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术经纪人要如何当好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翻译官”?分三个阶段考虑!

 豆豆samuel 2024-05-22 发布于湖北

来源:佛山高促会

技术经纪人杂谈×第七期

当好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翻译官”

【作者介绍:徐卫彬】

图片

经济学硕士,注册会计师,经济师

省科学院佛山产研院战略风控部部长

佛山市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促进会副秘书长


信息不对称,是科技成果转化面临主要的问题之一。简而言之,就是科学家不懂市场,企业家不懂技术。这并非意味着科学家对市场一无所知,他们只是不知晓或忽略了市场所蕴含的风险罢了。人是有限理性的生物,在进行决策判断时,往往看到的是决策带来的“好处”,从而选择性地忽略好处背后的风险。即使看到风险,人们也会基于偏见进行跟风决策。因为从人性的角度讲,人们憎恨的是“损失”而非“风险”。尤其如今,科技成果转化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科学家们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缺乏足够的认识,如果纷纷盲目跟风实施转化工作,没有深入了解转化过程中的风险,最终将会导致科研成果的转化失败。

技术经纪人的任务是传递风险信息,让科学家知晓产品风险、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让企业家知晓技术研发风险和产品应用风险,按照符合科技成果转化规律的方式做好风险管理,方能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和效益。如何高效“翻译”和传达风险信息,当好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翻译官”,是当下留给技术经纪人们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基于信息对称视角,科技成果转化要分三个阶段考虑:

01

第一阶段,注重“保护”

图片

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前期是“有得转”,由于技术研发供给和产业技术需求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钩”,导致可供转化的高质量成果数量较少。对于转化前景明确的转化项目,在科技成果转化第一阶段,技术经纪人要着重偏袒科学家,保护科学家的核心利益不被稀释,才会实现成果源头供给的稳定,也使科学家的原始贡献受到了应有尊重。

为科学家匹配合适的创业伙伴

科学家创业的第一步是找到合适的创业伙伴。虽说“科学家不适合做企业家”,这一观点并非绝对,因为确实有一些科学家成功转型为企业家。然而从普遍规律来看,科学家与企业家在职业特性、技能需求和思维模式上存在较大差异,转换角色要求科学家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容易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最高效的方法是为其匹配合适的企业家。

技术经纪人应根据科学家的转化需求,包括所需的资金、技术、市场资源等,以需求为导向深入了解企业家们的背景和经验,评估他们的价值观和目标,关注他们的诚信度和道德观念,有效识别与项目匹配的企业家(或职业经理人),保障科学家的利益。技术经纪人在成果供给端和产业需求端发挥着“连接两端”的关键性作用,应该为科学家筛选匹配合适的创业伙伴,加强风险信息传达互通,提高创业项目团队的契合度。相反,如果技术经纪人在选定项目及团队撮合阶段没有做好“风险”翻译和传达,导致各方创业理念差异较大,甚至导致科学家的权益和功劳被外部资本蚕食,科技成果转化往往将不可避免地以失败告终。

02

第二阶段,确保“公平”

图片

科技成果转化的诸多环节都涉及到利益协调,建立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保障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才会使科技成果“转得了”和“转得快”。当为科学家配齐了企业家或经营团队后,我们需要确保各方股东权益,做到公平不偏袒。如果天平总是无条件地向科学家倾斜,将会削弱各方股东在资源投入方面的积极性。

做到利益捆绑、风险共担

股权激励是一种将股东与经营者的利益捆绑在一起的有效方式,科学家和企业家要实现利益捆绑、风险共担,首先需要在股权上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合作稳定。比如,在股权出资方面,科学家和企业家按照一定比例共同出资,确保双方的投入是均衡的,体现了风险共担的原则;在股权激励方面,可以通过动态股权激励、优先股份转让权、股息红利分配请求权等激励,使股东与公司的利益紧密相连。

在责权利分配机制方面,科学家负责提供技术支持、研究成果等,享有知识产权(或发明人署名权)和收益权;企业家负责项目的商业化运作、团队管理和市场推广等,享有相应的经营权和收益权;在决策机制方面,确保企业家在经营决策上享有发言权和投票权,同时避免科学家在管理和经营层面拥有过多的一票否决权,这可以确保双方的利益得到充分考虑,也减少因科学家不懂经营带来的决策风险。

做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科学家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科学研究,他们通常在实验室、研究机构或大学中工作,致力于推动科学知识的边界扩展。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主要集中在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和问题解决上。公司的经营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市场策略、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这些领域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虽然科学家可以提供有关技术和产品方面的建议,但他们可能并不具备经营公司的全面能力。即使科技成果转化是因科学家而兴起,但并不意味着科学家可以在转化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科学家创业时的主要精力应该集中在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上,企业经营要始终交给企业家或职业经理人来开展,迫使科学家去创业办公司,让他们在陌生领域做着陌生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其实是不公平的。

03

第三阶段,追求“效率”

图片

科学家、企业家和其他参股股东完成现金、知识产权和其他资产实缴,公司商业模式也得到市场初步验证时,科技成果转化要以效率为优先,即避免公司 “一言堂”或“决策均摊”,“一言堂”看似高效实则极大地削弱了决策信息对称程度,容易造成决策失败;“决策均摊”使决策过程会变得冗长而复杂,最终使公司错失市场机会。纵观那些所谓“转得好”的科技成果,通常其成功原因并非来自某个科学家或企业家的运筹帷幄,而是其公司的股权结构、治理结构和产品体系顺应了市场规律,市场规律往往最重视效率。

注重股权结构、治理结构和产品体系设计

数百年前的经济学理论就强调了专业化分工对于提高效率的重要性,股权结构设计是专业化分工的前提。股权结构设计是公司最重要的战略决策之一,它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权、管理权、监督权和所有权的分配,既要考虑科学家的控股权、利益相关方的参股权,也要考虑资金需求与规划、业务需求等,不同创始阶段公司股权结构的着重点也不一样。股权结构设计时还要考虑激励与鞭策机制,即通过股权激励、奖金等方式,激励管理层和科学家为公司长期发展做出贡献,同时建立约束机制,防止股东为追求短期利益而损害公司长期利益。

完成股权结构设计后,便要考虑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是法人实体,其存在并不依赖于某个特定个人,包括创始人。在完成公司成立和股东实缴后,其便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主体,具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不受某个人的影响。尽管在公司初创阶段,的确存在某个股东贡献较多的情况,但是从法律和商业的角度来看,公司的运营和发展是基于其自身的战略目标、管理团队、经营策略以及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避免将公司与某个特定的人过度绑定。为此,应充分发挥股东会、董事会和经营班子会的作用,把决策权进行细化分权,分权的过程既是分工的过程,也是实现信息对称的过程,技术经纪人需要引导股东要以公司利益为核心,解决公司发展过程中的规范和运行效率问题。

最后便是公司产品体系的设计。科学家和企业家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存在观点差异,差异源于他们各自不同的角色和目标。科学家通常专注于技术本身,注重的是产品的基础科学原理、技术创新和实验验证;企业家更加注重产品的市场需求和商业价值,他们希望产品能够迅速满足市场需求并带来经济效益,他们关注的是产品的市场定位、目标用户和市场竞争力。这种差异并不意味着科学家和企业家是对立的,而是反映了他们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不同的侧重点和优先级。追求效率意味着公司首要任务是先活下去,再谈发展,通过将初代产品推出市场,不断试错和改进来优化产品,实现产品的快速上市和持续迭代,这是企业活下去的根本,切记将公司做成了科学家的另一个“实验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