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筋膜实用手册——拓宽并延展人类幸福的活路

 新用户13286206 2024-05-22 发布于重庆

序 言:深筋膜,生命的基石,健康的抓手。

写在前面的话:深筋膜影响身体的方方面面,但没有什么比我们自己的双手更能帮助深筋膜的,我们古代医者称呼双手为“妙手”,西方的筋膜热把双手当作“知识之手”、“能手”。我们大家都有一双能把握自己健康和命运的手。

2001年我到深圳开办诊所,见到许多人身体有紧缩发硬现象,这是由于岭南地区湿热气候造成的,当地人称“湿气”,中医名为“风湿”,风湿被视为万病之源。湿气让人身体发紧难受,脸色晦暗,性子急躁,饮食睡眠都有障碍。当地人往往采用吃薏米粥、喝土茯苓汤或者吃中药来对付,但是收效甚微。

我尝试按摩刺激全身,尤其多刺激这些紧缩发硬的部位,没想到可以当即解除受术者各种身体难受现象,身体出现莫名的爽快,用这种按摩方式还能急救一些危急重症病人。

紧缩发硬的组织是肌腱韧带关节囊肌筋膜等由胶原纤维组成的深筋膜结构,我总结出按摩一定要深刻刺激深筋膜,才能迅速改善“湿气”症状,并能产生防病治病的治疗作用。

我于2018年根据临床经验与对深筋膜的初步认知创建了“深筋膜按摩疗法”,由北京科技出版社出版了《深筋膜徒手松解疗法》一书。

几年过去了,经过进一步实践积累与众多读者的反馈,结合西方科学家对深筋膜新近研究进展,同时比对一些中医学概念,我对深筋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与认识,并在实践上有了更为成熟的操作经验。

深筋膜中的胶原纤维分布于全身各个角落成为人体健康的基石,深筋膜又因其上分布着密集的神经感受器受刺激会快速影响全身而成为健康的抓手,后者这个来源于中医长年实践认识的筋膜特性完全被西方筋膜研究者忽视了。

所以我想对深筋膜按摩疗法与深筋膜理论进行更新与提升,用东西方两种视角审视和健全深筋膜理论,让民众可以通过深筋膜这个健康抓手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健康与命运,让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同时应用深筋膜理论来提高医疗效率。

我最初被深筋膜所吸引,源于西方医学发现深筋膜中粘多糖具有失水与吸水的生理现象,表现出深筋膜的紧缩发硬与松解变软,这正好对应中医按摩中“筋骨”的软硬变化,中医按摩往往能使身体紧缩的“硬结”、“条索状硬物”松解。

中医所说的“筋骨”等同于西医的“深筋膜”,中医二千年来一直格外重视筋骨对身体的影响,而西方医学最近二十多年才越来越重视深筋膜,他们自嘲深筋膜是“一个被忘却的器官”。

西方科学家采用先进科学仪器对深筋膜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发现深筋膜许多结构奥秘,有趣的是,西方医学家发现的筋膜结构所张扬出来的结构特性,正好与中医在临床总结出来的许多概念与认识相一致,如果把东西方这些理论融合在一起,会形成新颖生动的筋膜理论,能帮我们更加准确地把握生命现象。

法国甘博图医生对活体筋膜的观察非常有趣。他是一个外科医生,他好奇手术切口为什么总是朝两侧张开,手术切口为什么总会不断渗出水分。

只有当体内存在某种拉力才会让切口向两侧张开,那么哪里来的这种拉力?手术切口不断渗出的液体又从哪里来?这两种现象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他采用高倍摄像机观察研究,终于找到了答案。他发现筋膜中无穷无尽的胶原纤维分布于全身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形成独立的筋膜网络。

