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寻中兴的足迹·找寻白莲泾码头(作者:鸿运当头)

 黄之中 2024-05-26 发布于上海

阿拉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图片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图片

图片
追寻中兴的⾜迹

找寻
白莲泾码头

鸿运当头

图片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白莲泾地区

关注上海浦东的白莲泾码头,仅仅是缘于多年前我在⼭东枣庄中兴煤矿史料里得知它曾是中兴煤矿的上海码头,其它就没有更多的介绍了。我虽说一直居住在上海,但对于浦东白莲泾和黄浦江边的白莲泾码头却十分陌生。

图片

白莲泾,是黄浦江的支流、浦东的一条东西走向的⼲流。它东起三⼋河,经北蔡、花木、严桥、六里等,西入黄浦江(周家渡),全长22.5公里。

白莲泾是古上海地区的⼋泾之一,有800多年历史。南宋初年,僧⼈茅⼦元仿东晋慧远创建白莲社,在青浦淀⼭湖创建了“白莲忏堂”。之后,上海各地相继出现了一批白莲宗寺庙,在今三林镇的西林地区即相继出现了二座白莲宗寺院,白莲泾由寺院⽽得名。白莲泾⼜称莲溪,故浦东北蔡集镇别名莲溪镇。最有名⽓的还数黄浦江畔的周家渡街道,那里曾经有白莲泾老街,区片地名就叫白莲泾。

图片

“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古诗词中的美言,也是我们对大河流向的一种共识,⽽白莲泾的水却是自东向西流,这主要是上海浦东的地势是东高西低,河水顺势往低处流淌的缘故。

老早的白莲泾两岸的景⾊有多美,如今谁也不知道了,幸好明万历的《上海县志》中记载昔日“沪上⼋景”之一的野渡蒹葭,描绘了上海浦南一带苇塘、芦苇摇荡,遍地蒹葭、溪舍渔庄的景象,即今天的白莲泾一带。历史上的白莲泾还一直是诗⼈笔下的宠⼉:

一叶⾈如驶,萧萧荻秋洲。

潮喷寒夜月,树簇海天秋。

击揖添吟兴,衔杯破客愁。

谁今川上水,日夕向东流。

这首诗便出自于清代诗⼈沈鑫写的《白莲泾晚渡》。

图片

然⽽鸦片战争以后,上海被开辟为我国五个通商口岸之一。

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港,对外开放。外国列强们的坚船利炮攻陷了黄浦江,浦江两岸被列强们⽠分蚕⻝,到处是外商的商船和码头。

图片

▲建造中的大来码头

浦东的白莲泾也末能逃过劫难。1916年,美商大来洋行看中此地水流丰沛、终年不淤的地理优势,在今天浦东新区西北部,黄浦江的白莲泾河口南首,购得土地79.37亩,建造大来码头,至1919年竣工使用。

浦江东岸数量众多的洋商码头、仓储中,能代表先进技术与建造规模的,除了英国太古洋行的蓝烟囱码头外,就要数美国大来洋行开办的大来码头了。大来洋行由英商罗伯特·大来创设。他早年在英国做木材生意,后到美国开设大来洋行和大来轮船公司。洋行于1902年在上海设轮船公司,并逐步在中国各大城市形成一个庞大的加工运销木材的联合企业,垄断中国木材交易市场近50年之久。

图片

▲大来码头旧影

1919年建成的大来码头为木制桟桥框架式结构,长259米。

1924年经扩建改造为水泥固定码头,长387米,前沿水深7米,安装17吨轨道移动式起重机1台,码头护栏木与码头主体之间,安装有强度较大的弹簧,设有先进的防⽕防爆设施。码头后方建有4座仓库,可容杂货1.5万吨,露天堆场可堆存大量煤炭或木材,成为黄浦江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木材专用码头。

图片

▲黄浦江码头分布示意图

1933年⼭东枣庄中兴煤矿公司以40万元购买上海浦东白莲泾煤栈、码头。从上图可见,中兴码头位于周家渡码头下游至白莲泾南岸,与大来码头为邻。

当时的中兴煤矿公司从“整理中兴案”中死里逃生,很快进行了改组,总公司也从天津迁往了上海,上海银行界的头面⼈物钱新之进入公司任总经理,我的祖⽗张仲平担任总经理首席助理职务,全⼒辅佐钱新之的工作。中兴煤矿公司终于迎来了自身发展史上的⼜一个黄⾦时期,1929年,公司亏损104万元,但从1931年起,公司盈利逐年递增,公司经营机制向大型综合型企业转型发展。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中兴煤矿公司大⼒发展航运业,当年先后在江苏连云港、南京浦口和上海浦东投资建设码头。

上海中兴码头共有两个泊位,可以停靠大型客货轮,码头上还有煤栈和货仓,它的建立,为枣庄中兴煤炭在长江中下游的广阔市场上占据了极大优势,同时为下一步组建中兴轮船公司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片

