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理解水饮病?

 新用户33965329 2024-05-24




这个水饮病,就是只要是舌胖大,水滑舌,就是水饮病,也可以叫水分病,我们看这个水饮的时候,就是要在六经辨证的指导之下去运用。

首先确定什么是水饮病,水分病,第一点,舌胖大,边有齿痕;第二点就是水滑舌。舌胖大跟水滑舌其中之一就可以确定是水饮病,水饮病一定要在六经的基础之上去运用的,我们比较常见的六经病的方子我和大家讲一下,首先最常见的太阳病的水分病的方子是什么呢?

第一个是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这个是治水分病比较常用的一首方,伤寒太阳病第28条所说的,有小便不利,有发热。这个就是一个里饮,里饮不化,表不解他通过利水饮来解表的一个作用,因头项强痛,你看这个水汽往上冲,水饮往上走,发热,小便不利,这些都是水饮上冲的一个表现,所以说这个时候用的是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这个是太阳病水饮病的第一首方。

第二就是最常用的五苓散,五苓散就是有表证有口渴,这个是他最主要的一个特点,也就是口渴,加上舌胖大、水滑舌就可以用五苓散了。

第三首方是苓桂术甘汤,苓桂术甘汤主要的特点就是舌胖大水、水滑舌,气往上冲,水饮上逆,气往上冲起则头眩,还有胸闷,有起则头眩,最主要的是气上冲胸起则头眩为主要表现。

第四首方就是苓桂枣甘汤,舌胖大水滑舌,还有个什么特征呢?就是脐下悸,跳动啊,这种表现用苓桂枣甘汤。

还有一首方是什么呢?茯苓甘草汤,茯苓甘草汤和五苓散的区别,茯苓甘草汤口不渴,五苓散是渴,有小便不利。茯苓甘草汤他口不渴,也有小便不利啊,这是他们两个之间的一个鉴别。

所以说太阳病的水分病,太阳病的水饮病,大家注意一下这几个方子的一个使用。少阴病,比较常用的真武汤,适用于少阴太阴合病,舌胖大,水滑舌,小便不利,水肿,以下肢肿为主要表现,也就是大家经常所说的脾肾阳虚,在这个时候,所表现出来的一个症状,真武汤证。

另外一首是茯苓四逆汤,它主要表现为烦躁,舌胖大、水滑舌,又有小便不利,那么就用茯苓四逆汤。

少阴病的第三首方就是附子汤。附子汤主要表现为身体的疼痛,四肢的疼痛,有小便不利,舌胖大、水滑舌的一个鉴别点,这个是少阴病比较常用的水分病的一个方子。

少阳病,如果是有舌胖大、水滑舌,那么在少阳的基础上可以加茯苓,白术,比如说这病人脉是弦有力的,口干口苦,心烦,还有胸胁苦满,这样子就四逆散加茯苓白术。如果是邪正交争,正虚邪恋的,往来寒热的,胸胁苦满的,那么小柴胡汤加茯苓白术。这个是少阳的水分病比较常见的。

阳明的水分病,最常用的一首方是什么呢?猪苓汤。阳明有内热,但是舌胖大、水滑舌,同时伴有小便不利,这里所说的小便不利,包括了小便量多、小便频、小便数、小便少、小便痛、小便清长都通称为小便不利。

这里主要用到了滑石、猪苓来清这个水饮化热的里热,滑石能够通利小便,能够利这个水湿,能够清热利这个水湿,阿胶能够养血,主要用于我们现在所说的有泌尿系感染的一些病人,尿频、尿急、尿痛、尿血。

你在六经的基础上去辨,辨这个猪苓汤,这是阳明病的水分,大家要注意了,这是阳明病的水分病要注意的比较多用的一首方。

厥阴的水分病,就是他表现出来的有上热下寒的表现。上热下寒的水分病是很常见的,所以说大家看到的时候不管是柴桂姜跟当归芍药散里面的茯苓也罢,还有乌梅丸里面的乌梅丸加茯苓也罢,还有麻黄升麻汤加茯苓白术也罢,还有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黄芩汤、黄连汤加茯苓白术也罢,就是这一个厥阴的水分。

大家明白这个水分病在六经中的一个表现,然后先看到辨六经,辨这个证,这个六经是怎么样的,是哪一个证,以这个为主然后再辨水分病,大家就心中明了。

因为这个水气病啊水饮啊,他哪里都可以到啊,所以说大家看舌胖大、齿痕舌、水滑舌就是水饮病,明白这点以后,再在六经的指导下去运用这些方。

其实就是这个水饮病,你要放在六经的体系下面去认识,去看他,明白这个意思吗?

这个病是先辨六经先,然后看到舌胖大、水滑舌的,然后就去用化水饮的思路,这样子就很简单了。

少阴病就从这个真武汤,茯苓四逆汤,附子汤里面去选,他们几首方有不同的特点。然后你去运用,有烦躁啊,又有舌胖大、水滑舌,有这些表现,茯苓四逆汤就出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