林嫂默默死去,“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由此可见,病态的社会里如阿Q、祥林嫂般最弱小者的生命往往成为祭品,这体现了鲁迅先生对中国社会进行的长期思考,并在其小说创作中一以贯之地进行着书写。

第三章  续优胜记略

于是忽而想到赵太爷的威风,而现在是他的儿子了,便自己也渐渐的得意起来,爬起身,唱着《小孤孀上坟》到酒店去。

问题:阿Q为什么要唱《小孤孀上坟》?

明确:阿Q以粗鄙无赖的姿态哼唱着这首曲子,通过咀嚼和赏玩“小孤孀”的痛苦来继续强化自己的“精神胜利”。在强者赵太爷面前,他只能跪着,祭出“精神胜利法”来舔舐内心的伤口。在弱者“小孤孀”面前,他是实实在在地“直着腿”,站起来享受了精神的胜利。

     【小结】

阿Q对自己卑下的社会地位没有明确的意识。如果有起码的意识,他就会认识到,封建的等级观念是不能体现他的自身利益的,而他却因袭着这种观念,于是,他的本能的欲望便与他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严重的对立。为了摆脱困境,他不能不常常在想象中把自己抬高到高于别人的地位上。而他实际的卑下地位根本无法保证空洞的想象长远存在,别人的嘲笑和威压很快便破坏了它。这样,他不能不陷入自轻自贱,并又将自轻自贱当做资本而把自己想象为高人一头,或者在欺侮更弱小者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他既卑怯又残忍,对弱者残忍、对强者卑怯。

图片

(四)阿Q的精神胜利法

阿Q总是受人欺侮而本能上又不愿意承认这种受欺侮的社会地位,于是“精神胜利法”便成了他的思想武器,他不是从自我的实际自强出发获得自我价值的真正充实,而只是用别人对自己态度的好坏获得精神上的需求。

1.“估量了对手,口讷的她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阿Q用的是上等人对下等人的“实力政策”和蛮横态度。

2.“然而不知怎么一回事,总还是阿Q吃亏的时候多。于是他渐渐的变换了方针,大抵改为怒目而视了。”——“怒目主义”已经不是以实力的竞争去获取在实力斗争中的胜利,而是用情感的表现去替代实力斗争中的失败,以此来抚慰这种失败给自己造成的心理创伤。

3.谁知道阿Q采用怒目主义之后,未庄的闲人们便愈喜欢玩笑他。一见面,他们便假作吃惊的说:“哙,亮起来了。”

阿Q照例的发了怒,他怒目而视了。

“原来有保险灯在这里!”他们并不怕。

阿Q没有法,只得另外想出报复的话来:

“你还不配……”

——“怒目主义”不可能改变阿Q实际上的劣败地位,也不能避免受到进一步的摧残,他只好以自欺欺人的自骄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你还不配”,他连受欺侮时的愤懑感情也没有了,但在空洞的言词上取得“胜利”,抚慰了心灵中的创伤。

4.闲人还不完,只撩他,于是终而至于打。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当外在的空洞的语言也招来实际的压制和摧残的时候,阿Q自我安慰的方式进一步内化为自己的内部语言。“儿子打老子”是他在心理上战胜别人的手段。

图片

5.阿Q想在心里的,后来每每说出口来,所以凡是和阿Q玩笑的人们,几乎全知道他有这一种精神上的胜利法,此后每逢揪住他黄辫子的时候,人就先一着对他说:

“阿Q,这不是儿子打老子,是人打畜生。自己说:人打畜生!”

阿Q两只手都捏住了自己的辫根,歪着头,说道:

“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

但虽然是虫豸,闲人也并不放,仍旧在就近什么地方给他碰了五六个响头,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他以为阿Q这回可遭了瘟。然而不到十秒钟,阿Q也心 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你算是什么东西”呢!?

——“腹诽”的方式被察觉,因此受到欺凌,这是阿Q不能不公开承认别人欺侮自己行为的合理性,已经不可能在公开的言词上争到高于别人的借口,于是,他便为这种能够比别人更加自轻自贱而骄傲。

6.他不知道谁和谁为什么打起架来了。骂声打声脚步声,昏头昏脑的一大阵,他才爬起来,赌摊不见了,人们也不见了,身上有几处很似乎有些痛,似乎也挨了几拳几脚似的,几个人诧异的对他看。他如有所失的走进土谷祠,定一定神,知道他的一堆洋钱不见了。赶赛会的赌摊多不是本村人,还到那里去寻根柢呢?

