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姜陈皮汤,为脾胃建起防护墙,远离寒与湿侵袭!

 空谷幽兰80 2024-05-24 发布于广东
图片

橘皮汤[别名:生姜橘皮汤,生姜陈皮汤],医圣只用2味药,给你的脾胃建起一道坚固的防护墙,保护你的脾胃不受寒与湿的侵袭!

陈皮又名广陈皮、橘皮、桔皮,从字面上来看,陈乃“旧,时间久”之意,果皮陈者为佳,故称为陈皮。

陈皮最早以橘柚之名记载于《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载:橘皮,苦能泻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其归经性状是这样描述:“苦、辛,温。归肺、脾经。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效。”

但陈皮不仅能入肺、脾两经,它还能入肝经,作为药材用作辅助治疗“肝经”疾病。

清代医学徐大椿提出:“橘柚通体皆香,而皮辛肉酸,乃肝脾通气之药也。顾凡肝气不舒,克贼脾土之疾,皆能已之。”

陈皮是历史悠久的中医名药材,可单独使用,例如:陈皮茶、陈皮粥等;也可以跟各类食材搭配,做出美味的陈皮蒸鱼,陈皮水鸭汤,陈皮骨等等。

本文为大家介绍一款简单的陈皮食疗方――

一、生姜陈皮汤[橘皮汤]

出自《金匮要略》

材料:①.陈皮6克,生姜12克。

         ②.陈皮,生姜各等份。

做法:将生姜洗净切成片,陈皮洗净切成丝,一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滤渣喝汤。
功效:行滞、止呕。

主治:可治干呕、手足厥冷等症。

《中国药膳学》:温中止呕,理气和胃。适用于胃寒气逆或脾胃气滞之恶心呕吐等症。

陈皮,生姜是常用祛痰止咳对药:

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肺经,可理气和中、降逆止呕、燥湿化痰。

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可以散寒解表、降逆止呕、化痰止咳。

两味合用:能起到降逆止呕、行气化痰、散寒止咳的作用。

二、生姜橘皮茶:

材料:生姜、橘子皮、红糖。

做法:

①,生姜和橘子皮切成的细丝都放到炒锅中,不用放油,直接用小火慢炒的方式来炒生姜橘子皮。一直炒到表面微微焦黄,并且把生姜和橘子皮的香味炒出来即可。

②,把炒好的生姜橘子皮放到碗中、加上一勺红糖,然后将热水冲入碗中,几分钟后,一碗香甜的生姜橘皮茶就泡好了。

生姜橘皮茶的效果:

①,促进食欲:
生姜本身含有姜醇,这本身就能促进食欲。而把橘子和生姜混合在一起,随后加上少许的红糖,这样做出来的口感微酸中带着少许的甜味,所以吃着非常开胃,偶尔喝一杯生姜橘皮茶还能在饭后促进消化。并且微酸的味道也能在饭后很解腻,这也是生姜橘皮茶的一个效果。
②,营养又美味:
橘子皮本身的味道就很清香,所以做一道美味的生姜橘皮茶,不仅好喝、并且还有营养。生姜中含有姜辣素、淀粉以及多种纤维。而橘子皮本身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而且膳食纤维也很丰富。再加上红糖的作用,一道美味可口的生姜橘皮茶也是很有营养的。
③,杀菌:
生姜本身含有天然的杀菌素,另外橘子皮和红糖也能辅助提供多种营养,所以在刚刚立夏这段时间,本身潮湿多雨的节气,湿气重的人刚好适合多喝这道美味的生姜橘皮茶。

生姜陈皮(陈皮,生姜)再加上竹茹、大枣、人参、甘草,就成了主治伤暑痰逆恶寒,吐利后,胃虚,呃逆的橘皮竹茹汤”。橘皮竹茹汤理气降逆止呃,益胃清热。为什么说伤暑?这种人胃虚有热,那边刷个牙都恶心反胃、感觉胃寒,偏偏一点热都受不了,一到热天感觉喝多少水都不解渴。这症状有点像糖尿病,但其实不是,中医术语是胃虚有热,就是大热天高温环境工作不懂得保养,让暑气伤了胃。这个状况用橘皮竹茹汤理气驱湿、降逆止呃,益胃生津、驱寒清热,这寒热夹杂、唱水不解渴的怪病就会好了。

附:陈皮储存注意事项――

低年份的陈皮建议选择透气性好、无异味、无污染的包装容器。

高年份陈皮可使用密封性能较好的器皿贮存。 

自然贮存陈化,要求离墙、离地、离顶存放。

5年内的陈皮要不定时返晒,适时返晒是防虫、防返潮、防霉变的基本措施。

定期检查,尤其是在梅雨、多雨的潮湿天气,观察陈皮是否有受潮迹象,要趁有阳光湿度低及时返晒。 

15年以内的新会陈皮性质还不稳定,返晒的次数相对较多。

15年以上的新会陈皮,性质大致已经稳定,除非是非常潮湿的天气,其他时间不定期检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