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0岁的董其昌悟透人生,用金纸写下绝美“仙书”,赵孟頫都不是对手!

 三余字画 2024-05-25 发布于山东

孙过庭曾说:“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怡怪虚无……。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拘志惨……岂知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

书法创作并非简单的笔法堆叠,高明的书法作品,汲取世间万象,把喜怒哀乐之气,暗含于笔墨间,承载丰富的情感和人生哲理,带给后世无限遐想空间。

特别是年事已长、思想境界高深之人,下笔沉着精湛,字字广博深厚,所以古代书家为了提升自身的文艺修养、思想境界,感受古雅风韵,大多参禅悟道。

例如“书圣”王羲之,痴迷“道家”文化,智永、怀素自幼出家,赵孟頫晚年抄写经书,排解心中愁苦,今天的主角董其昌亦是如此,把书法与禅宗结合。

《明史》曾记载:“性和易,通禅理,萧闲吐纳,终日无俗语”;“闻国外,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董其昌虽取学晋唐法帖,发迹于“二王”笔法。

可他没有一味模仿前辈,不喜赵孟頫的纯熟丰腴,根据禅宗宁静深邃,绝无尘垢的风韵,独创“生秀淡墨”之法,用笔疏朗清旷、淡泊悠远,无一丝尘俗。

例如欣赏他60岁,同好友谈论禅宗思想,悟透人生后,将所讨论的理念总结,撰写的绝美“仙书”《书禅悦》,极尽虚灵之美,赵孟頫都不是对手。

此作写于洒真金宣纸,多以尖峰入纸,藏锋运笔,提笔于空中造势,这一点类似“褚字”,制造灵秀虚和的飘逸感,再搭配干笔淡墨,如卷中的“竹”,墨淡如烟、风骨天成。

既有苍劲干涩的高古质感,还不乏平淡自然的灵动之气,“雄秀”两种风格被和谐的融为一体,从章法、结字层面分析,这个字中心布白偏多,笔画相互分离,尽显疏朗明快。

章法排布也追求疏空,字体形态偏小,行列间距大,呈现出烂漫、朴素的无穷趣味,如此灵秀恬淡的风韵,与璀璨夺目的金纸相辉映,美得令人挪不开眼。

如康熙评价所言:“华亭董其昌书法,天姿迥异。其高秀圆润之致,流行于楮墨间,,非诸家所能及也……丰神独绝,如微云卷舒,清风飘拂,尤得天然之趣。”

时常临摹此作,既能体悟“董字”独特的淡丽之法,初步感受“二王”笔法的灵巧性,提升自身技艺,便于之后参悟晋唐法帖,还可以平心静气,消除烦躁的杂念,强化文艺修养和艺术品味。

经多方努力我们对董其昌《书禅悦》进行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超高清微喷复刻工艺,对比原作进行1:1还原,此品以手工装裱

比市面普通的印刷品更加还原、细腻,卷中字体极为清晰,墨色浓淡、笔法转变等细节全都端倪可察,原作如出一辙

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侵权抄袭者必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