很白很亮的一堆洋钱!而且是他的——现在不见了!说是算被儿子拿去了罢,总还是忽忽不乐;说自己是虫豸罢,也还是忽忽不乐:他这回才有些感到失败的苦痛了。

但他立刻转败为胜了。他擎起右手,用力的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热剌剌的有些痛;打完之后,便心平气和起来,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别一个自己,不久也就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虽然还有些热剌剌,——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躺下了。

——自己打自己的嘴巴。

在实力斗争失败之后不再谋求实际的胜利而满足于自谴自责、自怨自艾,用精神胜利法抚摸自己的创伤。

【小结】

(1)在阿Q精神胜利的各个阶段,可看出阿Q在精神人格上已经一分为二:一个是受欺侮的阿Q,一个是在精神上为这种受欺侮而辩白的阿Q,前者是低贱的人,后者是虚妄地自居于任何人之上的人。阿Q的“精神胜利法”实际上是在一个不平等的强权统治的社会里,一个没有平等意识的人在处于劣败地位时消极承担人生苦难的一种思维方式。

(2)刘勇、邹红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鲁迅专章的执笔者是北师大教师王富仁,王富仁采用系统论方法来解释阿Q性格内涵:“他(阿Q)有上等人的蛮横,也有下等人的卑怯;他有道学家的正经相,也有流氓无赖的流氓相;他是一个极端的保守派,反对革命,同时也是一个激进分子,拥护造反;他主张中庸和平,讲'君子动口不动手’,同时又是一个惹是生非、抢先向王胡、小D使用武力的武力主义者。”

(五)在狼面前是羊,在羊面前又是狼的国民劣根性

学生问题:

图片

◆鲁迅《狂人日记》:“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自习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不光要防止自己的肉被别人吃掉,还应该自觉地做到不吃别人的肉”。

◆《阿Q正传》:这刹那中,他的思想又仿佛旋风似的在脑里一回旋了。四年之前,他曾在山脚下遇见一只饿狼,永是不近不远的跟定他,要吃他的肉。他那时吓得几乎要死,幸而手里有一柄斫柴刀,才得仗这壮了胆,支持到未庄;可是永远记得那狼眼睛,又凶又怯,闪闪的像两颗鬼火,似乎远远的来穿透了他的皮肉。而这回他又看见从来 没有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了,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永是不近不远的跟他走。

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

“救命,……”

◆曹万生《中国现代文学史》:“阿Q的形象正是鲁迅从反面给人们提供的一面如何成为'真的人’的镜子。”

◆鲁迅《灯下漫笔》:“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席。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世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小结】

《阿Q正传》和《狂人日记》在“真的人”主题上有内在一致性:从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起,鲁迅就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不光要防止自己的肉被别人吃掉,还应该自觉地做到不吃别人的肉”。

鲁迅是“睁了眼看”的人,《灯下漫笔(二)》 《狂人日记》《灯下漫笔(一)》中的文字深刻地揭示出:中国式的文明和社会是一个“吃人肉的筵席”,中国的人因为等级制度,经历被别人吃或吃别人的命运。《阿Q正传》中,鲁迅又通过主人公阿Q的形象,实际上展示了在狼面前是羊,在羊面前又是狼的国民劣根性的可耻。每个国民应该既不做羊,也不做狼,而要做“真的人”,中国才会有希望!

图片

(六)【关联】《拿来主义》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小结】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在帝国主义的强权侵略面前成了失败者,这些封建统治者在人民面前一直以主子自居,但在更强盛的外国帝国主义面前则暴露出了奴才相。所以,“精神胜利法”不只是像阿Q这类最弱小的人的本质表现,同时也是包括统治者在内的整个国民性的弱点。精神胜利法并不仅存于某个阶级的人身上,而是近代中国一种普遍的社会意识。“精神胜利法”是中华民族觉醒与振兴的最严重的思想阻力之一,《阿Q正传》正是对民族的自我批判。

三、看客群

图片

学生问题:

图片

(一)三处细节

1.“酒店里的人大笑了。阿Q更得意,而且为满足那些赏鉴家起见,再用力的一拧,才放手。”

问题:把原文“赏鉴家”改为“看客”, 表达效果是否相同?

