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制内的酒局,饮者留其名(深度好文)

 guoxiongxin 2024-05-24 发布于黑龙江

中国人在酒文化中浸淫了几千年。在中国的社会结构中,酒局文化是一个独特而复杂的社交现象,特别是在体制内更是根深蒂固。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到了当今社会,一提到体制内的酒局,几乎都是反感至极,尤其是年轻一代更加嗤之以鼻。每次说要出去吃饭,总是免不了家里的一顿牢骚。

既然如此诟病,那为什么体制内绝大部分人都喜欢参加酒局?因为权力、晋升、调动、信息,都在酒桌上了。我也曾在体制内工作多年,虽然也抑制这种披着文化外衣的糟粕,但我也深知,在体制内工作,酒局是无法避免的。千百年来,酒局就像大家打掼蛋、打麻将一样,已经成为一种社交方式,是一种拉近关系的载体。《诗经》中写到“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意思是我用美酒,换取各位嘉宾的心情愉悦。就充分体现了酒作为拉近人际关系的媒介作用。

曾经有个老领导和我调侃,他总是因为喝醉酒向他的老伴作检讨,他老伴问他为什么总是喝醉酒,他说因为好喝酒,那为什么好喝酒,因为酒好喝,整改措施:喝好酒!虽然是调侃,却也反映了体制内的人离不开酒。

体制内的酒局,饮者留其名(深度好文)

领导的酒,喝的是权力

在酒局上,权力最大、职位最高的领导坐在主位,面对下属的频频敬酒、点头哈腰,听着各式各样的奉承好话,那种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权力感将得到极大的满足。特别是平时工作中,有些话不好拿到台面上说的,在8小时以外的酒桌上,你却借着酒劲,意气风发,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无论你说的话是多么荒诞离奇,有无逻辑水平,下属都会把它捧为高论妙语。酒局把工作上的权力影响,再次延伸到酒桌上,并且更加大放异彩。

体制内的酒局,饮者留其名(深度好文)

因此,领导们喝的不是酒,是上瘾的权力。看懂了这点,你就知道为什么酒局有人排斥,有人喜欢。

体制内的酒局,饮者留其名(深度好文)

下级的酒,喝的是机会

作为单位的小卡拉米,如果领导叫你参加酒局,你会不会拒绝?也许你内心是抗拒的,但身体是诚实的。你知道出身寒门的你,在经历无数的加班加点后,终于有领导认可你,叫你参加他的酒局,这对你来说将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当年,我就吃过不会喝酒的亏,本来有机会调入县委办,都已经谈过了,后来领导听说我酒量不行竟然又给拒绝了。在我国的官僚结构中,底层的虾兵蟹将想仕途顺利点,少走点弯路,与领导搞好关系何其重要。再者,喝酒其实也是一项任务。陈毅元帅就曾说过:喝酒也是政治,绝不能示弱。

那是不是说,在休制内,不喝酒就没有提拔晋升的机会?这里并没有必然的关系,并不会说今天你陪领导喝了几斤白酒,明天就马上下文提拔你,这是不可能的。但参加酒局,确实能够快速拉近关系、树立人设、展现自我。毕竟,在工作中你不一定有那么多的机会展现自己,而且竞争者实在太多,而工作之余的酒局,就是下属提供情绪价值、推销自我的舞台。

体制内的酒局,饮者留其名(深度好文)

小卡拉米喝的不是酒,是一场期待。你如果不太善于喝酒,并且不愿意违心溜须拍马,就不要在酒局上有太多的幻想和期待。

体制内的酒局,饮者留其名(深度好文)

同事的酒,喝的是人情

体制内的酒局,肯定少不了同事安排的局。这种酒局,喝的是信息交换和感情联络。大家下班之后,我请你一起去喝酒,是想让你帮我撑撑场、陪陪酒,你来了我就欠了你人情。酒逢知己千杯少,你去了可以借酒抒情,交换信息,联络感情,日后的工作也更好开展。那为什么非得在酒局上?平时的工作中不能交换信息、联络感情么?正式场合,大家都戴着面具,都在端着,说的都是一些冠冕堂皇的话。而在酒桌上,有了酒精的加持下,大家也没有什么顾忌,什么胡言乱语都宣泄出来。

体制内的酒局,饮者留其名(深度好文)

同事之间喝的不是酒,是人情社会。这种酒局看你怎么把握,适度参加就好,如果实在是不胜酒力,就要在最初就做好不善酒的人设,切忌不要扭扭捏捏,给人一种不实在的印象。

体制内的酒局,饮者留其名。从公子王孙到布衣百姓,从朝野到庙堂,酒局继续将长盛不衰。

体制内的酒局,饮者留其名(深度好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