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小记

 冯栎钧是老师 2024-05-23 发布于四川

听了实习老师刘甜甜执教《“诺曼底号”遇难记》。这个小家伙很认真,教案前前后后改了很多次。为了上好这节课还专门化了个淡妆,看上去美美的。

应该说作为新老师,她上得还不错。老老实实地教小朋友们认识了文中的人物,梳理了地点,事件,也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了哈尔威船长的形象。

在教学的过程中,她认真地处理了课文的第11自然段:

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

小朋友们读了这段文字,对现场的混乱印象深刻。大家从“半裸着身子”“奔跑”“尖叫”“哭泣”这些不同的人物表现感受到发生意外时人们的慌乱,对比之下就更突显了哈尔威船长的镇定。

除了这段文字,14自然段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这个部分的语言还极具陌生感。因为甜甜没有展开讲,等她结束课后,我提了一个问题,这段话哪里看起来有点特别:

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这股你推我搡的势头,险些儿把小艇都弄翻了。奥克勒福大副和三名工头拼命想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都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几秒钟前大家还在酣睡,蓦地,而且,立时立刻,就要丧命,这怎么能不叫人失魂落魄!

小朋友们一下发现了最后一句很特别,特别是标点符号,“酣睡”“蓦地”“而且”“立时立刻”,被一个个逗号隔开,读起来就是怪糟糟的,但是特别有画面感。我让小朋友把自己代入进去想。到“立时立刻”大家想的都是直接往外冲,保命,一定要活下来。

值得学习的是,这段文字先写了混乱,然后才解释了原因。好像把原因放在前面就来不及一样。如果再仔细读,会发现这篇文章中表示时间的词特别多:“突然”“一瞬间”“一刹那间”“猝然”“蓦地”“立时立刻”“立时”来不及喘一口气,二十分钟就过去了。

当我们分析完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小朋友们对于哈尔威船长的认识又加深了。

因为,人在危及之际最能显出自己的本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