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辽宁发现怀素1200年前真迹,一改昔日癫狂,这字外行看了都觉得美!

 三余字画 2024-05-25 发布于山东

对书法史有所了解的朋友,一定听过“颠张狂素”的说法,张旭草书癫而不乱,怀素草书狂而有度,两位“草圣”不论是日常行为还是作品,都超凡脱俗,令后人可望而不可即。想要看出张、怀二人狂草的妙处,是有一定门槛的,也正因为如此,不少人对他们“敬而远之”。

我们欣赏和创作草书,要循序渐进,先从行草入手,继而去学狂草。如今,张旭的行草书作品已经不存,而怀素则有一件依然存世,它就是《论书帖》。作为“草圣”仅存的小草真迹,此作历经1200多年,如今是辽宁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论书帖》是怀素早年的作品,纵38.5厘米、横40厘米,共9行、85字,字径约3厘米,释文为:“为其山不高,地亦无灵。为其泉不深,水亦不清。为其书不精,亦无令名,后来足可深戒。藏真自风废,近来已四岁。近蒙薄减,今亦为其颠逸,全胜往年。所颠形诡异,不知从何而来。常自不知耳。昨奉《二谢》书,问知山中事有也。”

这件作品一改其癫狂豪放之风,书写得秀气内敛、细腻精妙,即使是不懂草书的外行,也能被它的美折服。怀素自幼学习草书,他初以邬彤为师,后得以看到张芝、二王法帖,昼夜临习,始悟晋人用笔。

《论书帖》可以说是怀素所有作品中最具魏晋中正平和之美的,笔画、结字处理也与《十七帖》《二谢帖》颇有相似之处。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在卷后写跋文道:“怀素书所以妙者,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终不离魏晋法度故也。”

在他看来,怀素草书真正的妙处就是将古法与个性做到了平衡,化古为今。而《论书帖》“此卷是素师肺腑中流出,寻常所见,皆不能及之也”即是说此帖是怀素心手合一之作,与他其他作品相比更胜一筹。

《论书帖》全卷不激不厉,无狂怪、大开大合之势,相比王羲之又多了几分圆浑高雅。空中取势,敛锋起笔,行笔中锋为主,骨力内含。点画遒劲婀娜、牵丝引带,书写得圆融婉转,颇有飞动轻灵之美。

结字以内擫为主,中宫紧实,以纵取势,字与字笔势呼应紧密、气势贯通,毫无拖沓板滞之嫌。整体间架平正中有欹侧、疏密、聚散变化,时人称之为:“端庄杂流丽,刚健寓婀娜”。笔法丰富多变,笔画、结字细腻精到,用墨、章法自然无垠,是我们学习小草书的绝佳字帖。

而今,我们将怀素《论书帖》全卷进行了超高清12色微喷复制,见此作如见原作,非常便于您临摹和欣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