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大多数人来说,一份痛苦源于钱,十份痛苦源于观念

 剽悍晨读 2024-05-23 发布于上海
主播:吴名

大家早上好,欢迎打开剽悍晨读,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今天是2024年5月23日,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翻篇吧》。
 
这本书是由91岁的心理医生藤井英子所写。在以往的晨读中,我们曾分享过书中部分内容。91岁的作者,经历过日本的萧条时期和繁荣时期,再加上她对心理学的研究,所以她非常清楚人的痛苦究竟来源于什么。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的痛苦来源于钱,其实并不是,我们的痛苦来源于:藏在内心深处的观念。
 
即便是谈钱,你的痛苦也多半来源于:对钱的错误看待方式。
 
这次,我们重点分享的内容是:隐藏在我们大脑深处的错误观念。
 

付出 
 
很多人对付出的误解,是痛苦的第一根源。
 
付出不是无止境地掏空自己,付出必须先建立在自我满足之上。
 
就拿亲子关系来说,作者经常听到有父母抱怨:我把一切给了孩子,但他还是体会不到我的苦心,我太痛苦了。
 
其实,这样的父母错就错在了,把一切都给了孩子。没有自我满足的付出,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这样的付出,往往伴随着“自我牺牲”。
 
比如,有的员工为公司购买了东西,之后因某些事情跟公司抱怨;
 
比如,有的男人为女人付出了所有,但最后却觉得自己没有换来对方的爱。
 
女人同理。
 
在作者眼中,这种以“自我牺牲”为前提的付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为了帮助别人而开展行动,并不意味着要牺牲自己为他人效劳。
 
作者在91岁那年说:付出的前提是自我满足。
 
就像她,她虽然也会给晚辈零花钱,或者买零食,但她自己想吃蛋糕的时候,从来不亏着自己。
 
因为,她非常清楚,“亏待自己”是有成本的。
 
这种压抑,会以某种负面情绪释放给其他人。
 
何必呢?
 

自己研究
 
在信息过剩的时代,很多人都丧失了一项能力:自己调查,自己研究。
 
比如,人们买房会听财经博主的话,人们找对象会听情感博主的话,人们找工作会听职业规划师的话。
 
但在作者看来,那些博主应对现实的能力,可能还不如镜头前的你。
 
在日本,因买房、炒股而破产的财经博主有不少;感情生活一塌糊涂的情感博主也有不少;而那些所谓的职业规划师,可能自己也刚刚被裁员。
 
所以,越是对于自己非常重要的事,越要自己调查,自己思考。
 
作者的丈夫在77岁时因大肠癌去世了。
 
他在进行第一次手术后,癌细胞发生了转移。那时,虽然人们建议他再次动手术清除转移的癌细胞,但是作者的丈夫并没有选择这样做。
 
因为,他在了解了大量信息后,清楚那样做的话,不仅治不好,还会花很多钱。
 
现在,是一个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到任何事情的时代。
 
91岁的作者有不懂的事情,也会立刻上网查。在这个信息过剩的时代,比起调查能力,我们更需要的是获取、筛选信息的能力。不要盲目地相信信息,而要多方研究和对比之后,自己做出选择。
 
我们在选择自己的人生,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两级思维
 
找作者咨询的大多数心理问题患者,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以两级思维思考问题。
 
在他们的世界中,不是对,就是错。
 
或许越是拥有强烈正义感、认真的人,越想分清事物的黑白,只不过世界上几乎所有事物都是模糊的,看法的不同,会带来完全不同的定位。
 
正义也是如此,在此方看来,此方是正义;但是在彼方看来,彼方才是正义。
 
无法分清黑白。
 
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水平是不一样的。
 
如果你本身是一个有素质的人,那么你无法理解没有素质的人。
 
这就是我们常听到的:“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这跟立场无关,只跟彼此对世界的理解有关。
 
在电影中,好人永远无法理解坏人为什么要那么做。
当然了,好人也无须理解,在言行中,分辨出来,和他们保持物理和心理距离就可以了。
 
不要用两级思维,伤害自己,要用辨别思维,保护自己。
 
世上有各色各样的人,这本就是一个多样性的时代。
 
理解了这种客观现象,你会更理性,你就不会为对方的问题买单。
 
总结一下,情绪问题,本质上是观念问题、视角问题。换个视角,海阔天空。换个视角,放过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