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人莫为小事而焦虑

 养生与益寿 2024-05-23 发布于上海

     生活中有些老年人心烦意乱,坐卧不安,有时为一点小事就忧心忡忡,提心吊胆,甚至紧张恐惧。有的怀疑自己得了某种疾病而焦躁。有的因晚辈的无意的话语刺伤了自己而恼火。有的即使看到天气不好也会情绪低沉。这种现象在医学上叫做焦虑。              

     调查发现,在现代社会,由于生活节奏加快,信息变换加速以及两代人在观点上出现的种种差异,老年人的焦虑心理日益严重。

     一个人患了焦虑症后,如果是轻微的,则应该通过自我疏导来逐渐消除,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来寻求他人的开导,如果患了比较严重的焦虑症,则应向有关医生进行咨询。

     轻微焦虑的消除,主要是依靠个人自我调节。当出现焦虑时,首先要意识到自己这是焦虑心理,要正视它,不要用自以为合理的理由来掩饰它的存在。其次要树立起消除焦虑的信心,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动用注意力转移的原理,及时予以消除。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当感到焦虑不安时,可以动用自我意识放松的方法来进行调节。具体来说,就是有意识地在行为上表现得快活、轻松和自信。比如说,可以端坐不动,闭上双眼,然后开始向自己下达指令:“头部放松、颈部放松”,直至四肢、手指、脚趾放松。使全身处在一个松和静的状态中。随着周身的放松,焦虑心理可慢慢得到平缓。另外还可以动用视觉放松法来消除焦虑,如闭上双眼,在脑海中创造一个优美恬静的环境,想象在大海岸边,波涛阵阵,鱼儿不断跃出水面,海鸥在蓝天飞翔,光着脚丫,走在凉丝丝的海滩上,海风轻轻地拂着面颊,或者想象在明媚的春光里,漫步在一条幽静的田间小路上,路两边铺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鸟儿在枝头尽情地歌唱,春燕在天空中欢畅地翻舞。那阵阵花香随着和煦的春风不断送到鼻子里,贪婪地呼吸着,那清香沁人肺腑。此时处在周身松弛状态中,忘却了一切烦恼,心境良好,宠辱皆忘,焦虑心理也会消失得无踪无影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