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灸2个穴位,充盈血室,化掉废血、坏血,瘀血体质的人把握住

 炜翔与家人 2024-05-24 发布于新疆

   本  期  导  读    

你是瘀血体质吗?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成了瘀血体质。

身上总是青一块紫一块的淤青,多数是不小心磕到的,这看起来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

但问题是,一个很轻的淤青、血印子也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完全淡化,最长记录是将近一年,短的也要三四个月。

图片

为什么会这么慢呢?

当我意识到自己可能是瘀血体质的时候,第一时间检查了自己的舌下脉络,发现果然是紫黑紫黑的

再仔细对比一些其他症状,就更加明确了。

比如:

姨妈推迟、经血总是一块一块的,颜色也偏暗;

头部常常定时定点的刺痛

脸上色素沉着、瘀斑多、黑眼圈重

记忆力越来越差,容易健忘

……

早几年我还并不是这样的瘀血体质,可能属于气郁质偏多一点。那时候心事比较多,总是不开心,但由于身体的症状较轻,并未表现出来,所以没有过多的关注,也没有做任何的调理。

就这样,长期气郁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瘀血在体内停滞,体质也悄悄发生了改变

图片

意识到如果继续放任不管,身体将会变得越来越糟糕后。我开始需求帮助,想办法去调理、改变。

一开始自己还有过很片面的想法:既然是瘀血体质,那我多吃点可以活血化瘀的东西,是不是就完美解决了呢?

事实证明,调理身体,并非像我想的那么简单,在往活血的这个方向调理了一段时间后,身体反而更虚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又困扰了我很久,直到听了南岛老师在讲瘀血体质调理的时候,我才明白其中的缘由。

正如南岛老师所说的,很多人以为血瘀就应该多活血,经常吃活血化瘀的药,甚至经常去放血,这是很片面的

气为阳,血为阴,长期盲目地活血,必定会伤血。要想改变瘀血体质,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兼顾活血和养血,使得「血气以和」,概括为和血是很恰当的。

南岛老师给血瘀体质的人群分享了艾灸方案,他认为要想调理好瘀血体质,需要从活血和养血两部分入手。

特别是女性朋友在调理血瘀体质时,就可以在月经后的一到两周内,以养血为主,因为此时经血刚排干净,人体消耗了一部分血,血室是相对空虚的,需要好好养血。

所谓养血,重点在于健脾,加强脾的运化和吸收水谷精微的功能,血自然得养。此时的穴位选择,以脾俞穴为佳,其他穴位如章门穴、中脘穴、足三里穴都有一定的健脾作用。

图片

如果是双侧都有的穴位,以左侧穴位为优先选项。艾灸时灸感持续稳定,可以适当多灸,以每天不低于一小时的灸量为宜

而在月经前的一到两周内,就要以活血为主。此时将近月经来潮,血室相对充盈,血瘀体质的人容易血行不畅,会体现在月经该来不来,或者先滴滴答答来几天色素沉淀物之类的再经血下行。在这样的关键点,通过艾灸活血的穴位可以帮助血瘀体质的人尽快经血正常下行,从而改善血瘀体质。

活血的穴位首选是鸠尾穴,其他穴位如筋缩穴、俞穴,都有一定的作用。双侧都有的穴位,以右侧穴位为优先选穴。艾灸时,灸感持续稳定,可以适当多灸,以每天不低于一小时的灸量为宜。

图片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艾灸鸠尾穴的作用很强,有经血量偏大的人,最好先不灸鸠尾穴。

我就是按照南岛老师的思路,在来月经前,每天灸鸠尾穴60分钟,月经结束后改灸脾腧穴。

就这样灸了一个月,到了再次来月经的时候,发现血块少了很多,血流变顺畅了;原本腿上迟迟没淡化的淤青,也不见了。

以前总以为体质的改变,是件困难且麻烦的事,原来是自己没找对方法。

这次的身体变化,给了我很大的信心,相信继续灸下去,会有更多惊喜收获。

现在大部分人都有体质跑偏的问题,不管是气虚质、血虚质、气郁质、还是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都大有人在。

存在阴阳失和、体质跑偏问题,又不采取措施及时调理,那么身体将会变得越来越糟。

-广告

南岛老师一直很注重三伏天的灸养,因为三伏天是一年之中阳气最旺的时候,也是我们人为改变体质的黄金时机。

入夏后,离三伏天(7月15日入伏)的到来也越来越近,有想要调整体质的朋友,可以抓住机会,利用艾热,请阳入内,改善体虚。

南岛老师2024年体质营上线

内含常见8种体质调理方案

现在报名享早鸟价699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