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752年中国历史大事件

 暗香浮动w 2024-05-24 发布于山东

  

  

壬申年 清乾隆十七年

正月

马朝柱在鄂皖等省散扎招军,准备起义,事未成而败露。马朝柱是湖北罗田县民,又名马太朝,原为湖北蕲州人,移居江南霍山县,与白云庵僧人正修往来。因家贫难以度日,设法聚银,立志反清。经与正修商议,遂托言:朝柱十六岁时,梦见神人告诉其师父在护国寺,醒后寻至霍山县火星堂,见庙中神像与梦中所见相同,询知此庙原名护国寺。庙僧以朝柱非凡,指赴金山,见扬五和尚,又与梦相符。年二十,复梦神告知桐城万山九龙洞有兵书、宝剑,往取得之而归。他还称西洋有幼主朱洪锦,系明朝后裔,还有大学士张锡玉,大将吴乘云系吴三桂后代,李荣爵即李开化等,统兵三万七千名,共同辅佐。正修将此事汇成一书,到处传播,便有人出银入伙。后朝柱又到罗田县天堂寨,开山烧炭,预制铜镜、铜笏、铜枪、旗帜等物,枪上刻“太朝军令”,约众游观。并称西洋不日起事,兴复明朝。劝众出银,歃血结盟,从者甚众。又有医生胡济修加入,倚为谋士,作《敬神》《囤粮》等文,还草檄文一篇,称西洋大都督吴乘云所颁。马朝柱令刘廷佑等在罗田僧塔寺、英山大坳沟等处,开店招人。将檄文、号令、表赞等到处传扬,并制蟒袍、补褂、顶帽,托言西洋所颁赐。又秘作诏书一件印制百张,对众开读。马朝柱将诏书作扎散发;撰拟印文,上写“统掌山河,普安社稷,即受天命,福禄永昌”十六字;造兵器、买硝磺,积极准备起义。一时流言四起,引起官府注意。蕲州知州李沁至铁匠王廷赐家起获刀片、白布,拿获李仁宗等人后,马朝柱仍以“太朝军令”印字制旗发往各地,希望“分路纠合”,同时并举。

  

四月

初四日,马朝柱率领妻子部众,登上安徽英山天马寨山头,公开起义。官军围剿,两天后,山寨失守。马朝柱及一些骨干人员乘乱逃走,不知所终。其母亲、妻子及随从起义者二百余人全被捕获,分别处死、治罪。至此,“马朝柱假捏神符,勾结匪党,散扎招军,积粮制械”,以兴复明朝为号召的起义活动,在清军分路穷搜,迅速查办下,宣告失败。

十一日,温台县贫民抢米。闽浙总督喀尔吉善奏称,浙江温台县民抢米。命以大枷枷号,遍游城乡两月,然后永远枷禁。因谕:“地方官遇有灾伤,即当先期一面劝谕富民,出所有余,通融平粜;一面密为弹压保护,使两得其平。”

  

七月

廿七日,禁沿海上海、宁波、乍浦等地使用日本“宽永通宝”钱,并禁商船私带进口。

  

八月

十四日,顺天乡试,主考房官入帘时,在内帘监试御史蔡时田行李内搜出关节二纸,外帘监试御史曹秀先辨认,系其侄举人曹咏祖笔迹。乾隆帝以为即位以来,留意整饬,应当诸弊尽除,人知畏法,不料尚有愍不畏死,藐法行私,潜通关节者,实出情理之外。蔡时田身为御史,以监试为职,竟然受带关节,尤属不法,实在可恶。命将蔡时田革职,曹咏祖革去举人,曹秀先解任;案内有名人犯交在京总理事务王大臣会同刑部严加刑讯,切实审拟定罪。和硕履亲王允陶等复奏;将蔡时田严刑鞫讯,据供所带关节二纸,原拟入帘时,遇有相识之人,相机转托,并非实有其人,质问曹咏祖,所供相同。于是,以“蔡时田身为御史,奉命监试,反倒收受关节,串通嘱托;曹咏祖奔竟夤缘,藐法营私,情罪俱为重大”,二人均被处以斩刑。

  

九月

初四日,葡萄牙国遣使入贡。

十一日,厉鹗卒。厉鹗,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山。此后,终身未仕。厉鹗在词方面具有极高的造诣,为浙西词派中期的代表。在词派问题上,他推崇姜夔、张炎等人为首的宋词南宗,贬低辛弃疾等人的北宗。厉鹗以“清”与“雅”作为词好坏的标准。他主张在艺术特点上,词应该是幽隽清绮,婉约淡冷;作品蕴意上,词要适度表达作者纯正的情感,寄以不含俗态的清高志性。他与查为仁合编的《绝妙好词笺》成为继朱彝尊《词综》之后推崇南宋词方面最有影响的著作。另外,厉鹗也长于写诗,特别是五言诗。《清代学者象传》中称其:“为诗精深峭洁,截断众流,于新城(王士祯)、秀水(朱彝尊)外自树一帜。”厉鹗读书搜奇嗜博,钩深摘异,尤熟于宋元以后的掌故。厉鹗著有《樊榭山房集》《宋诗纪事》《辽史拾遗》《东城杂记》《南宋杂事诗》等书。其中《南宋杂事诗》一书,采诸书为之注,征引浩博,为考史事者所重。

  

十月

初三日,四川杂谷改土归流。四川杂谷(今理县东北)土司苍旺与梭磨土司勒儿悟、卓克基土司娘儿吉构衅,攻毁梭、卓各寨。四川总督策楞、提督岳钟琪以剖断三家曲直为名,遣兵乘虚直破杂谷脑寨,降一百零六寨,附四万余人。准将杂谷地区改土归流,并在杂谷脑等处设官、筑城、驻兵。

  

十二月

十九日,命福建巡抚陈宏谋勿究捕天主教民。

  

是年

画家高翔去世。高翔,字凤冈,号犀堂,有时又写作墀堂、西堂、西唐等,别号山林外臣,扬州人。大画家石涛晚年定居扬州,高翔当时年纪尚轻,但二人却结为忘年交。石涛死后,高翔每逢岁春,都为石涛扫墓,从未间断,直到辞世。高翔还与著名藏书家“小玲珑山馆”的主要马曰琯、马曰璐兄弟结为好友,经常参与马氏兄弟结为好友,经常参与马氏兄弟举行的诗文集会。马曰琯写有《哭高西唐》诗:“垂髫交契失高贤,傲岸夷犹七十年。白袷惯倾花屿酒,青山只取研田钱。两家老屋常相望,一样华颠剧可怜。同调回庚留我在,临花那得不澘然。”从中可见高翔孤傲的性格和卖画为生的清贫生活。高翔绘画,主要是画山水,其次是画梅,偶尔亦画人物、佛像。其山水画吸收弘仁和石涛的笔法特点,形成简练秀雅的风格。但大幅山水,缺乏气韵,笔墨也觉松散。所作疏枝梅花,亦清淡秀丽。他还工于八分书法,也能篆刻。著有《西唐诗钞》,已失传。    陈邦彦逝世。陈邦彦,浙江海宁人。官礼部侍郎。善书法,行草出入二王而得董其昌神髓。尤工小楷。画亦宽展秀发。    边寿民逝世。边寿民,原名维祺(祺一作骐),清代江苏山阳(今淮安)渚生。与王孟亭友善。善用泼墨法创写芦雁,间画山水、花卉,工书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