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哲学:从存在主义哲学角度分析歌手王杰

 晴耕雨读爬格子 2024-05-26 发布于江西

     王杰,出生于1962年的香港歌手,1987年12月19日以专辑《一场游戏一场梦》成名,之后推出一系列优秀歌曲,在华语乐坛占有一席之地,以其耿直的个性、独特的嗓音以及浪子的形象成为许多70后、80后的大众偶像。在2018年12月19日,也就是出道31周年的时候推出最后一张告别专辑《我知道我是一个已经过气的歌手》,在老歌迷心中引起轰动,让人感叹2018年对于许多80后来讲真是一个告别的一年,熟悉的人一个个地和我们告别了。

     王杰为什么被人所喜欢?

    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说,人都是被抛入这个世界的,我们不能选择这个世界是怎样的,我们一出生,身边很多事情都已经存在,我们的一生就是不断地从非本真状态到本真状态的过程。

我们都是以常人的姿态来生活的,这个常人就是一切行为方式、制度和观点的总称,当我们问一个人为什么做这件事或者为什么这样想的时候,他很可能会说,因为大家都这么做,或者因为这很时尚,“常人”就是流行的价值标准,抹去一切特殊存在的可能性。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对不喜欢思考的大众有很有趣的分析,这个常人就是不善思考的“乌合之众”,一切行动都是盲从别人或者听候指示。这就是非本真状态的我们。

 而王杰却是一个敢于打破非本真状态去追求本真状态自己的一个人。他的个性不太适合做娱乐明星,不服从娱乐圈的潜在规则,不喜欢配合商家的作秀,因而他后来的遭遇(嗓子被人毒坏了)其实是他的性格已经注定好了的。但是,他却活出了自己的本色,在处于“常人”状态的芸芸众生眼里,他就是一个另类的存在,他就像不断指出皇帝其实什么也没穿的那个小孩,常使得他人很尴尬,喜欢把不合理的规则破坏,尼采认为的精神状态有三种变化------骆驼、狮子、孩子,以三种生物:骆驼、狮子、婴儿来譬喻人类精神的变化。精神会由骆驼变成狮子,再由狮子变成婴儿。骆驼代表的是背负传统道德的束缚,狮子则是象征勇于破坏传统规范的精神,最后的婴儿则是代表破坏后创造新价值的力量。王杰就处于狮子的状态,在不断地破坏,但是还没有达到婴儿状态,因为还没有能力创造出新价值,或者说,他是自己的婴儿,一直在遵守自己的规则,只是这个规则和这个世界是格格不入的。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指出人们从非本真状态走向本真状态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学会“畏”,就是向死而生。什么是“畏”?畏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状态,是一种有好感的反感。就像伊甸园里的亚当,对智慧树上的果子想吃又怕受惩罚的心态。人们想要挣脱束缚,过一种自己向往的生活必然要经历一种选择,这种选择意味着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走出自己一直生活其中的安全区,去向一种陌生的区域,就像你厌倦了现在的工作,但是现在的工作能给你带来稳定感,但是你的内心还是向往另一种生活,这个时候,如果你选择去追求你的向往,那么就会产生一种畏的状态,一种想摆脱现在的工作但是又害怕未知的前景,这就是畏即有好感的反感。人要为自己而活,就必须要经历畏的状态,因为做选择就意味着未来的不确定,产生的一切后果都得自己承担,但这也四活出自我的必然之路。离开大众的意见,独自面临未卜的前程,不免生畏,但这是自由恢复的表征。

 王杰如今的行为就是处于畏的状态,他说,发完最后一张专辑就彻底退出娱乐圈,骑着摩托车环游世界去,可能某天就在异国他乡死去,他一直有颗流浪的心,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呢?从猿类进化成人类,虽然许多习性发生了改变,但是向往自由的心却一直都存在,这不过是迫于现实的压力,身为行役,我们大多数慢慢学会了安于现状,在非本真状态里迷失自己。王杰而今56岁,依然向往着自由和远方,一个人漫游世界,这是多少人的梦想,要成为自己,就必须听从良知的呼唤,它唤醒我们脱离常人,回到我们自己。

我想,这也是我如此痴迷王杰的原因,他做了很多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存在主义者萨特认为存在主义有三个特征:存在先于本质、人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存在先于本质,意味着人永远是他的可能性,人是未完成成的东西,一个人身体残疾,但不意味着残疾是他的本质,身体残疾,可以选择身残志坚,也可以选择一蹶不振。人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在任何情况下,人都是自由的,不能把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生归结为遗传或环境等外界的因素,哪怕是随大流的人生态度也不能推卸一点对自己的责任。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人的自由与社会的自由密切相关。王杰的人生就是在不断地做选择,从而接近本真自己的过程。敢于说实话,不随大流,与自己的原则相悖的事不去做,这是他的选择,带来的后果就是被人算计,诽谤,不断地走下坡路,甚至在微博被人骂“过气老狗”,责任也是由他自己承担。明星可以过气,但是经典歌曲及独立人格是永远不会过气的。

萨特还提出“他人即地狱”的口号。萨特在他的名剧《禁闭》中写道:“他人即地狱。”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的矛盾冲突。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自发地对他人产生偏见,有时会引发不同目的的攻击行为,甚至导致双方的冲突。并且如之前所说,我们都是在常人的状态下生活,离本真的自己渐行渐远,这种意义上,也说明了他人就是认识自己的地狱。王杰桀骜不驯的性格,跟人相处不来,几乎没有朋友,总是以一副孤独的状态示人,也许,于他而言,这是摆脱“他人”这种地狱的最好方式吧,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哲学家比如笛卡尔、霍布斯、莱布尼茨、洛克、休谟、康德、叔本华、尼采等,都是终身未婚的人,因为性格,更因为思想的独特,王杰虽然有过婚姻,结局都是以离婚收场,到现在依然孑然一身。对于特立独行、个性鲜明的人来讲,也许独自终老是避免不了的结局,这样就能摆脱他人的束缚,向死而生,逐渐接近最本真的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