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完不再闹“乌龙”,一文看懂什么是乌龙茶?

 茶道新生活 2024-05-24 发布于广东

在我国的六大茶类中,乌龙茶原本很小众,只有广东、福建、台湾几个省的人们爱喝,然而,最近这些年却也都陆续“出圈”了。

被誉为“茶中香水”的凤凰单丛越来越受到北方茶友的欢迎,而武夷岩茶中的珍稀品更是被不少资深茶友认为是“喝茶的尽头”之一。

今天,茶道君就和茶友们聊一聊乌龙茶。

1
什么是乌龙茶

乌龙茶,又被称为“青茶”,现代制茶科学认为它是介于不发酵的绿茶与全发酵的红茶之间的一类茶叶,属于“半发酵茶”。

乌龙茶的产地主要在福建、广东、台湾三省,不同的地方的乌龙茶,在基本制作工艺流程上都有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关键步骤,只是各地对不同工序的称呼各有不同。

至于为什么叫“乌龙茶”,则众说纷纭

有的传说称与创制乌龙茶的人的名字和身形特征有关;而获得普遍接受的则是认为乌龙茶的得名,与茶叶制成后,干茶条索的外形有关。

乌龙茶在制成后,尤其是在过去普遍用炭焙的情况下,干茶条索大多呈“乌褐”色的长条状,状若游龙,因此得名。

▲《茶源地理·安溪》封面
展示传统铁观音的条索

现代茶学专家认为乌龙茶起源于明清时期的福建,至于起源于闽南,还是闽北,则尚有争议。

目前可以找到最早关于乌龙茶记载的文献,则是清康熙、雍正年间的文人王草堂写的《茶说》:

武夷茶……炒焙兼施,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色乃焙色也。茶采而摊,摊而扩,香气发越即炒,过时不及皆不可,即炒即焙……

2
乌龙茶分类

乌龙茶可按产地、形态以及发酵程度3种分类方法来进行分类,但一般来说大多数茶友还是习惯按产地来区分不同的乌龙茶。

1)按产地分类

乌龙茶按产地分,可分为“闽北乌龙”“闽南乌龙”“广东乌龙”“台湾乌龙”。

“闽北乌龙”以武夷山一带“武夷岩茶”为代表,建瓯、建阳等地也有生产乌龙茶;

闽南乌龙”主要产于福建南部安溪、永春、南安、同安等地,主要品类有铁观音、黄金桂、闽南水仙、永春佛手,以及闽南色种等制成的乌龙茶。

其中,尤以安溪的铁观音最为著名。

广东乌龙产于粤东地区的潮安、饶平,丰顺、蕉岭、平远等地,主要产品有凤凰水仙、凤凰单丛、岭头单丛、饶平色种、石古坪乌龙、大叶奇兰、兴宁奇兰等。

广东乌龙以以潮安的凤凰单丛和饶平的岭头单丛最为著名。

台湾乌龙”是清代由福建传入台湾的,在台湾广泛种植,演变成了非常多的品种,其中以高山茶最为著名,阿里山、冻顶山、杉林溪、大禹岭、梨山等地产的高山茶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2)按形态分类

根据乌龙茶干茶形态分类,又可以分为条索形乌龙、颗粒形乌龙、束形乌龙和团块形乌龙。

条索形乌龙的代表有武夷岩茶、凤凰单丛等;颗粒形乌龙的代表有安溪铁观音、台湾冻顶乌龙;

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及建瓯的八角亭龙须茶,则是比较少见的束形乌龙;

团块形乌龙茶是按照乌龙茶的制作工艺加工后,将茶叶手捏成团或压模造型,再用白纸包好进行烘焙至干。福建漳平县生产的“水仙饼茶”是乌龙茶中唯一的团块形茶。

3)按发酵程度分类

轻度发酵乌龙茶,以文山包种茶、清香型铁观音为代表。

文山包种茶发酵程度在乌龙茶中为最轻,约为10%,焙火亦轻,比较起来更接近绿茶,干茶绿、汤色绿、叶底绿,香气清扬,滋味爽口,在乌龙茶中别树一帜。

传统工艺生产的乌龙茶多数发酵程度属于中度发酵,主要代表有浓香型铁观音、武夷岩茶、闽北水仙以及广东凤凰单丛等。

重度发酵的乌龙茶,非白毫乌龙茶莫属。白毫乌龙也叫东方美人,是台湾省首创的名茶,也是乌龙茶中发酵程度最重的茶品,一般发酵度为60%以上。

3
乌龙茶有哪些代表性名茶

福建、广东、台湾三省的制茶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根据不同的地方品种,数百年来创造出精彩纷呈的乌龙茶世界:

