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粹艺术名家林哲鸿

 国粹艺术名家 2024-05-23 发布于山东

林哲鸿,字悟石,号娱人,1964年生,广东揭阳人。师从著名画家刘昌潮;1987年毕业于汕头工艺美术学校2003年进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研修班培训;专业研习中国画创作、鉴赏、收藏。

2013年进中央美术学院深造研修。现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唐博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主任,唐博画院院长,中国当代书画院院士,中国书画专刊艺术顾问。现在工作生活于北京。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展览,被各级美术馆收藏并多次出版。其中就有《林哲鸿水墨作品集》由中国书画专刊出版、《笔墨韵情意蕴传神·林哲鸿作品精选》中国文化艺术传媒出版,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墨象随心·林哲鸿山水作品集》及即《墨向随心·林哲鸿花鸟作品集》等。

品赏林哲鸿先生的山水画作品,因为其作是构建在传统的笔墨和审美上,所以作品中的笔法绝对不会显现板滞琐碎,同时也没有任何的浮躁与霸悍,整个笔墨所呈现出的是一种源自于传统山水的健爽与华滋。在笔墨浓处,更是刚柔相济,将虚实把握到了极致。在山林川木的点染上,其笔墨更是为观赏者营造出了一股苍茫浑厚的视觉感,林木悠然,骨体清秀也!

林哲鸿先生的花鸟画作品线条遒劲多变,墨味淋漓酣畅,色彩欢快和谐,构图祥和清新,他赋予一草一木、一花一鸟以灵动的生命韵律和勃郁的精神状态。先生的花鸟画大致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纯水墨的展现,一种是彩墨的绘制。纯水墨的作品讲究笔法、笔意、笔势、笔趣,正侧并用、停顿结合、浓淡相生、疏密呼应,勾勒皴擦点虱无所不用,宿墨积墨渍墨充斥其中,让观者在清雅干净中感悟着悠然的笔味,在墨分五色中感受着酣畅的墨韵。

林哲鸿先生所作花鸟画,皆从心师造化而出,倾注着他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画出了大自然的灵秀、生动、淡雅、质朴,使这些自然界中的尤物,皆有鲜活的生命,轻松、潇洒、放逸、自然,却无烟尘俗气,颇得“天工巧造,素以为绚”之致。这不仅在于先生有一颗热爱祖国山河大自然的赤子之心,更在于他造型功力的精深,工意兼具而又富于书卷逸气,境界高华。

林哲鸿先生的山水画作,常以恬淡清远之意示人,通幅笔法可运苍力,亦可行婉转,有时寥寥几笔,便可将山水形意烘托至极,真乃形之凝练而不失于清润,神之秀逸而不失于法度!在墨色上,先生也是具有着极强的掌控能力,通幅墨法简淡相宜,清时可见自如,浓时可见层次,是谓逸而不靡,卓而不浑也!其画中的山水意境和结构,从来就没有俗笔那般的生硬死板,亦没有轻浮者那般的刻意缭乱和唐突,唯有一股清新素雅之气扑面而来,放眼望去,只觉山峦云萦,清爽明朗,玉宇琼楼,超逸不凡!而这种至臻至境的山水画风,乃是源自于先生的文人情愫,更是源自于他对古法风韵的极致洗练!神怡心静,自然成趣!

品读林哲鸿先生这些别有情趣的作品,洋溢着浓郁的审美情趣,给人以真诚自然的审美享受。先生能够在真情感悟大自然之时,注重以花鸟画语言的变化适合现代人精神生活,注重为花鸟的旖旎注入一种人文活力。有情感的寄托,画出的就是有意义上的花卉;有境界的追求,画出的就是有生命的语言。中国画的独特之处,就是正觉正悟、传承创新、借物抒情、发掘精神。

中国画不仅仅是一种视觉艺术,更是艺术家借助笔墨表达精神创造与思想内涵的综合艺术,是一种依赖知识素养与生命价值而感受到的、散发着浓郁的生命气息与精神美感的艺术。林哲鸿先生对花鸟画的专注历经数十载而不辍,师古学今悟造化,画出了一片自己的精神世界。

(文/田野)

欢迎点赞留言,喜欢老师作品随时留言联系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