明确:这里用反语更能直击人性的核心。“鉴赏”意为“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在这里运用,辛辣地讽刺了那群冷漠麻木、毫无同情心的看客。

2.“哈哈哈!”阿Q十分得意的笑。

“哈哈哈!”酒店里的人也九分得意的笑。

学生问题:

图片

明确:阿Q“十分得意”,那“看客九分得意”,言下之意,看客少了一分得意。会是少哪一分?结合前后语境,就是只能看阿Q调戏,未能像阿Q这样亲自动手而感觉快乐少了一分。这群看客不仅仅只是冷漠麻木而已,他们的灵魂还异常卑劣。

3.结尾:

阿Q被抬上了一辆没有蓬的车,几个短衣人物也和他同坐在一处。这车立刻走动了,前面是一班背着洋炮的兵们和团丁,两旁是许多张着嘴的看客,后面怎样,阿Q没有见。但他突然觉到了:这岂不是去杀头么?……他还认得路,于是有些诧异了:怎么不向着法场走呢?他不知道这是在游街,在示众。但即使知道也一样,他不过便以为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游街要示众罢了。

他省悟了,这是绕到法场去的路,这一定是“嚓”的去杀头。他惘惘的向左右看,全跟着马蚁似的人,而在无意中,却在路旁的人丛中发见了一个吴妈。……

“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阿Q在百忙中,“无师自通”的说出半句从来不说的话。

“好!!!”从人丛里,便发出豺狼的嗥叫一般的声音来。

…………

阿Q于是再看那些喝采的人们。

这刹那中,他的思想又仿佛旋风似的在脑里一回旋了。四年之前,他曾在山脚下遇见一只饿狼,永是不近不远的跟定他,要吃他的肉。他那时吓得几乎要死,幸而手里有一柄斫柴刀,才得仗这壮了胆,支持到未庄;可是永远记得那狼眼睛,又凶又怯,闪闪的像两颗鬼火,似乎远远的来穿透了他的皮肉。而这回他又看见从来没有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了,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永是不近不远的跟他走。

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

“救命,……”

图片

【小结】

鲁迅《我怎样做起小说来》:“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我深恶先前的称小说为'闲书’,而且将'为艺术而艺术’,看做不过是'消闲’的新式的别号。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看客”现象正是着病态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加深了不幸者的“病苦”,这就自然成为鲁迅小说中表现下层人民不幸命运的重要内容。

思考:请结合初高中所学鲁迅小说谈一谈鲁迅作品中的“看客”。

(二)《孔乙己》《祝福》中的看客

学生问题:

图片

【《孔乙己》中的看客】

1.孔乙己被丁举人吊起来拷打,以致被打断了腿:

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帐,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帐。

    问题:掌柜和酒客对孔乙己的不幸是怎样的态度和反应?

明确:鲁迅着意通过酒客与掌柜的理论来叙述这个故事,鲁迅所关注的不仅是孔乙己横遭迫害的不幸,他更为重视的是人们对孔乙己不幸的态度和反应。掌柜与酒客均是“看客”的角色,他们把“孔乙己被吊起来打折了腿”当作一出“戏”来看。孔乙己的不幸中的血腥味就在这些看客的冷漠的谈论中被消解了:这正是鲁迅最痛心的。

2.《孔乙己》始终贯穿着一个“笑”字

◆我从此便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虽然没有什么失职,但总觉有些单调,有些无聊。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的,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而且掌柜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问题:孔乙己是否是给酒店人带来快乐的使者?

明确:不是。孔乙己失去了一个“人”的独立价值,在人们心目中他是可有可无的,他的生命的唯一价值,就是成为人们无聊生活中的笑料,甚至他的不幸也只是成为人们的谈资。——这正是鲁迅对孔乙己悲剧的独特认识。

图片

3.     叙述者:小伙计。

小伙计一开始是一个不相干的旁观者,但随着不断“附和着笑”(这是掌柜允许,甚至鼓励的),他的内心自我感觉与对孔乙己的态度,逐渐发生了变化。

提问:小伙计对孔乙己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

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帐要用。”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帐;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孔乙己刚用指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了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天真的小伙计被酒客和掌柜同化,最终成为“看客”中的一员。

反省:我怎样看待生活中他人的不幸?我是不是也像小伙计这样逐渐被“看客”同化?

图片

【《祝福》中的看客】

问题:祥林嫂的阿毛不幸被狼吃了,她到处向人们倾诉自己的痛苦,鲁镇人是如何反应的呢?

