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培昌|临床50余载王氏妇科的宝贵经验

 悦草盆 2024-05-22 发布于山西

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参考。

导读:王培昌(1932—2006),是山西省平遥县道虎壁王氏妇科27代传人,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余载。幼承庭训,一生刻苦钻研经典,特别是对家传妇科书籍,熟读精用,对《傅青主女科》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临床善用《傅青主女科》,并有独到的见解。

青年时期即悬壶乡里,曾工作于道精虎壁联合诊所、平遥县中医妇科医院,任秘书长,后调入平遥县城关医院直至退休。他以精湛的医术,名噪一时,享誉三晋,为平遥县名老中医,县政协委员,并对王氏妇科的传承、发扬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深思熟读,实践创新


王培昌先生善文精医,自幼刻苦,对经文汤方背诵如流,常言:“学贵沉潜,熟能生巧。”临症之时,常精心诊治,反复琢磨,或触类旁通,相互印证,临症屡起沉疴。

如曾治一产后妇人,精神失常,打骂不休,登高而走,不避亲疏,他诊为产后败血攻心之狂症,急投以傅氏女科安心汤3剂而愈。

药用当归60克,川芎30克,生地15克,丹皮15克,生蒲黄9克,干荷叶一张。其辨证精确,药力专一,疗效颇佳。

王培昌先生好读书,但不拘泥古人。他常引用孟轲之言:“尽信书,不如无书。”善总结前人经验,创立自己的学术思想。

对妇科病倡导,月经病重在“调和养”,带下病重视“脾与湿”,妊娠病固“二天”,产后病宜养血存津。这些观点对王氏妇科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月经病重在调和养


王培昌先生常言:“妇人阴类也,以血为本。”月经病重在养肝肾、调气血,肝肾气血乃冲任之源也。“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不可不知。妇人之病首重调经,经调则气血调达,百病无忧。

月经者,“天乙之癸水”,乃精血所化,只可使其盛,不可使其衰。调经之法养血为本,兼有它证适而调之,用药不可攻伐太过,苦寒辛热皆为不宜。

他一生调经常以四物汤为基础方加减化裁,方药:当归15克,川芎6克,白芍12克,熟地15克。

四物汤乃妇科血家要方,方以当归、川芎补血活血,入熟地大补阴血,用白芍以养血柔肝解郁,四药共起调养营血、调和冲任之功效。

王培昌先生调经妙用四物汤,事半功倍。血虚者四物汤重用当归、熟地,常合四君子汤以气血双补;肝郁用重白芍,加柴胡6克,枳壳6克,郁金9克,香附6克,焦白术15克以调之。

月经先期,证多血热,用生地四物汤加条芩9克,栀子9克,知母6克,黄柏9克,丹皮9克,麦冬10克,名为先期汤。

月经后期,证多血寒,用四物汤加吴茱萸5克,肉桂5克,艾叶6克,巴戟天12克,香附6克。

痛经证属血瘀者,用赤芍四物汤加丹参10克,元胡9克,柴胡6克,木香6克,桃仁10克,红花9克,牛膝10克,以调经活血。

月经量多者,以四物汤重用熟地,加芥穗炭6克,川断6克,黄芪30克,升麻5克,焦白术15克,杜仲10克,山茱萸12克,以益精气固经。

若月经病又兼它症,则四物汤加减化裁。

余曾见王培昌先生治一患者,经期发热、恶心呕吐、头痛、周身酸楚、腹痛、经行块下,方以四物汤加藿香6克,菊花9克,芥穗6克,丹参10克,羌活6克,柴胡6克,枳壳6克,半夏6克,3剂而愈。

四物汤为血家要方,养血和血,调经之中以养为基础,兼有它症加减调之。调养之法,乃调经之治疗大法。



带下病重脾与湿


王培昌先生常言:“带下之证,脾虚宜升举,湿气宜温散,阳气盛而利于湿气化,丽日当空则阴霾自散。”他自拟升阳除湿汤,其效佳。

药用生黄芪15克,焦白术30克,柴胡6克,升麻5克,木香5克,香附5克,炒薏仁15克,车前子12克,桂枝6克,炒山药24克,甘草5克,使清阳上升、浊气下降,湿有归路、气血调和,则带下自愈。

