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文理清β-受体阻滞剂不良反应及处理

 所来所去 2024-05-23 发布于云南

图片


β受体阻滞剂是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和慢性心力衰竭的一线药物,然而在临床上却存在着使用率低、使用剂量不足、心率控制不佳、长期治疗依从性差的痛点,不少医师因担心其副作用而不敢大胆使用,这种现象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与β受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被夸大和了解不够全面有关。实际上,β受体阻滞剂的安全性不逊于其他心血管药物,多数不良反应是可以预防和适当处理的。为此笔者参考文献对β-受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做一总结,希冀对临床医师安全合理用药有所帮助。

图片

1、β1与β2受体在人体各器官的分布及介导的生理作用



图片

图片

组织

受体

作用

心脏-窦房结

β1,β2

加快心率

心脏-房室结

β1,β2

加快传导

心脏-心房

β1,β2

增强收缩

心脏-心室

β1,β2

增强收缩、传导和心室起搏点自律性

动脉

β2

血管扩张

静脉

β2

血管扩张

骨骼肌

β2

血管扩张,收缩力增强,糖原分解,K+摄取

肝脏

β2

糖原分解,糖异生

胰腺(β细胞)

β2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

脂肪细胞

β1

脂肪分解

支气管

β2

支气管扩张

β1

分泌肾素

胆囊和胆管

β2

松弛

膀胱逼尿肌

β2

松弛

子宫

β2

松弛

胃肠道

β2

松弛

神经末梢

β2

促进去甲肾上腺素分泌

甲状旁腺

β1,β2

甲状旁腺素分泌

甲状腺

β2

T4向T3转变

图片

2、β受体阻滞剂的分类



图片

图片

1、β受体阻滞剂根据其作用特性可分为:

(1)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作用于β1和β2受体,如普萘洛尔。此类药物竞争性阻断β1和 β2受体

(2)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主要作用于β1受体,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

此类药物特异性阻断β1受体,对β2受体的影响相对较小。

(3)兼有α-受体阻滞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如卡维地洛、阿罗洛尔、贝洛尔。此类药物可同时作用于β和 α1受体,具有扩张外周血管的作用。

2、β受体阻滞剂据药代动力学特点分为:

(1)脂溶性β受体阻滞剂:从胃肠道快速吸收,在肠壁和肝内代谢,大部分经肝脏代谢,生物利用度低,可通过血脑屏障;存在首过效应,个体间血药浓度差异较大,血浆半衰期较短,肝血流减少(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肝硬化等)时可发生蓄积。如普萘洛尔、酒石酸美托洛尔、比索洛尔、拉贝洛尔。

(2)水溶性β受体阻滞剂:胃肠道吸收不完全,多以原形或活性代谢产物从肾脏排出,很少通过血脑屏障;个体间血药浓度差异较小,血浆半衰期较长,肾小球滤过率减低(老年人、肾功能不全)时,清除半衰期延长。如阿罗洛尔、阿替洛尔

(3)水脂双溶性β受体阻滞剂:兼具水溶/脂溶性β受体阻滞剂的特点。如琥珀酸美托洛尔、卡维地洛。

图片

3、β受体阻滞剂的药理学效应



图片

图片

1、β受体阻断作用

(1)心血管系统

①β受体阻滞剂可通过阻断肾上腺能受体、抑制交感神经活性而发挥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肌耗氧量、降低血压的作用,还能延缓心房和房室结的传导,延长心电图的 P-R 间期(房室传导时间)。

②本类药物对正常人血压影响不明显,而对高血压患者具有降压作用,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疗效可靠,但其降压机制复杂,可能涉及药物对多种系统β受体阻断的结果。

(2)肾脏

通过阻断肾小球旁细胞β1受体抑制肾素释放以及血管紧张素和醛固酮的生成。

(3)支气管平滑肌

非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会阻断支气管平滑肌的β2受体,收缩支气管平滑肌而增加呼吸道阻力。但这种作用较弱,对正常人影响较少,只有在支气管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有时可诱发或加重哮喘。

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在低剂量时有一定程度的心脏选择性,能够有效阻滞心脏β受体,而对肺或气道的β2受体活性较弱,然而这种选择性并不绝对的,即大剂量应用这类药物时仍有可能会触发哮喘

(3)代谢

①脂肪代谢:长期应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可以增加血浆中 VLDL,中度升高血浆甘油三酯,降低 HDL,而LDL浓度无变化,减少游离脂肪酸自脂肪组织的释放,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性。

②糖代谢:非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作用于β1和β2受体),理论上对血糖的代谢有一定的影响,通过阻断β受体,抑制胰岛素分泌,促进胰高血糖素的释放和糖原分解,减少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从而干扰糖代谢过程,升高血糖。

③甲状腺功能亢进时,β受体阻断药不仅能对抗机体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增高,而且也可抑制甲状腺素(T4)转变为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的过程,有效控制甲亢的症状。