◆四婶起刻还踌躇,待到听完她自己的话,眼圈就有些红了。

◆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

她就只是反复的向人说她悲惨的故事,常常引住了三五个人来听她。但不久,大家也都听得纯熟了,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后来全镇的人们几乎都能背诵她的话,一听到就烦厌得头痛。

…………

她未必知道她的悲哀经大家咀嚼赏鉴了许多天,早已成为渣滓,只值得烦厌和唾弃;但从人们的笑影上,也仿佛觉得这又冷又尖,自己再没有开口的必要了。她单是一瞥他们,并不回答一句话。

明确:第一次祥林嫂讲阿毛的故事,很是博得了鲁镇人们的同情,让四婶“眼圈有些红了”。

在第二次述说时,鲁镇人有了极大的兴趣,鲁镇人如盛宴般鉴赏着、享受着祥林嫂的悲惨故事,从中获得了一种满足的精神愉悦。

在审美疲劳过后,第三次、第四次,“我真傻,真的”,一开口就遭到抢白和拦截。作者让祥林嫂一再重复阿毛的故事,于“我真傻,真的”的四次重复中,让我们看到了鲁镇人对祥林嫂的冷漠,他们除自身以外的任何一种痛苦和悲惨都能成为赏心悦目的对象和体验。她们本也是不幸的人,也有自己真实的痛苦,但已在鉴赏他人的痛苦的过程中得到宣泄、转移,以致遗忘,那无聊的生活也就借此维持下去。正如鲁迅自己所说的:“国人总是以他人的不幸作为自己生活的调料”。

四、阿Q的革命观

学生问题:

图片

(一)   阿Q关于革命幻想的文段。

1.学生齐读

阿Q飘飘然的飞了一通,回到土谷祠,酒已经醒透了。这晚上,管祠的老头子也意外的和气,请他喝茶;阿Q便向他要了两个饼,吃完之后,又要了一支点过的四两烛和一个树烛台,点起来,独自躺在自己的小屋里。他说不出的新鲜而且高兴,烛火像元夜似的闪闪的跳,他的思想也迸跳起来了:

“造反?有趣,……来了一阵白盔白甲的革命党,都拿着板刀,钢鞭,炸弹,洋炮,三尖两刃刀,钩镰枪,走过土谷祠,叫道,'阿Q!同去同去!’于是一同去。……

“这时未庄的一伙鸟男女才好笑哩,跪下叫道,'阿Q,饶命!’谁听他!第一个该死的是小D和赵太爷,还有秀才,还有假洋鬼子,……留几条么?王胡本来还可留,但也不要了。……

“东西,……直走进去打开箱子来:元宝,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一张宁式床,先搬到土谷祠,此外便摆了钱家的桌椅,——或者也就用赵家的罢。自己是不动手的了,叫小D来搬,要搬得快,搬得不快打嘴巴。……

“赵司晨的妹子真丑。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假洋鬼子的老婆会和没有辫子的男人睡觉,吓,不是好东西!秀才的老婆是眼胞上有疤的。……吴妈长久不见了,不知道在那里,——可惜脚太大。”

图片

2.问题:阿Q眼里的革命什么样?如果阿Q参加了革命会怎样?

分析:(1)在革命党没有危及封建政权,受到封建政权的压制、杀戮时,阿Q把革命党视为不如自己的下等人看待,对于杀戮革命党抱着盲目欣赏、幸灾乐祸的态度。当革命党即将获得胜利,就连赵太爷在革命的威胁下惶惶然之后,阿Q才对革命党刮目相看,并且自己也要投奔革命党。在阿Q眼中,革命就是“造反”,就是“杀仇敌、抢东西、抢女人”。阿Q的革命不是谋取一个自由平等的社会,而是把自己提高到统治别人、压制别人的上等人的地位上去,与中国的前途、人民的幸福、国家的强盛是无关的。

(2)如果阿Q参加了革命,他将会去实现他的革命幻想——“杀仇敌、抢东西、抢女人”,取代赵太爷,去欺压、残害小D、王胡之流。革命的最终目的就是“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

【小结】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奴才造反做了主人之后,其横暴、残忍和摆架子,又远远在原来的主人之上;而奴才造反失败,必然要疯狂地屠杀和毁坏,自己不能拥有的东西,也不能让别人拥有。”

鲁迅十分担心地说道:“民国元年已经过去,无可追踪了,但此后倘再有改革,我相信还会有阿Q似的革命党出现。”

鲁迅在很多作品中都描述了奴性的形态,《阿Q正传》奴性形态——奴才造反。鲁迅担心中国的革命会是阿Q式的革命。

图片

3.鲁迅描写阿Q想要参与革命,却在革命中丧命有何用意?