筋膜网络在身体内存在一种像天体力学一样的张拉整体结构,犹如身体内的软支架,支撑着整个身体。筋膜网络在身体内保持着永恒的张力,这种张力拉动手术切口向两侧张开。

筋膜网络中无数胶原纤维交织而成的微液泡里面裹挟着无数水分子,手术切口流出的水分就是从微液泡里渗出来的。

深筋膜实用手册——拓宽并延展人类幸福的活路

筋膜中无穷无尽的胶原纤维分布于全身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形成一个筋膜网络。

筋膜的主要成分是胶原蛋白,胶原蛋白聚合而成胶原纤维,胶原纤维再聚合成疏密不同、厚度不一、布满全身的筋膜网络。胶原纤维在聚合成筋膜网络的过程中,无数的粘多糖扮演了极为重要的粘合作用,现在还不知道这种粘合是不是由共价键所为。

粘多糖因为富含阴离子基团具有吸引水分子的能力,但这种由电荷吸引的水分子不牢固而容易脱落,形成筋膜既能吸引水分子变软又会失去水分子变紧变硬的特性,筋膜会在不同的软硬状态之间变化。

身体内无数胶原纤维链条,组成疏密不同的筋膜,包括骨膜、肌筋膜、浅筋膜、肌腱、韧带关节囊和其他稀疏不一的筋膜。

深筋膜包裹所有肌肉组织,包裹所有内脏,包裹神经血管。

包裹肌肉的深筋膜会形成肌腱再全部融入骨头形成胶原纤维更为致密的骨膜,连接骨头的韧带和关节囊也最终融入骨膜。

包裹内脏的深筋膜为固有筋膜,固有筋膜也会牵挂进骨膜内。

深筋膜因植入骨膜所以非常固定,深筋膜进入骨膜的附着点上的感受器最为密集,附着点上的深筋膜受拉力影响紧缩发硬也最严重,所以深筋膜因位置固定能被按摩稳定刺激到,附着点因紧缩发硬最严重成为按摩刺激最佳刺激点。

其他筋膜形式容易滑动不容易把控,按摩刺激以刺激深筋膜为主,深筋膜结构的变化会带动其他筋膜随之变化,刺激深筋膜能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这些疏密不同的胶原纤维内外相连,上下贯通,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系统,构建成独立的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构成性世界。

深筋膜中的胶原纤维链条与皮下浅筋膜中的胶原纤维链条相连,浅筋膜中的胶原纤维链条又与皮肤中的胶原纤维链条相连。

观察发现无穷无尽的胶原纤维链条相互连结着从皮肤表皮到真皮、皮下、肌肉、骨膜一直深入到骨髓质,胶原纤维链条中蕴藏着内在的张力,组建成跨越整个身体的张拉整体结构。

深筋膜实用手册——拓宽并延展人类幸福的活路

筋膜网络胶原纤维从皮肤一直伸展到骨头上

众所周知,身体内还有另外两种网络,一个是神经网络,一个是血管网络。

神经网络中的神经纤维布满全身,神经纤维必须伴随筋膜网络中的胶原纤维才能分布到全身各个角落。

血管网络中大大小小的血管也必然根植于筋膜网络中的胶原纤维才能到达到全身各个角落。

筋膜网络是血管网络与神经网络的支架,筋膜网络的正常状态决定着神经网络和血管网络的正常运转。

筋膜网络与神经网络和血管网络的这种紧密关系,预示着筋膜网络必然深刻影响神经与血管的功能,进而影响全身的健康状态。

筋膜网络对血管网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中医早就有“舒筋活血”之说,筋骨舒张血液就畅通,筋骨紧缩血流就缓慢,一语道明筋膜的这种特性。

舒筋活血是中医在长久医学实践中发现并反复实践琢磨得出的认识,恰好能用深筋膜结构特性给与完整的科学解释。

中医实践经验与西方科学结论相对应显示出深筋膜理论的客观与准确。筋膜紧缩发硬后至少会从三个方面挤压全身细小血管,造成血液循环不同程度的障碍。

筋膜网络原本会自动缩紧,加上身体的劳累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筋膜网络中的胶原纤维链条会不断紧缩乃至发硬,继而限制全身细小血管中血液的畅通,血液循环变得缓慢,这种血液循环障碍会诱发不同的疾病。