▲中兴轮船公司的旧物件

1937年中兴煤矿公司改组成立了中兴轮船股份有限公司,设址上海派克路6号,分支机构设青岛、香港分公司;南京、基隆、高雄设办事处。所属船舶行驶长江、沿海各埠及国外港口,以载运中兴煤矿公司自产的炼煤焦为主要业务,同时经营载运其他大宗货物、旅客及经租和代理其他轮船为辅助业务。上海中兴码头承担着大量轮船公司的货运、客运和仓储业务,并设立固定航班前往天津、青岛和基隆等地。

图片

▲中兴轮船公司最大的客货轮

1937年8月13日上海“⼋一三淞沪抗战”爆发,经过三个月的战⽃,中国军队最终被迫撤出上海,上海沦陷于日军之⼿。1938年3月18日⼭东枣庄中兴公司被日军占领,办公大楼上升起了日本的膏药旗,日本⼈对中兴煤矿早已垂涎欲滴。

在枣庄沦陷之前,中兴公司就将枣庄矿区的各种主要设备拆除,或转移掩埋或西迁武汉,遣散全部外工和1200多名职员,全矿停产,中兴公司总部迁往武汉。1938年4月29日,中兴公司董事会在汉口召开,作出决议:“一致主张坚决反抗,决不与日伪合作” !往日繁忙的上海中兴码头陷入了沉寂,不久与大来码头一并被日军占据。

图片

▲被日军占领下的中兴煤矿公司

1938年5月,在东海和黄海待命的日本海军舰艇,准备占领连云港,然后计划攻下徐州。中兴公司总部下令,撤出轮船公司在上海和连云港的办事处,并责令连云港分厂抢先一步炸毁码头、装煤机等机械设施,把停靠在连云港的“中兴号”、“大宝号”、“盖荪号”三艘轮船炸沉封港,以阻⽌日军舰进港!

南京沦陷后,为阻⽌日军沿长江西进,中兴轮船公司⼜把多艘货轮炸沉于长江航道。这一系列壮举致使中兴煤矿公司多年⾟苦建设经营的连云港和轮船公司毁于一旦,但是中兴公司宁可沉船江海,也要阻⽌日寇进犯;宁可停工停产受损失,也绝不与日寇合作的爱国壮举震惊全中国激发了社会各界的抗日热情,《大公报》等新闻媒体高度赞扬中兴公司的民族⽓节和家国情怀。

图片

▲停靠在台湾基隆港的中兴轮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兴轮船公司复业工作。新购入的3艘客货轮中兴轮、景兴轮、平兴轮先后由上海中兴码头启航,还有货轮4艘(昌兴、孚兴、永兴、启兴)也投入营运,主要航行沪青、沪台汕线。上海中兴码头⼜重现生机。我的⼩姑姑和堂姐就曾经在中兴码头登上中兴轮前往天津。

上海解放前夕,中兴公司的船只被国民党政府强迫征集运兵南下,中兴码头送别了中兴轮、平兴轮、昌兴轮3艘大船后,它们再也没有回归母港。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在美国见到了旅居海外的⼋伯⽗,他告诉我在上海解放前夕,在赴美留学的途中路过香港他曾遇见过中兴轮,它也像个海外游⼦般孤独的飘浮在远方。

图片

▲中兴码头移交的原始凭据

1950年美商大来码头被政府征用,先作为海军码头,后与中兴码头一起归并组成白莲泾码头。

1953年11月1日,经⼈民政府批准中兴轮船公司与海鹰轮船公司合并,成立公私合营中兴海运公司。

1954年1月1日,中兴码头、仓库资产移交上海港务管理局代管。我在中兴煤矿公司的档案里找到了当年码头交接的原始凭据。

图片

▲上港白莲泾码头

从此,中兴码头作为上港四区白莲泾码头的一部分,装卸过粮⻝、木材、煤炭、钢材、沙⽯等重要民生、工业物资,为上海的城市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1975年~1977年期间,上海港务局着⼿对白莲泾码头三、四泊位(原中兴码头部分)进行大规模改造。于1988年~1989年⼜对一、二泊位(原大来码头部分)拆除重建,铺设⻔机轨道,重新安排岸线⻔机,与早期改建的三、四泊位连成一线。至此,整个白莲泾码头已建设成为上海港惟一的现代化木材机械化装卸专业码头,华东地区最大的进口木材集散储运中⼼,全国沿海港口中木材装卸量最大的专业化港区之一。

图片

▲白莲泾老街

老镇白莲泾隐藏在白莲泾港汇入黄浦江的河口地区。这里原来是野草丛生、⼈烟稀少之地。美商大来码头的建设,渐渐带动了周边民族企业的发展,船舶修造业、钢铁企业、仓储业......应运⽽生。随之⽽来大批的⼈口也涌进白莲泾地区,除了浦东地区的原住民,还有大量的外来⼈口到这里讨生活,民生的需求使这里很快形成了集镇。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这个近百年的老镇已经相当热闹,有一条南北朝向的充满浓郁江南古镇⻛味的老街,老街中有⼩桥流水⼈家、粉墙黛瓦的老宅,还有蜿蜒数百米的弹硌路。老街旁商铺林立,百姓的⾐⻝住行,应有尽有,那些店铺有:饭店、茶楼、浴室、客栈、药铺、米店、糟坊、布店、肉庄、水产、南北货、竹木杂货......这些都是浦东⼈记忆里的白莲泾!

