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鉴别建盏款识:要抓住这几点...

 RK588 2024-05-24 发布于美国
建窑初创于晚唐五代时期,其产品为青瓷,两宋是其鼎盛时期,主要生产黑瓷,其产品主要为碗,俗称“建盏”,流传海内外,影响广泛,也因此奠定了建窑历史名窑的地位。
建盏造型古朴简单,器型有大、中、小之分,有敞口、束口、撇口之别,其黑瓷釉色变幻无穷。

图片

宋曜变建窑盏

建窑黑釉含铁量较高,在高温熔烧过程中,由于窑内火候的高低和气氛的变化,使釉面产生奇特的花纹,这些釉面花纹与华丽的彩绘或繁缛的装饰不同,它们是釉料在一定的温度和气氛中产生变化的结果,有如神助,具有神秘的艺术魅力。

图片

宋建窑油滴天目茶碗

建盏的底款迄今为止,见过的底款有上百种,有印的,有刻的,有工整的,也有潦草的。
有'供御'、'进盏'款,也有姓氏款'李'、'陈'、'张',还有数字款'一'、'二'、'五'、'九',符号款'≠'、'×'、龟纹等。

图片


虽然这些带款式的不可能都是贡品,但有一个共性:刻了款的宋代建盏,烧制质量通常都不会差。
其中,「供御」、「進琖」,就是'供给御用之物'。是建盏在宋代曾为帝王御用贡品的明证。

图片

“供御”款”

图片

进盏”款
供御建盏有一下特点,可作为鉴别依据。

标准化的器型

「供御」款建盏,器形精准,个体间外观差异很小,器形统一度高,说明制造时,有标准化意识。
宋代乌金釉供御建盏
高5.6cm 口径12.2cm 底径4cm

图片

「供御」款盏的器形,多为口径12cm左右,高6cm左右,底径4~4.5cm左右的深腹盏。

图片


「供御」款除上述器型外,还有一些'标准之外'的建盏。
口径12cm的撇口盏、口径15cm以上的翻边鼓腹盏,较为罕见。这两类器形也各自都趋于标准化。
宋代金兔毫撇口盏
高6.5cm 口径15.4cm 底径4.8cm

图片


总体来说,「供御」意味着造型标准。

盏壁偏薄,胎色偏浅

所有的供御建盏,厚度基本相同。同一只盏的盏壁之间,厚度相差也不大(与一般束口盏相比),基本在3~5mm之间。

图片


由于供御建盏薄壁的要求,所以胎骨原料内,高岭土含量较高。利于提高抗变形性能,便于将盏壁做得更薄。
由于原料的特殊性,与非供御建盏相比,供御建盏胎色明显更浅。

图片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所藏宋代油滴建盏与供御建盏胎色对比

底款字体无拘无碍

「供御」底款是每个工匠根据自己的习惯刻成,每个「供御」基本都不一样。
器形标准统一,刻款个性十足,也是一种奇妙的反差。

图片

宋代建窑黑釉'进盏’款茶盏,上海博物馆藏

「進琖」多为印款字体,有楷书和隶书两类,字形优雅,更加整齐划一。
同一个印章印出的款,自然都是一样的。不同的印才会有区别。
变化种类比「供御」少得多。

图片

不同风格的「供御」款标本 

虽然刻字水平有上下,不过古时候的匠人刻字时没什么束缚,下笔都果断干脆。

图片

宋代供御建盏标本

今人新刻意在模仿,刀法多有拘束。

图片

现代仿品

辨别老建盏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考虑,不能只靠以上数据和特征作为完全的判断依据。
如果想要收集老建盏,应该先从观察碎片标本开始!

欢迎家人们转发出去支持我们,让更多人受益!

收藏研究所:专注于探索古物,致力于将古代艺术与当代生活美学的融合与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