按摩刺激往往能即刻松解紧缩发硬的筋膜网络,快速解除它们对刺激部位细小血管的挤压,从而迅速改善血液循环,好似打开了血液循环的闸门,中医称这种现象为“活血”。

临床按摩刺激单个肢体后,这个肢体会迅速轻松发热。

有一位患单下肢小儿麻痹症50多年的老教授,按摩后他的患肢感觉到从未有过的长时间深部的热流,非常舒服。

这种与筋膜有关的血液循环改善可称为“筋膜性活血”,以别于交感神经兴奋出现的血液循环改善所致的全身发热。

筋膜网络对神经网络的影响更为广泛且深刻,筋膜网络中深筋膜上分布着密集的神经感受器,深筋膜又被称为“感觉器官”,甚至是比眼睛还灵敏的感觉器官。

正因为深筋膜上存在这些密集的神经感受器,会带给我们身体正反两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深筋膜紧缩发硬会把已经密集排布的感受器拉紧使它们聚集挤压在一起,感受器的聚集挤压会让身体感到难受;

二是当我们持续刺激深筋膜会深刻触动这些密集的感受器,感受器会兴奋,这个兴奋会沿着神经纤维上传到中枢神经系统,进而引发全身的快速反应。

深筋膜紧缩发硬越严重,感受器聚集挤压越密集,受刺激时感受器就越兴奋,兴奋的神经冲动信号上传会更密集,身体反应也更强烈。

中医把感受器受刺激后产生的酸胀痛感称为“得气”,得气感越强越能治疗疾病。

皮肤上也分布着密集的感受器,皮肤感受器的类型与分布特点不同于深筋膜感受器,刺激的时候会呈现难受的锐痛感,难以让人接受,不像深筋膜感受器受刺激后有着某种舒服的酸胀痛感,有一位13岁法国女孩按摩时哭了还对妈妈说这是“舒服的痛”。

针刺过程中强调快速进针以尽量避免过多刺激皮肤,进到身体后反而需要留针并反复提插捻转以求能获得更多的得气感,针刺的组织也被美国研究者证明是筋膜组织。

一般而言,感受器兴奋后兴奋会上传到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下丘脑中枢,下丘脑兴奋一定会触发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SAM)轴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这两个反应轴线的兴奋必然引发全身积极反应。

我创立的深筋膜按摩疗法对急慢性疾病的治疗作用能不能用这个理论解释?

上世纪七十年代研究的应激反应研究热潮已经形成了整套应激反应理论,按摩实践中产生的全身性反应类似于应激反应,两者都能产生相类似的各种身体反应,所以我试图将按摩引起的身体反应命名为“亚应激反应”。

我在临床中采用这些简单的刺激深筋膜的方法急救了一些危急重症病人,我一直在探究按摩刺激身体为什么能产生抗感染、抗休克、抗损伤、修复组织、镇痛镇静、舒爽身体等一系列作用。

应激反应往往反应往往会过度而伤害身体,但是按摩刺激不会形成破坏作用,这归因于按摩刺激的强度可以控制。

应激反应创始人Selye认为一定程度的应激反应对身体有益,按摩刺激身体的这些反应可能就是这种机理。

总之,亚应激反应可以解释按摩刺激深筋膜在临床实践中出现的对急慢性疾病的积极作用,也可以解释中国古代医者总结的“按摩治百病”、“针灸治百病”的传统认识。

深筋膜实用手册——拓宽并延展人类幸福的活路

持续刺激全身深筋膜引起的积极反应

我们用筋膜网络还可以解释更多中医学看似深奥艰涩的概念。比如六淫致病、虚证上火、湿重如裹、风湿是万病之源、得气、天筋藏于目、机触于外巧生于内等,这些中医学概念融入筋膜理论显得异常生动,恰如其分。融合东西方对筋膜网络的认识,彰显筋膜网络可能蕴藏着更多可能性,筋膜网络表现出的张拉整体结构可能把我们拉入到健康的天体黑洞之中。

