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临证70年精华录(270)

 中医闫大夫 2024-05-26 发布于山东

寒饮温化救急

《伤寒论》六经中,虽三阳有寒化、三阴有热化,临床上仍以三阳为热、三阴为寒,奉做主体。突出重点,太阳是麻黄、桂枝汤,少阳是大、小柴胡汤,阳明是白虎、三承气汤,太阴是理中丸,少阴是四逆、白通汤,厥阴是乌梅丸。其他诸方,都属次要者或机动方剂。太阳所列水饮证,属于附收,宜和《金匮要略》痰饮互观,着重宣发、健脾、降气、化水,作为驱邪手段。侧重寒积,投麻黄、桂枝、细辛、半夏、枳壳、泽泻、白术、干姜、泽漆、炮附子、茯苓、葶苈子,参考“背寒冷如掌大”,要“以温药和之”,很值得探讨。
1963年老朽于菏泽遇一七十余岁干部,既往有支气管炎史,现头眩、哮喘、流涎、痰多、胃内有振水音、感觉背部发凉、欢喜热敷,吃药、打针无功,要求先施治肺腧穴内端如拳头大一圈寒冷。曾授予苓桂术甘汤加味,计茯苓30克、桂枝15克、白术15克、麻黄6克、干姜10克、炮附子15克、甘草10克,每日一剂,水煎,分三次服。十天即言效果良好;连饮一个月,发凉处消除,他证也随之而解。西医诊为肺气肿的这位老翁,十年后相见,尚居人间,健康状况颇佳。
小郎中按:文中张老为我们剖析了伤寒六经病的主方类型,太阳是麻黄汤、桂枝汤,少阳是大、小柴胡汤,阳明是白虎汤、三承气汤,太阴是理中丸,少阴是四逆汤、白通汤,厥阴是乌梅丸,这些主方对我们深入理解各经病的正法正治有指导意义。文中张老还提出了治疗痰饮的几个重要法则,希望引起诸位注意,宣发、健脾、降气、化四个主要方法仲景应用的都比较频繁,这几个治法的代表方小郎中认为如下:宣发的代表方是小青龙汤,健脾的代表方是理中汤,降气的代表方是己椒苈黄丸,化水的代表方是苓桂术甘汤、五苓散和真武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