2.内在拟交感活性

有些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除了能阻断β受体外,对β受体亦具有部分激动作用,也称内在拟交感活性。理论上,具有内在拟交感活性的β受体阻滞剂导致心动过缓、气管痉挛、心输出量减少及外周血管收缩的可能性较小。但由于这种作用较弱,通常被其β受体阻断作用所掩盖,实际上这些药物同样可以诱发哮喘或加重心力衰竭和冠心病心绞痛发生。

3.膜稳定作用

有些β受体阻断药具有局部麻醉作用和奎尼丁样作用,这两种作用都由于其降低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所致,故称为膜稳定作用。

图片

图片

4、β-受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图片

图片

1、对血压的影响
β受体阻滞剂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减少心输出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并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具有良好的降血压作用,可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尤其在老年患者、剂量比较大时。  
应对措施:避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发生,应嘱患者在体位变化时动作应缓慢,必要时减少用药剂量。
2、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α1/β受体阻滞剂(如卡维地洛和阿罗洛尔)可同时阻断α1、β1、β2受体,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也同时阻断β1和β2受体,如β2受体的阻滞可引起支气管痉挛,是本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应对措施:支气管哮喘和慢阻肺患者禁用本类药物。肺部疾病较轻,同时具有比较强的β受体阻滞剂治疗适应症(如慢性左心室功能不全、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可选择具有β1受体选择性较高的药物如比索洛尔等,用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如无不适,可以进行长期用药。但必须注意的是,选择性对β1受体阻滞剂只是对β2受体的影响相对较小,在使用剂量较大时,仍然可以表现出对β2受体的阻断作用。
3、对心脏的影响
可引起心动过缓、传导阻滞。具有潜在的加重心力衰竭症状的作用,主要是由于药物的负性肌力作用,对心肌收缩力抑制,使心输出量进一步下降,肾血流量下降导致水钠潴留加重所致,但比较少见。
应对措施:临床上应根据心率的下降程度来决定β-受体阻滞剂的用药剂量,白天清醒安静时心率维持在50~60次/分是临床上理想的治疗目标。如果用药后出现明显的窦房阻滞或窦性停搏,应考虑停用或减量。禁用于二度及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及严重心动过缓的高血压患者。具有内在拟交感活性的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抑制心肌收缩力的作用较轻,出现心衰的情况更加少见,心衰可以优选此类药物。
4、对外周循环的影响:
可能加重外周循环障碍性疾病。本类药物对β2受体的阻滞作用,导致外周血管收缩,可使患有闭塞性外周血管病的患者肢端苍白、疼痛,间歇性跛行症状加重。
因此对这类患者,禁用或慎用β受体阻滞剂。
5、对糖脂代谢的影响
(1)可能导致血甘油三酯、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一般在大剂量长期用药时可发生。阻断β2受体是引起脂质谱异常的主要原因,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更容易引起脂质紊乱;而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如比索洛尔对脂质代谢几乎没有不良影响。  
应对措施:使用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可以减轻或减少药物治疗带来的脂质代谢紊乱。必要时可以考虑选用调血脂药物治疗,同时避免大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与噻嗪类利尿剂合用。
(2)非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理论上对血糖的代谢有一定的影响,可能增加新发糖尿病的风险并可能掩盖低血糖症状。选择性β1阻滞剂对血糖影响较小,但同样会掩盖低血糖症状(如心动过速、震颤和出汗等),可能延误低血糖的及时诊断。尽管如此,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β受体阻滞剂给糖尿病患者带来的获益远远大于这种副作用所引起的后果。
应对措施:有明确应用β受体阻滞剂适应证(如冠心病后、心力衰竭)的患者,在严密监测血糖的基础上使用β1受体阻滞。
6、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β受体阻滞剂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包括疲劳、睡眠障碍(如失眠和噩梦)、抑郁。这是由于药物对神经突触内β受体的阻断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或灭活所致。通常认为脂溶性高的药物容易透过血脑屏障。
应对措施:阿替洛尔水溶性较好,只有少量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很少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因此出现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症状时,应考虑停药,或换用阿替洛尔,对于既往有精神、神经疾病、抑郁症的患者,应慎用β受体阻滞剂。
7、对性功能的影响
高血压患者是勃起功能障碍(ED)的易患人群。β受体阻滞剂导致ED的发生和进展,可能与降低睾酮水平有关。有研究发现,阿替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的ED发生率较高(19%~29%),但小剂量用药时,此类不良反应少见。
应对措施:应用β受体阻滞剂时应注意选用高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其β1选择程度越高,对性功能的影响越小,如服用美托洛尔者的ED发生率较低(3.4%)。
8、可引起反跳综合征
长期治疗后突然停药可发生,表现为高血压、心律失常和心绞痛恶化,突然撤除β阻滞剂是危险的,特别在高危患者,可能会使慢性心衰病情恶化并增加心梗和猝死的危险。
应对措施:应逐步撤药,整个撤药过程至少2周,每隔2~3天将剂量减半,停药前的最后剂量应至少服用4天。若撤药期间还出现不良反应,则建议更缓慢地撤药。
总之,β受体阻滞剂是一类比较安全的药物,即使出现不良反应,只要及时发现并适当处理,很少会遗留长期或不可逆性严重损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