我们先来解读“湿重如裹”。湿气(风湿)在中医病证里面是颇为严重的病症,有“千寒易去一湿难除”、万病之源等说法,中医用“湿重如裹”来形容这种病症。它的意思是,人体内的湿气弥漫全身,好似在皮肤里层把身体包裹了一层湿漉漉的衣服,脱不掉松不开,十分难受。

解读:身体深筋膜紧缩发硬牵拉着全身胶原纤维链条紧缩,整个筋膜网络从皮肤到骨膜,特别是包裹肌肉的深筋膜都被绷得紧紧的,身体像被绳子密密麻麻绑住一样。深筋膜的这种紧缩发硬状态无法用药物解除,所以是“千寒易去一湿难除”。深筋膜紧缩发硬造成的血液循环障碍会诱发各种各样的疾病,故“风湿是万病之源”。中医常说的“疑难杂症”也能从中得到解释,因为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的缺血会同时爆发不同部位的疾病,身体多处病症是为“杂”,因为不明就里难以治疗是为“疑”与“难”。

深筋膜实用手册——拓宽并延展人类幸福的活路

湿重如裹示意图

再说“六淫致病”。中医认为外界气候变化是一种导致身体发生疾病的途径,称为六淫致病。中医说:“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

”自然界的风、寒、暑、湿、燥、火会乘虚由皮肤(腠理)而入,导致人体发生疾病,这六种自然性状称为“六淫”。

用筋膜网络来解释,筋膜网络中的胶原纤维链条从皮肤连接到皮下、肌肉和骨膜,外界环境变化会促使皮肤上的胶原纤维变化(紧缩发硬),这种变化再顺着胶原纤维链条一直扩延到身体深层包括内脏,导致整个筋膜网络中的胶原纤维都随之紧缩发硬,紧缩发硬的筋膜网络会限制血液循环的畅通,使得身体因缺血而诱发疾病。

用筋膜网络还能惟妙惟肖地解读“虚证上火”。

虚证上火是中医学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素问·调经论》中“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

中医认为虚证容易上火。我过去一致疑惑中医的这种认识,为什么身体在虚(减少)的状态下还能上火(增多)呢?我一直对这种一减一增难以理解。

但是,研究深筋膜后,这种莫名其妙的身体表现也完全可以用筋膜网络给与科学解释。

筋膜网络对“虚证上火”的解读:身体内血液的循环流动具有空调的功能,循环流动的血液将身体内部产生的“热”运转到体表,又将体表的“凉”运转到体内,从而中和身体内部的热与凉,平衡身体温度,保持身体健康。

但是,全身深筋膜紧缩发硬会挤压身体的细小血管,造成整个身体血液循环障碍,血液循环速度减慢,致使身体内部的热传到体表的速度变慢,体表的凉传到体内的速度也变慢,结果,身体冷热平衡被打破,身体内部的“热”发生聚集(内热),热的积聚会向身体四周散布,造成中医临床可见的五花八门的“上火”或者“热气”现象。

筋膜网络所发生的紧缩发硬现象对身体的影响,也可以解释亚健康各种各样的身体表现以及亚健康形成机理。

我们国家提出亚健康概念已经很多年,但一直无法给与科学解释。

亚健康的诸多症状与风湿症状相类似,应该属于同一类身体现象。

亚健康状态显然也是全身筋膜网络紧缩发硬造成的,所以可以采取同样的方法去防治。

现代医学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发展“瓶颈”,许多慢性疾病久拖不决难以恢复,近几年猖狂的新冠病毒感冒也主要依靠人们身体内的免疫力来抗击,美国研究出来的“神药”并不神,许多医生常常发出无奈的感叹。

“To cure sometimes,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意为“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在安慰”。这是一个多世纪前,特鲁多医生墓碑上的碑文,医生们对这个碑文多持赞赏态度。