武夷岩茶传统的“五大名丛”——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半天妖;现代武夷茶的两大当家品种——武夷肉桂、武夷水仙;

闽南乌龙中安溪的铁观音、黄金桂、梅占;漳平水仙;永春佛手;白芽奇兰;

广东乌龙中的岭头白叶;凤凰单丛的黄枝香、芝兰香、蜜兰香、桂花香、玉兰香、姜花香、夜来香、茉莉香、杏仁香、肉桂香,以及近年红遍大江南北的鸭屎香;

台湾乌龙中的文山包种、冻顶乌龙、东方美人、金萱等等。

4
乌龙茶怎么冲泡好喝

冲泡乌龙茶,首先在水温上要尽量保持高温,一般来说大多数乌龙茶会用100℃的沸水,最大程度激发茶的香气。

冲泡乌龙茶的茶具,推荐用瓷盖碗,或者潮州朱泥手拉壶、宜兴朱泥壶。容量宜小不宜大,器身宜薄不宜厚,通常在盖碗或茶壶容量会选择150毫升以下的。

传统乌龙茶消费区闽南、潮汕的老茶客都认为,在实践中容量小、薄的茶器,不论是盖碗、壶,还是茶杯,都能更好地表现茶的香气;

而用潮州或者宜兴的朱泥壶,则能更好地体会“茶香落于水”,以及茶汤的岩韵、山韵、喉韵等各种茶韵。

关于壶的好处,可以参考茶道新生活之前的文章《3分钟读懂“为茶而生”的潮州手拉朱泥壶》。

乌龙茶相对其他茶类,投茶量相对较大,一般茶水比在1:20左右,如150毫升的茶具,放7-8克茶,可以根据自己喜好的浓淡来调整。

5
乌龙茶要怎么品鉴欣赏

六大茶类中,乌龙茶以香气最为丰富著称,研究表明乌龙茶中的香气物质可超过500种。

因此,品鉴乌龙茶的其中一个关键,就是享受茶汤丰富的香气与滋味。

此外,另一个重点则是不同乌龙茶的“韵”,比如武夷岩茶的“岩韵”,铁观音的“观音韵”,凤凰单丛的“山韵”,台湾高山茶的“高山韵”。

不同地区的乌龙茶,品鉴的侧重点各有不同,需要较多的品饮经验方能融会贯通,茶友们不妨参考武夷岩茶泰斗姚月明姚老的建议:

各类乌龙茶有不同特点,武夷岩茶“重味以求香”,安溪铁观音则“以香而取味”,故对各类乌龙茶优劣之区分标准习惯上亦有所不同,根据本人历年实践认为,应粗分为:

武夷岩茶:以活为首,次为甘、清、香。

安溪观音:以香为首,次为清、甘、活。

台湾乌龙:以清为首,次为香、甘、活。

香有纯与不纯、锐短与幽长、青与熟、重与飘等区别,味有浓淡厚薄、韵的显露程度和持久性长短之分。

活:系指润滑、爽口,有快感而无滞涩感,喉韵清洌

甘:系指回甘时间短而快捷,清爽甘润,

清:系指清纯不杂,清快舒适,清丽明亮(指茶汤、叶底)

香:系指口含茶汤有芬芳馥郁之气,冲鼻而出,饮后有齿颊留芳之感。

浓:系指浓而厚醇,无明显苦涩感。

厚:系指茶底厚薄,啜之有骨,持久不变,可谓“舌本常留甘尽日”之感。

持久性:系指口腔舒适快感的持久性,而不是苦涩及杂味的持久性。优质茶饭前饮之,饭后尚感有余味。

以上所言不是一下就能学会的,必须经长期实践体会深化。有些还很难用言语表达清楚。

6
什么人适合喝乌龙茶

乌龙茶茶性相对平和,尤其是经过多次焙火的乌龙茶,茶性相对偏温一些,除了特别容易上火体质的茶友,大部分茶友日常适当喝一些乌龙茶都没什么问题。

像四肢冰冷畏寒的阳虚体质,经常觉得身体疲倦乏力、精神不振的气虚体质,舌苔黄腻、多痤疮粉刺、口干口苦的湿热体质茶友,都可以适当喝些乌龙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