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逍遥子导引法

 无名老熊 2024-05-22 发布于澳大利亚

逍遥子导引法是一套简单的呼吸吐纳功法,同时配合动功,简单易学,坚持习结者,受惠终生,多得长寿。

逍遥子导引法是以导引按摩为主的健身功法,此法初见于明代托名冷谦所著的《修龄要旨》、原名逍遥子导引诀逍遥子是元人牛道浮之号,但《修龄要旨)所载功法托名者十居八九,故还难以断定本法是否出自牛氏创编。牛氏曾著《析聚指迷论》,大概生活在元代元贞大德年间,生平事迹不详。

本法一共有十六式,每一式都配以歌诀,简洁易记。它是一套由意守、存想、咽气、咽津、即齿、运目、掩耳、按摩、导引等静功和动功相结合的导引健身功法。此法重在呼吸吐纳咽津,外部肢体动作较少,坚持习练,可调节气血,平衡阴阳,培育精气、神,达到祛病健身的效果。

·具体功法

1.水潮除后患。天明睡起,起床端坐,凝神息虑,舌抵上颚,闭口调息,津液自生,渐至口满,分作3次,以意送下。此功主要在于壮颜,习练久之,诸病不生,老而不衰。

2.起火得长安。子午二时,存想真火自涌泉穴起,先从左足行,上玉枕,过泥丸。降入丹田,3遍;次从右足,亦行3遍;复从尾音闾起,又行3遍。久之,则百脉流通,四肢百骸强健无比。

3.梦失封金柜。欲念强烈,易于神疲。可在睡前调息,分别以左右手搓脐14次,然后再用两手搓胁,摆摇7次,咽气纳入丹田,握固良久,屈体侧卧。此为治梦遗滑精之法。

4.形襄守玉关。过于操劳者易早衰。需行住坐卧,一意不散,固守丹田,酸运神气,冲透三关,则可生精生气,身安体健。玉关是上丹田的别名,即印堂穴。

5.鼓呵消积聚。有患积食者,久则脾胄受伤,医药难治。可正身,闭息,鼓动胸腹,俟其气满,缓缓呵出。如此行5-7次,便得通快。

6.兜体治伤寒。自身元气不足,易患风寒伤感。患者可端坐盘足,以两手紧兜外肾,闭口籤息,存想真气自尾叫升起,过夹脊,透泥丸,驱遂邪气,低头屈抑如叩头状,不拘次数,以汗出为度,其疾即愈。

7.即做牙无疾。牙齿有疾,乃脾胃之火系蒸之故。可于每晨醒时,叩齿36遍,以否瘦牙能之上,不论遍数,津雅满口,方可咽下,作3次乃止。此功可以预防牙病,有留齿的良好做果。

升概鬓不亮。古人认为发为血之余,人若气血虚则头发易斑白,故不应是虑太过。可于子午时,握而喘坐,凝神绝念,两眼令光上视泥丸,存想二气自尾简上升下降,返还无海。每次做9遍,久之则神全气血充足,并且白发可返黑。

9.运脆除眼景。伤热伤气,肝虚肾虚,则眼昏生屬。可于每日睡起时,肤坐毫思,收视返听,将双目轮转14次,紧闭少时,忽然大睁。久之则内障外翳自散。

图片

10.掩耳去头眩。中医认为,肝阳上亢,高血压,头晕目眩,可导致中风,半身不逃。疗治此疾须静坐闭息,以两手掩耳,将头前后俯仰5-7次,存想元神逆上泥丸宫,以逐其邪,风邪自然散去。

11.托踏应轻骨。若使四肢得到休息,可双手上托,两脚前踏,存想神气,依按四时,嘘呵14次,则身轻体健,足耐寒暑。

12.搓除自美颜。形容憔悴,是因为劳累过度。可于每晨静坐,闭目凝神,存养神气,使神气冲胆自内达外,以两手搓热,拂面7次。再以激津涂面,搓拂數次。实行半月,则皮肤圆润,容颜光泽。

13.闲摩通滞气。气滞则癌,血滞则肿。疗冶此疾须澄心闭息,以左手摩患处号遍,右手亦然,然后再以律徐之。久之,則气血通畅,永无凝滞之患。养生家所谓于沐浴者,即此也。

14.凝抱周丹田。若使元神牢固,可于平时静坐,存想元神入丹田,随意呼喉。久之丹脚完阖,灵明渐通。

15.陕食能多补。五味对五脏各有所宜,若饮食不当,必致亏损。若要避免、爽若食溃,此揍非弃绝五脉,而是与浓相对而言,为防膏果过度也。

16.无心得大还。大还之道,圣道也,无心者,常清静也。不为名利声色而劳心费力,是养生的重要方法。修习者若能实行之,则造清真灵妙之境,易于反掌耳。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