从筋膜网络角度来看,现代医学发展瓶颈很有可能是,它们没有注意紧缩发硬的筋膜网络对身体的影响,因为药物和手术对紧缩发硬的筋膜网络无能为力,全身筋膜网络的紧缩发硬限制或制约了各种药物的作用以及身体的恢复过程。

我能在实践中采用简单的按摩获得许多看似神奇的疗效,完全在于我通过按摩方式刺激并借助于筋膜网络特性从根源上来改善身体和调动身体。

比如哮喘这种住院都久治难愈的顽疾,普通百姓也能采取按摩刺激方式帮助自己的亲人来解决,普通百姓也能通过按摩刺激深筋膜积极调动身体免疫力来有效防治各种流感与新冠病毒感冒。

我的许多读者从我的书本中学会一些手法,给自己和家人改善了各种疾病状态,借助于筋膜网络的特性他们可以不是医生胜似医生。

仔细研究筋膜网络,我有另一个有趣发现:包裹肌肉的深筋膜与周遭肌间隙里疏松筋膜合并在一起的时候,这种结构演变出的特性可以同时解释中医古代的经络学说和上世纪七十年代发现的经络现象。

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经络研究,已经追踪聚焦到了“深筋膜”上,但是这些研究都戛然而止“卡”在了深筋膜这里。

因为单纯的深筋膜结构无法同时展示经络的诸多功能表现,那到底深筋膜的什么生活方式才能展示经络的所有功能呢?

80年代我曾经沉溺于“经络研究”,1990年我根据国内经络研究现状撰文强调,没有办法采用同一个理论既能解释古代经络学说又能解释现代经络现象。

但是,筋膜网络的结构状态就能同时解释二者,筋膜网络中深筋膜与周围疏松筋膜的组合,可以几近完美地解读“经络“的所有外在表现。

嘿!难道困扰医学界千年的经络奥秘隐藏在筋膜网络之中?

“经络”的亦真亦假、亦梦亦幻好似能从筋膜网络中魔变出答案。中国古代医者认为六淫致病通过的是经络,舒筋活血舒展的是经络,“内联脏腑外络枝节”指的是经络,而甘博图对活体筋膜的观察与描述与古代经络对大大小小经络的描述莫名其妙的一致,这些现象强烈示意筋膜网络与经络存在某种强关联。

我们在正文中会对经络这些外在表现用筋膜网络给与完整解释,筋膜网络对经络的这些解释可以完全融合进筋膜理论与筋膜实操之中。

筋膜网络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不能忽视,这就是广泛分布在筋膜网络中的成纤维细胞,它的活性状态与健康休戚相关。

成纤维细胞能积极生产胶原蛋白和玻尿酸,它在维护筋膜网络健康平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结缔组织疾病往往难以治疗,但结缔组织就是筋膜网络的一部分,筋膜的可塑性很强加上成纤维细胞的活性容易调动,我们可否利用筋膜的这些特性作为突破口来积极有效地防治结缔组织疾病,而不是采用无法调动内在积极因素的激素治疗。

临床中我在防治牙龈萎缩方面取得积极的疗效,就是根据牙龈中的成纤维细胞可以按摩刺激激活,促使牙龈中的成纤维细胞和牙槽骨中的成骨细胞生成更多的胶原蛋白,牙龈因此变得饱满,牙齿即便松动了还能因为按摩让牙龈重新变得牢固。

我在视频直播中传授这些手法,许多素不相识的五六十岁甚至七十岁老人学会后,坚持每天按摩牙龈,他们的牙龈变得饱满,甚至松动的牙齿变得牢固。

只有牙槽骨改善了才能促使牙齿变得牢固,说明牙槽骨内的骨质改善了,那么我们可不可以采取刺激四肢骨的方法来改善充实骨胶质,达到防止老年骨头钙质流失这种非常棘手的健康难题呢?

