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克绍|便秘的五种证型

 花无缺3myj1j3d 2024-05-23 发布于江苏

图片

便秘五证发微


李克绍(1910~1996),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


“秘 ”,有“闭”的涵义,便秘,就是大便不畅快。通常认为只有粪块干硬难出,才算便秘,这是不对的。其实,只要排便时感觉困难,费力,不论粪块干硬与否,都叫便秘。便秘之重者,也叫大便不通。

古人对于便秘, 有风秘、湿秘、气秘、寒秘、热秘之分,称为“五秘”。五秘都是以便秘为主症,再根据所出现的各种不同特点而分为风、湿、气、寒、热等。特点不同,说明病理有差别,治疗方法也就不同。现分述如下。

风 秘

风秘是除了大便秘结以外,还表现为皮肤皲裂,筋脉拘挛,爪甲枯槁等。有的还会兼有阵发性寒热。大便常干燥坚涩,不易排出。风秘的原因,有人认为是肺脏受风,肺和大肠相表里,风从肺传入大肠,像风能吹干湿气一样,致使肠中津液干燥而形成便秘。也有人认为是病人肠中平素积有瘀热,热久伤津化燥,风从内生,致成便秘。这里且不管其病因如何,只谈谈为什么风秘能出现皮肤皲裂等症状。

由于人身各处的津液,是互相周转输布的,肠道既然干燥,全身的皮、肌、筋,自然也就缺乏津液濡,所以皮肤起、筋脉伸展不得,爪甲也呈现枯槁的现至于出现寒,大都是在夜这是因,津虚血,都是阴,而夜间也属阴的缘治风秘的主方是滋燥养荣汤。

滋燥养荣汤

生地黄、熟地黄、白芍、黄芩、秦艽各 5g,当归 6g,防风 3g,甘 草 1.5g,水煎服。
按:本方是治肤燥之方,若用以治肠燥便秘,须加重地黄、当归、白芍的用量。

一老年妇女,年约五旬,1971 年夏天,到山医二大队(当时大队在曲阜)求诊。

患者掀起衣服,全身上下,丘疹密布,由于瘙痒,抓得一片黑痂。自述发病已 2 年,曾到济南各大医院皮肤科抽血化验,诊断为皮炎,但治疗毫无效果。患者每至夜间,必发一阵寒热,寒热过后,即发出一片丘疹,因此,旧疹未愈,新疹又生,辗转缠绵,始终不愈,烦躁失眠,极为痛苦。察其脉象,沉而稍数,舌红苔少,大便干燥, 排便费力。即诊断为血燥风秘。

患者问:为什么夜间必发寒热?先生答道:人体的阳气,白天活动的时候,大都集中在体表,夜间睡眠的时候,大都集中于体内,这叫作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大便既然燥结,已经是津枯血燥,经不起阳气的侵扰,所以在白天卫气行阳的时候,病人还不觉得怎样,而在夜间卫气行阴的时候,已虚的阴血,配不过不虚的阳气,就寒热发作。发作寒热,实际就是血热外出发疹的反应。所以本证的主诉是瘙痒、寒热,而病的本质却是便秘。也就是由秘生风。治疗的方法,应当养血以治血燥,凉血以治血热,加入祛风药以治皮疹和寒热,因此开了一张滋燥养荣汤。

生熟地各 30g   当归    白芍各 15g   黄芩    秦艽    防风各 9g   甘草 6g水煎服。

患者服了 3 剂,大便通畅,寒热停止,身痒大减,丘疹渐消。嘱其回家再服几剂,服至所有丘疹结痂脱落后,即可停药。

养血祛风除了滋燥养荣汤外,还有何首乌,也很有效。丹方:“治肝肾风秘,至夜微发寒热者,用生何首乌两许,顿煎,服之神效。”上述患者,一年之后,前证又发,先生又改用此方与服,也有效果,但 对比起来,不如滋燥养荣汤效果迅速。