带下之症,王培昌先生临床辨证也常用傅氏完带汤、易黄汤加减化裁,但总不离脾与湿为立方大法,并常嘱患者避寒冷、少劳倦、多清洁,则带下无忧。



崩漏宜活与涩


妇人崩中漏下其情甚急,或血下量多致贫血重症,或漏下不止耗气伤血。王培昌先生常言:“经血行有常道,流通则盛,血流瘀阻则血不归经,溢于脉外则崩漏自成。”崩漏一证虽有寒热虚实之别,但治疗之法不外乎引血归经。

王培昌先生治疗常以活血化瘀止血与固涩配合应用,相得益彰。对诸多妇科出血患者,有瘀血证者,多首以少腹逐瘀汤2剂活血化瘀,使瘀血去而新血安。

药用:炒小茴香7粒,炒干姜2克,元胡3克,炒五灵脂6克,没药5克,川芎5克,当归12克,生蒲黄9克,官桂5克,赤芍9克,方轻取活血,不使胞宫血脉瘀滞。

后急投益气止血固涩之品,方用四物汤加减,当归15克,川芎5克,炒白芍12克,熟地30克,芥穗炭5克,阿胶12克,贯仲炭5克,黑艾叶6克,黑杜仲9克,生口芪18克,川断6克,海螵蛸12克,甘草3克,水煎服。

本方以益气止血为主,药用炭类则加强固涩止血之功,临床常服3~5剂而出血停止。活涩并用,一动一静,固本澄源,其学术特点可见一斑。



妊娠重脾肾


妇人妊后,胎元需肾气之固,气血之养。肾为先天之本,气血来源于脾之化生,为后天之本,先后二天为胎儿生长发育之根本。临床常见胎萎不长、坠胎、小产,皆以补脾肾为治疗大法。

王培昌先生临床常用《傅青主女科》安奠二天汤治疗胎动不安、滑胎、小产,取得良好效果。

他以补脾肾为准则,自创安胎汤治疗诸多妊娠病,有良效。

药用:当归15克,炒白芍9克,熟地24克,山茱萸12克,寄生10克,杜仲10克,焦白术15克,砂仁5克,枸杞子10克,炒山药18克,甘草3克;

有热者加黄芩9克,麦冬10克;

腹痛加苏梗6克,大腹皮6克;

少腹下坠加升麻5克,生黄芪18克;

胎动下血加阿胶12克,芥穗炭5克,黑艾叶6克;

腰痛加金毛狗9克,川断6克;

恶心不欲食加神曲9克,枇杷叶5克,陈皮6克;

有滑胎史加红参9克,菟丝子10克,临证加减多有良效。

妊娠之后血聚以养胎,血气不足,火气有余,故王培昌先生常嘱患者调养心情,以免七情化火累及胎元,用药宜清热安胎,不可妄投辛热之品。



产后宜养血充津


王培昌先生常言:“产后诸证是本虚,恶露流通是所宜。更有多般发热病,不可轻教汗下流。”此话明示了产后保护津液的重要性。

产后症属多虚多瘀,多表现为气血双亏、脾胃不足,其调理尤为重要。需调节情志,合理饮食,少食多餐,富于营养,使气血有化生之源,用药不可妄投大寒、大热、宣破、攻伐之品。

王培昌先生创养血扶正散加减治疗产后诸病。

药用:当归15克,炒白芍12克,生地15克,太子参10克,麦冬10克,枸杞子9克,桂圆肉9克,焦白术15克,山茱萸12克,砂仁5克,甘草3克;

治疗产后精神不振、纳差失眠、周身不适、口干,加元参12克,乌梅6克,天花粉5克,以生津益液;

周身痛加秦艽9克,威灵仙6克,杜仲9克,木瓜5克,以养血柔筋止痛;

大便干加火麻仁12克,郁李仁9克,柏子仁9克,以润肠通便;

乳汁不足,加路路通6克,丝瓜络6克,王不留行10克,黑芝麻12克,以通乳;