图片

▲世博动迁前的白莲泾全景

时间到了2003年,上海世博会核⼼园区最早开始进行园区改造的便是白莲泾一带。白莲泾的居民们等来了告别低矮破旧的老屋,住进世博家园的机遇!同时搬迁的还有周边密布的上港四区、上海第三印染厂、上海助剂厂、上钢三厂等大型工厂企业。

随着世博园区的改造和建设,白莲泾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白莲泾镇已不覆存在,取⽽代之的是世博会中国馆、亚洲馆等等。2006年6月因世博会馆场馆建设的需要,黄浦江边的白莲泾码头停业拆除,同时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图片

▲动迁改造后的白莲泾地区

2010年世博会期间白莲泾码头被改建为世博M2码头,承担着世博园水上交通的重任,每天都有众多的参展游客从水路离园。世博会闭幕后白莲泾地区⼜迎来了进一步改造,2016年兴建的桥梁让白莲泾南北两岸变通途,2018年,白莲泾码头结合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贯通工程的实施,进行了再度提升改造。

不巧的是在此期间,我曾⼏次寻找到白莲泾码头附近,希望走近它一探究竟,然⽽码头一带处于工程施工的封闭状态中,虽近在咫尺却𣎴见庐⼭真面目。

图片

2021年,白莲泾码头终于掀开了它神秘的面纱,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广大游客,并正式定名为白莲泾旅游码头。

虽然当时还是疫情防控时期,但是我迫不及待的冲向码头。现在码头的地址是浦东新区世博大道950号,是浦东滨江白莲泾公园的一部分。

图片

▲沿着蜿蜒的公园花径,我已远远的望见了码头上停泊的大型游轮

图片

绿地、鲜花与浦江、码头相映交辉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终于走近了码头。从地理位置判断,这里应该就是当年中兴码头的所在地,古老的码头已有百年的历史,但它依然挺立,不屈不挠。不远处的大来码头已经拆除,变身成了浦江的亲水平台。

白莲泾旅游码头现有岸线长度264米,共设4个泊位,码头设计师用现代建筑⻛格将码头轻盈的嵌入浦江岸边,同时嵌入了城市的历史与未来。

图片

图片

也许是疫情的原因,码头上静悄悄的,四艘游船停靠在泊位上。相信不远的将来,这里会游⼈如织,生机勃勃。

图片

图片

▲这里是通透的候船大厅

图片

▲这是码头主入口

图片

▲通往码头上层的观景台步道

图片

站在码头上方的观景台上,视野开阔,在这里可以远眺梅赛德斯演艺中⼼和卢浦大桥,也可以俯瞰奔腾的浦江和码头全貌。

图片

图片

从观景台下来,沿滨江水岸往北走,再回首眺望白莲泾旅游码头的美景。

图片

走上亲水平台,坐在长凳上吹着凉爽的江⻛,尽观大江两岸的⻛光。这里已邻近白莲泾河口,应该是当年大来码头的所在地。

图片

遥望浦江对岸,带着“大温度计”的建筑,就是南市发电厂的工业遗存,现在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图片

图片

▲寻访白莲泾桥

图片

走上白莲泾桥,只见桥身以一道潇洒的弧线⻜架两岸,桥全长200米,宽7米,将步行道、跑道和自行车道三线合一。脚下的白莲泾在往昔的岁月里,曾有着重要的航运作用。经过长时期的沉寂,南北岸贯通后它⼜一次成为时代的幸运⼉。

图片

站在大桥上可以看见遗存的港口起重机,它高高矗立在江岸,似乎成了黄浦江畔的一座丰碑,见证着这里曾经的繁忙景象。忽然间想起一段唱词:看码头,好⽓派, 机械列队江边排。大吊车,真厉害, 成吨的钢铁,它轻轻地一抓就起来!

图片

过了白莲泾桥,河岸北侧是白莲泾公园。

图片

一排艺术作品童趣盎然,它们是世博会上的作品,如今仍然吸引众多游客驻⾜观赏。

图片

▲绿地丛中的十号望江驿

图片

我走完了追寻中兴的⾜迹·找寻白莲泾码头之行。在此过程中,作为枣庄中兴煤矿创始⼈的后⼈,为当年中兴⼈不惜一切代价,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壮举⽽感到无⽐的自豪 值得欣慰的是,中兴先辈们开创的中兴码头事业传承百年,⼏经沉浮,仍然䇄立在浦江岸边,开启着新的航程!

十月的上海,蓝天白云,秋高⽓爽,桂花飘香,再见了白莲泾码头,我会常回来看你......

图片

(图片:部分历史图片来源⽹络,侵权必删)

鸣谢:鸿运当头赐稿

卢铭安先生荐稿分享!



鸿运当头热文

追寻中兴的足迹·钢花飞逝



我知道你在看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