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子》《管仲论》

 尝百草的神农氏 2024-05-26 发布于河北
材料一:

三年,桓公将伐,曰:与寡人(接近),于是(因此)其救宋也(迅速),寡人(将要)(讨伐)焉。”管仲曰:“不可。臣闻有土(有封地)之君,不(频繁)于兵,不(忌恨)于辱,不(辅助)其过,则社稷安。勤于兵,忌于辱,辅其过,则社稷危。”公不听。兴师(出兵)伐(到达)于长勺鲁庄公兴师(迎战)之,大败之。桓公曰:“吾兵(还是)尚少,吾(通“三”,三倍)围之,(怎么)能[yǔ](抵抗)我!

四年,修兵(修整兵器),同甲(同等坚固的铠甲)十万,车五千乘。谓管仲曰:“吾士(已经)练,吾兵既多,寡人欲(征服)管仲[kuì](叹息的样子)叹曰:“齐国危矣。君不(争着)于德而竞于兵。天下之国带甲(披甲的将士)十万者不(少)矣,吾欲(发动)小兵以服大兵。

(国内)失吾(民众),诸侯设备(设防),吾人设诈,国欲无危,(能够)(停止)乎?”公不听,(果真)伐

鲁不敢(应战),(距离)国五十里而(设置)之(关隘)。(比同)于关内,以(顺从)于齐,齐亦毋复(不再)(侵略)桓公许诺。鲁人(会盟)曰:小国也,(本来)不带剑,今(如果)带剑,(这)交兵(交战)(闻名)于诸侯,君不如(停止)。请去兵(免去武器)。桓公曰:“诺。”乃令从者(随从)(不要)以兵(用兵器)。管仲曰:“不可。诸侯(施加)(忌恨)于君,君如是(像这样)以退(退避)可。君(果真)(削弱)鲁君,诸侯又加(贪婪名声)于君,后有(战事),小国(更加)(坚守),大国设备,非齐国之利也。桓公不听。管仲又谏曰:“君(一定)不(前往)鲁,(怎么)不用兵?曹刿[guì]之为人也,坚强以忌(忌恨),不可(用)(盟约)(取信)也。桓公不听,果与之(相会)。庄公怀(怀揣)剑,曹刿亦怀剑,(登上)坛,庄公抽剑(于)其怀曰:“鲁之境(距离)国五十里,亦无不死而已。”左[zhèn](刺)桓公,右自(承接)曰:(都)之死也,戮死于君前。管仲(跑向)君,曹刿抽剑(阻挡)两阶之间,曰:“二君将改(计划),无有(前进)者!管仲曰:“君(给予)地,以汶为(通“境”,国境)。”桓公许诺,以为竟而归。桓公归而(整顿)于政,不修于兵革(军事),自圉,辟人(回避他人,指不与人冲突),以(过错)[mǐ](停止军事行动)。

选自《管子》

材料二:

夫天下未(曾)无贤者,盖有臣而无君者矣。威公(齐桓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不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之书,有(记载)其将死,(谈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分条陈述)其(缺点)。(这)(他)心以为(认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托付国家重任),而又逆知(预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dàn màn](荒诞虚妄)不足信也。萧何(将)死,举曹参自代(代替自己):大臣之用心,(本来)宜如此也。夫国(因)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为……悲叹)其身之死,(却)忧其国之衰,(因此)必(回复,回答)有贤者,而后可以死。(那)管仲者,何以(怎么可以)(没有荐贤自代)死哉?

(节选自苏洵《管仲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