第八章 不准革命

未庄的人心日见其安静了。据传来的消息,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 ——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结尾:

至于当时的影响,最大的倒反在举人老爷,因为终于没有追赃,他全家都号啕了。其次是赵府,非特秀才因为上城去报官,被不好的革命党剪了辫子,而且又破费了二十千的赏钱,所以全家也号啕了。从这一天以来,他们便渐渐的都发生了遗老的气味。

至于舆论,在未庄是无异议,自然都说阿Q坏,被枪毙便是他的坏的证据:不坏又何至于被枪毙呢?而城里的舆论却不佳,他们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

图片

明确:辛亥革命没有带给阿Q民主和自由,反而用阿Q的血证明了革命的失败。

作者要借助小说形式来演绎阿Q必然被杀的悲剧命运,革命之后的中国依然是“沙聚之邦”,生活在“铁屋子里”的民众依然处于愚昧、麻木的精神状态。

赵老太爷是未庄社会的传统权威,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在辛亥革命给他带来了一阵惊恐和畏惧之后,他的权威性地位还是基本得到了维持。

假洋鬼子是一个有了一点新学知识、但骨子里充满封建意识的人物,是善于钻营、惯于见风使舵、坐享其成的伪革命者,这类人物在辛亥革命之后窃取了实际的权力,成了未庄社会最受尊崇的人。所以,辛亥革命给中国带来的只是皮毛的变化,并无实质性的内容。

《阿Q正传》将阿Q这一典型形象的塑造同辛亥革命这个中国的历史大变动有机结合起来。对阿Q精神特点的描写构成了辛亥革命的整个思想背景,而辛亥革命这个历史的大变动有构成了展示阿Q精神弱点的社会背景。在辛亥革命这样一个争取政治民主的深刻历史变动面前,阿Q的精神弱点变得更加明显,也只有在对阿Q精神弱点的挖掘中,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才得到更深刻的说明。《阿Q正传》深刻地揭示了:没有一个深刻的思想变动,便不会有一个深刻的社会变动。

五、学生问题

图片

小组讨论:鲁迅为什么用“大团圆”来给小说的最后一章命名?

明确:“大团圆”是中国传统文学作品惯常的结尾方式,意味着一切如愿、皆大欢喜,但在鲁迅看来,所谓的“大团圆”结局只是中国文人所喜好的一种虚假的人生表象,真正的人生充满悲剧,鲁迅在《论睁了眼看》中将此与国民性联系起来,认为“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鲁迅认为:“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为此,他大声呼吁和他同时代的作家“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没有冲破一切传统思想和手法的闯将,中国是不会有真的新文艺的”。

鲁迅在《阿Q正传》的结尾正话反说偏偏用“大团圆”这个标题来写阿Q的毙命,他就是要借此向瞒和骗的人生与文艺挑战,用阿Q之死来警醒国人再不要沉醉于“瞒和骗”的虚幻人生中,更不要被“瞒和骗”的文艺所麻醉。在鲁迅看来,所谓的“大团圆”式的圆满结局只不过是孱弱的国民虚设出来的精神麻醉剂,阿Q从无中来最后又归到无中,这种生命的轮回才是阿Q的“大团圆”,他的死糊里糊涂、窝窝囊囊,既不精彩,也不悲壮,连“围观”的价值都没有。

六、课后阅读:

钱理群——《今天我们为什么需要鲁迅》

林兴宅《论阿Q的性格系统》

徐晓鹤《假如阿Q还活着》

【随笔】

请选择一篇或几篇鲁迅小说,或者与鲁迅及鲁迅小说相关的问题、话题等,写一篇评论文章。不少于1000字,题目自拟。要求:尽可能做到有条理、有层次地分析“事实”(材料),形成或者证明自己的观点。

作者介绍

图片

高苑铭,北京师范大学2011届本科优秀毕业生,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语文一级教师,现任教于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

高苑铭简介及教学思想,请点击阅读:北京师范大学乐育书院推文《致敬!筑梦人㉝丨知足且坚定,温柔且上进——寻2011届汉语言文学专业高苑铭校友

图片

总第77期

文字 | 高苑铭

编排 | 高海雁

审稿 |  刘兰儿

审核 |  钱永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