筋膜网络最大的意义在于它可以最大化为大众服务。

按摩刺激身体深筋膜,这种刺激方式非常简单,身体内部的积极反应在刺激的过程中自动进行,民众并不需要学习任何医学的知识就能操作。

而刺激深筋膜的工作需要保持经常性,这些又是民众可以轻松做到的。

在深筋膜按摩实践过程中,它对人们体质的快速改善让我惊讶,按摩刺激深筋膜可以积极帮助体弱早产儿和放化疗病人尽快恢复正常体质。

在人生长河中,民众自助或互助经常按摩刺激身体,用以保健身体、防治疾病,筋膜网络的这种特性可以能让民众自助互助防病治病,每个民众都可以借助于筋膜网络成为自己的医生。

深筋膜实用手册——拓宽并延展人类幸福的活路

民众都可以用自己的双手按摩刺激身体

深筋膜按摩实践中还发现一些生物小技术,比如:

引痛入眠,即刺激深筋膜感受器引发的酸胀痛感会在大脑产生镇静效果从而促进睡眠;

引血消炎,刺激深筋膜加强血液循环让血液中里面的抗菌物质来抗菌消炎,畅通的血液还能带走代谢产物,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快速消除皮肤疖肿和咽喉肿痛而不需要借助任何药物。

筋膜网络可以解读中医技术操作原则的必要性,有些操作手法要求人们必须如此操作,但并没给出为什么要这样操作。比如:

中医按摩要求手法刚柔相济以求透达身体,按摩过程必须要让力量柔和才能渗入透达到身体深部的骨膜上去,深筋膜最后的落脚点都在骨膜上,所以按摩的力量必须柔和才能深入达到身体深处,刺激的力量必须能深刻刺激到骨膜以及肌腱韧带附着点上。

拔河比赛受拉力最大的是最后一个人,深筋膜附着点就是拔河比赛最后那个人,附着点承受了最大的拉力,这些拉力使得深筋膜紧缩发硬最严重,也最需要按摩松解,受刺激反应也会最强烈。

针刺的时候特别强调必须在肌肉之间进针,这个区间的刺激容易获得更强的针刺得气感,这种进针正好能让针体在两个筋膜平面之间上下运动,对深筋膜形成”面“的刺激,所以这种刺激方式刺激的深筋膜组织更多,引发的得气感更强。

如果垂直肌肉进针只会对深筋膜形成点状刺激,刺激的深筋膜组织有限;针刺技术还有一种横向进针刺激方式,在肌肉平面横向刺激也能对筋膜形成面的刺激。

经络网络还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人们常常会说“打断骨头连着筋”,肌腱韧带进入骨头变成骨膜,打断骨头骨膜当然还连着肌腱韧带。

又比如说身体“乏力”,深筋膜的紧缩发硬会限制肌肉的张力与收缩力,这由筋膜与肌肉相互间的关系所决定,深筋膜松解后会有利于肌肉收缩从而能立即改善身体或肢体乏力现象。

另外我们常说“痛快”,痛并快乐着的意思,刺激紧缩发硬的深筋膜会感受到明显的酸胀痛,这种刺激会立即松解局部的筋膜,而酸胀痛的感觉兴奋会上传到中枢神经系统的下丘脑,下丘脑正好是我们感受情绪变化的中枢,又称“情绪脑”,情绪脑兴奋会让大脑感到轻快,深筋膜的舒张加上情绪脑的舒畅,会产生莫名的舒服,故为痛快。

筋对生命的重要性还被应用在了围棋上,下围棋时棋子必须下到棋筋上,棋筋是围棋的生命线,棋子脱离棋筋必然失败。

人们还有一个口头禅,“筋长一寸寿延十年”,意思是深筋膜的柔软放松能让长寿,用筋膜理论可以恰到好处的给与解释。

筋膜网络,让我们看到一个新颖的医学世界,感受到东西方不同视角下思想汇聚绽放出的智慧光芒,借助于筋膜网络我们可以把握自己的健康与生命。

深筋膜实用手册——拓宽并延展人类幸福的活路

按摩颞肌附着点

深筋膜实用手册——拓宽并延展人类幸福的活路

按摩肌筋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