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黄与独活

 文文ap25 2024-05-25 发布于山东

      反复揣摩病历旧  续断来诊八年久

         2024年5月13日   星期一  晴

      忙碌了一早上,时间已经来到中午一点多钟,大厅的长椅上,依然还有几位患者在等待就诊。最后轮到一位老太太走进诊室,她拿出一本板正的暗红色的小本子放在诊桌上。因本子被老人家保管的十分妥善,猛一看我还以为是银行存折。仔细看时,原来是天颐堂十年前的老版病历。翻开只见里面密密麻麻,都是师父的笔迹。翻看着病历本,发现原来老人家2016年就找过师父,是师父的老病号了。老人多年的追随和依赖,我认为这就是医生医术及医德的体现。正是因为这么多年累积的信任,时隔数年,老太太今日求诊才会等待如此这么久吧。

      摘录病历:张某某,女,77岁,初诊于2016年1月4日,主诉: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十二指肠球炎,贲门炎,食管黏膜慢性炎伴鳞状上皮增生。刻诊:不敢食凉,大便干,不吐白沫,血压高,头两侧疼,眠差,舌红苔薄白略腻,舌下瘀,下肢乏力。辨证:痰热郁结。处方:小陷胸合小柴胡汤加减。

      此次初诊后,患者坚持用药至2018年12月停药。2019年中旬至2021年3月断续服药6次,至今中间又停诊三年。今日主诉:血压高影响的头面耳发热,腿后半天发肿,饭后胃胀,头有时不舒服,血压降了头就正常了,浑身痛,腰疼,后背痛,髋骨痛,大腿面疼,右腿有时麻木,失眠、夜尿多,舌淡红苔薄白润。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味。处方:

独活15克,桑奇生15克,茯苓15克,生晒参12克,秦艽12克,油肉桂10克,防风12克,细辛6克,甘草12克,怀牛膝30,杜仲20克,熟地15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白芍15,姜厚朴15克,黄柏12克,醋龟板20克,知母12克,20剂。

      独活寄生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以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益气血,为主要病机。也是师父临床治疗身疼,腰疼,骨节疼痛,骨髓瘤,骨转移等疾病的基础方。临床上,大家都知道麻黄和独活有止疼的作用,那这二者使用上又有何不同呢?麻黄:发表,散水气,止喘,破久凝之痰。《神农本草经》讲麻黄的破癥坚积聚,其中的“坚”字便正是要点。从疼痛的角度说,麻黄多用于外邪侵犯,恶寒无汗,寒气束表津液运化失常,壅塞不通的疼痛,假如患者再兼有喘证,那是非用麻黄不可。再讲独活:气雄而散,祛风,胜湿,散寒,止痛。《名医别录》中记载独活:主治诸贼风,百节痛风无久新者。这里的“久、新”我理解为久病和新病。久病,那就是虚人或者理解为老人。叶天士《本草经解》谓“独活久服则脾湿散”。这句话从无字处理解,独活应有健脾功效,因为脾虚则湿重。当然,叶天士严谨,他并没有直接说独活能健脾,而是换了种说法。在《汤液本草》王好古又说:“独活,治足少阴伏风,而不治太阳,故两足寒湿,浑不能动止,非此不能治。”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麻黄和独活均治疼痛,使用的不同之处在于,从六经来说麻黄在阳经,独活在阴经;从病位层面来说麻黄主全身腠理筋膜相对偏于外,而独活偏于里偏于下偏于脏腑运化失常;从虚实来说麻黄多主实,独活多主虚;从作用来说麻黄和独活均有解表的功效,但麻黄力道强劲而独活较弱。麻黄在临床应用更广,独活则着重风、寒、湿。

       再说患者,77岁,年老体弱,精气亏虚。师父选独活寄生汤针对主诉治其疼痛,又在此基础上巧妙加了黄柏、知母、益肾阴,降虚火调失眠。另外知母与独活合作加强去腿肿功效。又加龟甲血肉之品补肝肾壮骨,与前怀牛膝配伍又能滋阴潜阳引血下行治疗高血压。对于师父的活用时方,师父常说的一句话:“要重经方,而不轻时方。”临床运用,师父那也是潇洒自如,灵动活脱。说起独活寄生汤,记得大概是前年,师父用此方竟然治愈了一位多年宿疾的痛经患者,印象深刻令我回味至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