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临证70年精华录(269)

 中医闫大夫 2024-05-25 发布于山东

补脾益气可消尿

中医对肾病调理,遵照根本大法辨证论治,力宏效彰,降低各项客观指标,亦应如此。目前倾向添入专题药物,如降下肌酐、尿素氮加六月雪;乳糜尿加苦参、萆薢、刘寄奴、白花蛇舌草;尿蛋白加地龙、白茅根、蝉蜕、土茯苓、黑豆、木槿花、三大草(益母草、仙鹤草、白花蛇舌草),也起一定作用。老朽经验:若尿中蛋白从肾网漏出久而不止,还要考虑气虚脾阳不固,给予黄芪、白术、人参、甘草、芡实子、龙骨、牡蛎,着重平补,加少量收涩之品,坚持常服,才可消除,阻其复发。
1980年诊一慢性肾炎,在欲愈过程中,临床症状不显,仅有疲劳,尿蛋白+++,十七个月吃药未能转阴。据患者体弱情况,即授与黄芪40克、白术30克、党参30克、人参10克、甘草6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芡实子30克、蝉蜕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水煎,分三次饮下,每日一剂。连用三十天,未再更易,医院检查,尿蛋白减去三分之二。此方善后化裁,继续没停,电告已消。
小郎中按:本文张老讨论肾病的治疗,开头就强调要辨证论治,不可见肾病就想当然的治肾补肾,也不可有思维定势,一定根据患者的四诊资料,整体合参研读判断证型,才可论治。小郎中曾治疗一例肾衰透析10余年的患者,面色黧黑,反复低热,容易感冒,饮食欠佳,大便稀溏,日2次,小便全无,疲劳乏力,精神倦怠,中度贫血,血小板偏低,下肢轻度水肿,舌胖大肿胀满口苔厚腻致密如白色积粉(典型的达原饮舌苔,当时未留下舌苔照片是一大遗憾),脉沉细滑。当时判断患者属于痰湿流注三焦,邪热伏于膜原,因此处方达原饮和三仁汤加减,连续服用2周后,低热消失,胃口渐开,舌苔渐化,大便次数较前增多,且多稀溏,小郎中告知这是正常的好现象,通过大便也可排利身体代谢产物。现在患者除了按时透析外还经常来服用中药治疗,其舌象一次比一次好转,面色也逐渐从黧黑变成黄白色,自述感冒次数较前明显减少,患者十分满意中药疗效。因此可知,无论什么病证采用中医治疗都不可丢失中医的根本,丢失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灵魂。
文中张老提到了一些专病药物,小郎中临证中使用不多,后期如有机会再验证疗效分享。关于尿蛋白从肾网漏出久而不止者,张老建议从脾阳不固给予考虑治疗,使用补中益气,固涩收敛之法治疗,小郎中还是要强调既然使用补中益气之法,就一定要有补中益气之证,否则按病治疗收效都不好,临证中小郎中也曾使用过这类方法,即使方证相应后服药时间也很长,需要患者坚持,但是临床上有些蛋白尿无法彻底清除,这类患者小郎中也遇到过几例,患者其它症状都有明显好转,惟独尿蛋白不能转阴,患者丧失信心,小郎中也有些黔驴技穷。近几年也在不断寻找一些合适的治疗方法,直到看到赵绍琴赵老治疗肾病的论述后,认为赵老的治疗方案再一次启发了我,目前在临床中进行尝试,待积累足够多的有效案例后再做分享。感兴趣的同道可找来赵老著作仔细研读,赵老的核心观点是慢性肾病并非都是肾虚,不可盲目补肾,反而有很多是表卫不解,深如气分、营分和血分,因此产生蛋白尿和血尿(赵老认为这两类大多属于血分病变),主张使用透卫疏风,清热利湿,凉血化瘀之法治疗。其基本经验方是:荆芥6克(或荆芥炭10克),防风6克,白芷6克,独活6克,生地榆10克,炒槐花10克,丹参10克,茜草10克,茅、芦根各10-30克,藿香10克 丝瓜络10克,桑枝10克,焦三仙各10克,水红花子10克。供大家参考研究应用。
文中张老这则医案结合前文论述小郎中认为不难理解,只不过文中张老提到的治疗时间希望引起诸位注意,患者曾经治疗17个月尿蛋白也未能转阴,这么长时间的治疗说明了很多问题,诸位可自行思考。后来张老用健脾益气,清热固涩的方法治疗一个月,患者尿蛋白变成一个加号,后又用此方加减化裁治疗,最终痊愈,但是在此张老未明确服用了多久才完全转阴,小郎中认为服用中药时间应该比较长,最少半年起步,有多少患者能够如此配合医嘱,对我们是一个问号和考验。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医生参考学习,患者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勿盲目试用,因自行试用产生的任何问题,本号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飞雪初降已暮天

烛影摇红忆残年

春来人言无限好

吾爱书城不羡仙

志存高远修仁术 勤勉笃行励后学

一襟明月,抱拙博览古今书

两袖清风,悬壶济世百年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