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海厦《黄帝内经》笔记(三0一)第三十二篇.刺热篇

 火帝养生_WSH 2024-05-24 发布于云南

【原文】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欬,痛走胸膺背,不得大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丙丁甚,庚辛大汗,气逆则丙丁死。刺手太阴阳明,出血如大豆,立已。

【原文解释】肺脏发生热病,先感到体表淅淅然寒冷,毫毛竖立,畏恶风寒,舌上发黄,全身发热。当热邪入脏,与正气相争时,则气喘咳嗽,疼痛走窜于胸膺背部,不能太息,头痛的很厉害,汗出而恶寒,逢丙丁日火旺时,则因金受火克而病重,若逢庚辛日金旺时,便大汗出而热退,若邪气胜脏,病更严重,就会在丙丁日死亡。治疗时,刺手太阴肺和手阳明大肠经,刺出其血如大豆样大,则热邪去而经脉和,病可立愈。

【倪师解读】'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肺受到热邪的时候,皮肤开始感觉到冷,因为肺主皮毛,汗毛都立起来了。'恶风寒’风吹到都会感到难过。我们只要一讲到风,脑子里面马上就跳出来一个字'阳’,心肺是上焦,在胸部,胸是阳的地方,所以,皮毛会感受恶风寒,怕风吹。

'舌上黄,身热’舌苔是肺在管,所以,当肺热的时候,舌苔就发黄,感受的是热邪,五脏热都会有身热的现象。

'热争则喘欬,痛走胸膺背’当肺感受到了热邪以后,肺的正气会与这个热邪进行抗争,从而会出现喘咳,痛走胸背。从胸部环绕一圈到背后,这就是我们奇经八脉的阳维脉的地方。如果病人有维脉痛,但是没有身热,没有肺热,这只是阳维脉的痛,针下外关,痛就去掉了。病人有肺热,也会看到有阳维痛。

'不得大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病人有阳维痛,没有办法深呼吸,头痛很重。因为阳受损以后一直往上冲,所以,头会非常的痛,汗出而寒。当肺热的时候,毛孔就张开来了,汗就不断的流,会感觉到外面的寒,因为阳一直在往外走。

'丙丁甚,庚辛大汗,气逆则丙丁死’丙丁日火,肺是金,当肺病的时候遇到丙丁日,火会剋金,从而病情会加重。当肺病遇到庚辛金旺的时候,会大汗而热退。如果气逆手脚冰冷,则在丙丁日死。

'刺手太阴阳明,出血如大豆,立己’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刺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出血如大豆,如果我们要出血,绝大多数都是在井穴上放血。我们一定要记得,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凡是热症,我们去热的方法很多,可以在四肢的末梢有青筋出来的地方,通通可以放血,血一放,热就退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