气 秘

气秘的特点是病人常常嗳气。其大便之所以不顺利,倒不一定由于大便干燥结硬,而是“气”不下降。“气”既然不下降,大便下行就不痛快,而且还会出现嗳气和兼有脘腹满闷的感觉,这就叫作“升降失常”。因此治疗气秘,必须以降气药为主,如苏子、枳壳、枳实、厚朴等。把这些降气药加入通便药中,就是治气秘的效方。如:木香槟榔丸(《卫生宝鉴》方)。

木香槟榔丸 

治一切滞气,心胸腹胁痞满,二便涩滞。
木香    槟榔    枳壳    青皮    陈皮    蓬莪术   黄连各 30g   黄柏    香 附   大黄各 90g   牵牛头末腹满便秘用黑者,喘满膈塞用白者,120g共研为细末,芒硝泡水和丸,如豌豆大,每服三五十丸至七十丸,食远姜汤送下,以轻微腹泻为度。

又方:治大便干结,腹中胀闷,频频入厕,里急后重。人参、当归、枳壳,水煎服。加入陈香橼尤效。本方各药分量,可以灵活运用。其中枳壳,在便秘的情况下,最好是生用。因为生用力量最大。若兼有胸胁胀满时,可以炒用。

湿 秘

湿秘也叫痰秘。它是湿热、痰饮等阻碍气机下降,以致大便不能顺利排出,湿热、顽痰胶结,又会出现胸胁痞塞满闷,或喘促、头汗出、头晕眼花等症状。痰湿在肠中,又会兼有肠鸣。

治疗湿秘,主要是用苍术、黄连、黄芩、黄柏等清除湿热,或用半夏、茯苓、橘红、白芥子、姜汁、竹沥等搜逐痰饮,再加入一些顺气、降气药。如导痰汤煎送控涎丹或礞石滚痰丸。

导痰汤(《济生方》) 

治痰涎壅盛,胸膈留饮,咳嗽恶心、发热背寒,饮食少思,中风痰盛,语涩眩晕等。
半夏6g   南星   橘红  枳实  赤茯苓各 1.5g   炙甘草 1g   生姜 5片,水煎服。

冷 秘

便秘的同时,又兼有四肢发凉、喜温怕冷、舌质淡白、脉搏沉迟等阴寒症状的叫作冷秘。冷秘常见于老年人,须用温润通便药,如巴戟天、肉苁蓉、当归、熟地等。半硫丸是治冷秘的专方。

半硫丸(《局方》) 

治痃癖冷气、冷秘、虚秘。
半夏 90g,硫黄明净者,60g二味共研极细,加生姜汁同熬,入干蒸饼末,搅和匀,入臼内捣数百次,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三十丸,空腹用黄酒或米饮、生姜汤送下。

热 秘

热秘和冷秘相反,兼见的一些症状,不是寒证,而是热证,如面 赤、舌干、小便赤黄、喜凉恶热、脉搏沉数等。这样,在泻热通便药中加入一些润肠药就可以了。

四顺清凉饮(《证治准绳》方) 

当归、赤芍、大黄、甘草各 5g 水煎,入生蜜一茶匙,温服。更衣丸飞朱砂15g,芦荟研,20g 滴入好酒少许,和为丸,每服 3~6 丸,好酒送服。又方芒硝 15g热酒化开,澄去渣,加香油三四茶匙,温服。

又方鲜生地黄捣汁服。又方大黄、黄芩、炙甘草各 15g水煎,入生地黄汁二茶盅,再煎三沸,分二次服。除了上述五秘以,还有久病体,大便干,努责不,频,气虚下,里急后重,叫作气虚。伤津失,大便燥结, 滞涩难出,叫作血虚。血虚,应当养血润,如当、地黄、肉苁、桃、杏、松子、柏子、火麻、蜂蜜。气虚的入补气,如人、黄芪。这些主要在于临床时随机应,灵活运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