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多元阅读”促进幼儿早期阅读核心经验的提升——以“多元阅读”项目式教研为例

 水晶苹果360 2024-05-24 发布于吉林


阅读是幼儿一切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 在儿童学前教育阶段科学的阅读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多元阅读,不仅是促进幼儿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的生长的需要,更是实现图书阅读走向多元有效互动的需要。让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拉近幼儿与阅读文本之间的距离。让多元阅读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将自主、愉悦、创造的精神融入幼儿园课程的方方面面。

1

项目式园本教研初探

为引发教师深入探讨多元化阅读活动与幼儿早期阅读核心经验发展的关系,以期为我园早期阅读教育实践提供参考。在园本教研的过程中我们初步探索以:精准聚焦问题——探索动态路径——寻找多元形态为主线的“多元阅读”项目式教研。

以理论强化指导


自主学习帮助教师从观念重塑走向实践变革。如何在幼儿园阅读教学活动中唤醒幼儿的早期阅读意识,促进幼儿早期阅读品质、早期阅读能力和早期前书写能力的提升,老师们自主学习了周兢博士的“促进儿童前阅读核心经验形成的教育活动与指导建议”和张明红教授的“3-6岁幼儿早期阅读核心经验的发展及建议”




以焦点问题为原点


聚焦早期阅读中幼儿的核心经验,全园教师进行了集中研训:“幼儿园指向核心素养的多元阅读”,“多元阅读让幼儿成为创作者 ”,“多元阅读提升幼儿学习力”。

研讨推进前行


老师们带着互动研讨的问题参与教研。幼儿早期阅读的核心经验包括几方面?幼儿多元阅读的形式形态有哪些?目前幼儿园组织多元阅读活动的问题是什么?

梳理生成经验


幼儿早期阅读核心经验指幼儿成长为一名合格的阅读者所需具备的阅读技能和素养,由早期阅读品质(阅读习惯、阅读兴趣、阅读行为)、早期阅读能力(阅读理解、阅读讲述、表达和批判)和早期前书写能力(前识字、前书写)组成。

幼儿园开展早期多元阅读活动的实施路径是:

幼儿园早期阅读与核心经验发展的生态模型:

2

研路径:让幸福的种子在阅读中萌芽

 通过“一次教研解决一个问题”的方式是项目式教研推进的指南针。对于如何执教多元阅读活动,老师们存在困惑,每一个问题的产生即是组成项目式研究的活动体,于是大家借助应彩云老师的优质课例《一园青菜成了精》,开展深度学习与实践。

教师创设自由平等和谐的阅读氛围,沉浸式阅读情境等动态参与式阅读环境下,最大化的支持幼儿自主愉悦的赏析阅读,绘本馆里独自静心品读、图书角里和伙伴轻声讲述、听听传统快板书里的有趣故事、看看小朋友表演的一园青菜……多元化的阅读形式激发了幼儿阅读兴趣,积极打造自由阅读模式,从而提升幼儿阅读活动的效果和阅读能力。

表征“我的阅读单”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阅读特质”,阅读的状态、心情、喜好和那些千奇百怪的想法都值得被看见和尊重。在幼儿初读故事后,鼓励他们画出对作品的感知理解,情绪的抒发等等。

3

研形态:让早期阅读走向多元

除了培养幼儿作为一个好的读者之外,多元阅读更可以使幼儿成为一个好的创作者。只有让阅读活动走向多元,阅读活动活起来,才能使幼儿更热爱阅读,养成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于是老师们围绕“如何搭建多元表达支架”进行集备活动。

教师引领,挖掘幼儿多元阅读的深度

老师们围绕多元表征的形式进行深度思考,从多种角度出发了解故事内容,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研析,读懂、读透、读活这本图画书。

环境材料,激发幼儿多元阅读的兴趣

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是在与周围物品、环境不断互动中发生的。集备时大家从个性化教育理念出发,对创设怎样的阅读场景、提供怎样的阅读材料、给予何种阅读指导等方面进行了深度思考。给多元阅读的教学实践研究带来了新的路径,也给下一次的项目教研带来全新的启发。

尊重理解,拓宽幼儿多元阅读的广度

以图画书为媒介支持孩子链接自然、链接生活,并在过程中关注每一个孩子,给予每个孩子个性化表达表现的机会。幼儿可能从感兴趣的“事”出发,可能从某一组图画内容出发,也可能基于自己生活经验角度出发,总之,教师应充分的理解、尊重并追随幼儿对作品的多元感受,搭建多元表达的支架,让沉浸式阅读,激发幼儿深度思考的能力,拓宽幼儿阅读的深度与广度,让孩子通过多元阅读成为快乐的创作者。

如何发挥老师和家长的主观能动性,构建老师、家长、幼儿"三位一体"共享共读模式,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建立和谐亲子关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是下一步我园“多元阅读”项目式教研深入研究和实践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