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肖春宏巜学与用麻黄剂之纯干货》

 无梦的天空1234 2022-03-06


提要:由麻黄组成的方剂称为麻黄剂。学与用麻黄剂,如果掌握了其中的道理,那么学与用麻黄剂非常轻松!讲解其中的道理如下:

一,【基础知识】

1,学与用麻黄剂,首先要了解肺的生理功能,肺的生理功能是宣发与肃降。宣发是肺气向上、向外。肃降是肺气向下、向内。宣发与肃降要平衡,否则发生咳嗽,气喘。

2,三抝汤,组成:麻黄,杏仁,生甘草。功能:宣肺,平喘,止咳。主治:外感风寒,症见鼻塞头痛,咳嗽多痰,胸满气短,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二,【讲麻黄剂】

1,三拗汤:体表受风寒侵袭而患风寒表证,当然要用麻黄来发汗解表,驱除风寒。麻黄在发汗解表的同时又有宣发肺气的作用,只宣发肺气而不肃降肺气,则宣发与肃降失去平衡,又因肺以肃降为顺,故加杏仁肃降肺气,再加甘草补中气,这就是三抝汤。

2,麻黄汤:《内经》说:“阳加于阴,谓之汗”,意思是:阳气蒸发津液到达体表的液体,叫做汗。若体内阳气不足则麻黄发不出来汗,风寒不能随汗出而解表失败。故三拗汤加桂枝,桂枝与方中的甘草,辛甘化阳,使体内阳气足,一鼓则风寒去,如此则三抝汤变成了麻黄汤。

3,麻杏石甘汤:若体内阳气不虚,只是肺胃有热,三拗汤加石膏,用石膏清肺胃之热,如此则三拗汤又变成了麻杏石甘汤。

4,大青龙汤:若既体内阳气不足,又肺胃有热,则三拗汤加桂枝、石膏。桂枝与方中的甘草辛甘化阳,补体内之阳气,石膏清肺之热。由于脾胃是人体升降之枢,肺的宣发(升)与肃降(降)受制于脾胃,故加大枣升脾,生姜降胃,如此则三抝汤变成了大青龙汤。




太阳表证误治,损伤了人体的阳气或津液,产生诸多变证,医圣张仲景称之为“坏病”。太阳表证传变无一定顺序,但有规律可循,即津伤从热化,阳伤从寒化,意思是伤津液则邪从热化,伤阳气则邪从寒化。具体叙述于下:

一,【津伤从热化】

太阳表证误治伤津液,邪气从热化,产生虚烦和结胸两大变证,分述于下:

1,〔虚烦证〕

虚烦证,也叫桅子豉汤证,病机是表邪化热入里,邪热郁于胸膈,症状表现为胸中烦闷不安,心情不畅,甚则影响睡眠,苔薄黄,脉滑。用桅子豉汤治疗,此方只由桅子,豆豉两味药组成。可是临床上单纯虚烦证少见,常有兼证,加减法如下:

(1)兼胃气上逆的呕吐,加生姜。

(2)兼胃虚比较重的说话无力,加炙甘草。

(3)兼食滞于中焦的腹胀满,将桅子豉汤中的豆豉去掉,加枳实,厚朴。

(4)兼上焦热中焦寒的下利,将桅子豉汤中的豆豉去掉,加干姜,即桅子干姜汤。

2,〔结胸证〕

结胸证,病机是表邪化热入里,与在胸和胃之间原有的痰饮相结于心窝部位,症状以胀满,剧痛,不能触按为特征。结胸证分为大结胸证与小结胸证,分述于下:

(1)痛势甚,并且范围波及胸部和腹部,称之为大结胸证,用大陷胸汤治疗。在临床上,大结胸证常见于急腹症。

(2)痛势不甚,并且范围仅局于心窝部位,称之为小结胸证,用小陷胸汤治疗,小陷胸汤只由半夏,瓜蒌,黄连三味药组成。在临床上,小结胸证比较多,常见于慢性胃炎,胃溃疡。经辨证属于痰热郁滞胸中,症见胸中烦闷,心窝胀痛,苔黄,脉滑数,用小陷胸汤合桅子豉汤,效果良好!

3,〔其它变证〕

邪热壅肺证,病机是肺的津液受伤,邪热壅肺,症状以发热汗出而喘为特征,用麻杏石甘汤治疗。

二,【阳伤从寒化】

太阳表证发汗太过,伤阳气,邪从寒化,产生诸多变证,具体分述于下:

1,〔心阳虚损〕

无论中医辛温发汗,还是西医解热发汗,发汗太过,都会伤心阳。轻者症见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是桂枝甘草汤证。重者症见其人烦燥(心悸之甚),惊狂,起卧不安,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总之,临证时必须细辨心阳受损程度,以心悸表现轻与重为依据。

2,〔脾胃阳伤〕

太阳表证发汗太过,损伤脾胃之阳气,如果症状以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头,呕吐清水,纳呆为特征,是苓桂术甘汤证。如果症见腹胀满,并且以满为主,不伴有腹痛,是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

3,〔肾阳耗损〕

太阳表证发汗太过,损伤肾阳,如果症见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身上肌肉跳动),振振欲僻地,此为肾阳虚水饮内停,是真武汤证。如果症见白天躁烦不安,夜晚昏沉不省人事,此为虚阳外越欲亡,是干姜附子汤证。如果症状以恶寒,肢厥,下利有增无减为主,此为肾阳亏虚,损及肾阴,是伏苓四逆汤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