失眠多梦,加炒酸枣仁12克,柏子仁9克,远志6克,以养血安神;

纳差加神曲9克,焦山楂9克,鸡内金10克,以消食和胃,配伍得当,多可收效。




重脾胃,倡导后天之本


王培昌先生曰:“妇人以血为本。然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妇人之血,只可使血盛,不可使血衰。衰则百病生也。”其也常遵古人之言“调理脾胃,为中医之王道,节戒饮食是祛病之良方”。

他倡导饭吃半饱而无咸味之说,立补脾胃药不宜量重之论,认为未病时饭不过量,则肠胃不伤而百病不生,食不滋腻,则脾胃不壅而气血调畅。既病之后,脾胃健旺,则病易复。

脾气宜升则健,胃气得降以和,主张药量轻则助升而脾气得益,药量重则碍胃降,而增加收纳消运负担。

临症时,王培昌先生灵活应用补土一法。在一般情况下,分分病种,常用健脾一法。

他常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各种疾病,随症变通,如感冒风寒加苏叶、羌活;外感湿邪加藿香、佩兰;咳嗽加前胡、杏仁;有热加桑皮、黄芩;痰多加半夏、苏子;失眠加枣仁、柏子仁;惊悸加龙骨、牡蛎;遗精加金樱子、五味子;肺痨加百部、百合;腹泻加车前子、滑石;腹痛加苍术、厚朴;腰痛加白芍、杜仲等,皆以补中益气汤方统治虚人四时诸病。

临床常以补中益气汤加平胃散治虚湿,四君子汤加藿香正气散治时行感冒。

诸方均以小剂量服用,参芪每剂不过15克,少量则用3~5克,以10克为常用量。认为脾胃元气本伤,运化吸收之力必低,若过量给药,药必随二便排泄;若少量递入,则能完全吸收,脾胃之气易于恢复。

1973年冬,灵石县有一患者,患产后泻,日数十次,腰酸乏力,气息微弱,病情危重,曾住院治疗,病情未缓解。

王培昌先生前往诊视,断为产后脾胃大伤。该产妇气血双亏加之长期泻下,脾土失运,难以化精液为气血,化源不足,难以继命。急投以香砂六君子汤,以复胃气。

药用:红参12克,焦白术15克,云苓12克,陈皮5克,半夏5克,生黄芪15克,神曲9克,砂仁6克,香附5克,甘草3克。服药3剂后,腹泻逐停,食欲增加,经调理半月余,渐行康复。



推崇《傅青主女科》


王培昌先生治疗妇人病,常用《傅青主女科》之方。如治带,多遵傅氏五带之论,详审虚、实、寒、热及其相互关联。

他认为疾病不难治疗,而难于辨证,要确切把握辨证,随症化裁前人方药,有是症用是药,治疗方可百无一失。

对妊娠病之习惯性流产,治疗常遵“肾主系胞”理论,补肾以固胎元,常获显效。

1983年治一女,其患习惯性流产四次,第五次妊娠,常有腹部酸痛,带下量多。怀孕6月余见红,腹痛,胎儿岌岌可危。

王培昌先生急投《傅青主女科》安奠二天汤,服药10剂后体复胎安,胎儿足月顺产。对产后病,王培昌先生妙用傅氏生化汤加减,临症事半功倍。

他常言:“用傅氏方,应详加审症,其方药精力专,不可随便增减。用其方,识其症是其根本也。



喜用偏方,简便效高


王培昌先生世居乡村,深知乡民患病之疾苦,故一生喜用偏方,药少力精,简便廉验,深得群众欢迎。行医50年间,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广泛寻求实效偏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如治疗脾虚腹泻,常用焦白术30克,车前子30克,一则健脾,一则利小便,常即服即效。

治疗痛经,用元胡10克,香附6克,乳香6克,木香6克,水煎服,常1剂效,2剂愈。

治带下则用海螵蛸20克,金樱子15克,水煎服,效果良好。总之,其用偏方治病,常取良效。

本文选摘自《王氏妇科精要》,王金亮编著,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9。本公众号“肖相如频道”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