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顾深圳一男子吃降压药7年,引发室颤离世,原来是他犯了一个错误

 忍思静诚 2024-05-26 发布于山东
内容资料来源:
1. 张强. 长期饮酒对高血压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研究[J]. 中国循环杂志, 2019.
2. 王周. 饮酒与高血压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公共卫生, 2020.
3. 陈旭兵. 高血压患者饮酒习惯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研究[J].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1.
38岁的深圳人徐凯有着一份体面的工作,在一家外企担任主管,手底下也管着一个部门,工资可观,家庭幸福,可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如此一位成功人士,竟然在七年以后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那时,他被诊断出患有高血压,这并不罕见,在广州这样的大都市中,生活节奏快、饮食不规律、工作压力大,高血压几乎是常客。徐凯没有太在意,他认为这只是需要长期服药控制的小问题。
在医生的建议下,徐凯开始了服药。最初,药物的效果非常明显,血压控制得很好,徐凯几乎忘记了自己是一个高血压患者
内容图片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悄然浮现。徐凯开始经常感到疲倦,偶尔还会有心慌的感觉。起初,他并没有将这些问题与他服用的降压药联系起来。
在他看来,这些可能就是一些短期的现象,也许自己好好休息就好了。抱着这样的想法,更加让他忽视了眼下身体的异样。
晨起监测血压时,一旁为他准备早餐的妻子说道:“咱们要不要再去医院看看呢,我总感觉这两天你的状态不对劲。”
虽然是一番好心,但徐凯却觉得小题大做了。喝下一口粥以后,缓缓说道:“这有什么的,高血压又不是癌症,何必这么小心翼翼。不跟你说了,我得出门了。”说罢就急匆匆的开门离去。
望着丈夫这么拼搏的样子,妻子心里很不是滋味。可是她也知道徐凯笃定的事情不会轻易的改变,因而只好任由他去了。
时间来到徐凯与降压药相伴的第四年,他开始注意到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了一些不寻常的变化。他的体重轻微上升,腿部偶尔会有浮肿现象。然而,最令徐凯感到恐慌的是,他的心跳时而快得让他窒息,时而慢得几乎感觉不到。
内容图片
徐凯试图寻求医生的帮助,一次次的检查、调整药物,但问题似乎一时难以解决。他的情况反映了一个事实:长期服用某些降压药物,特别是未严格遵循医嘱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时,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复杂的副作用。
当时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这一切的行为都是悄悄进行的。可终究是纸包不住火,长时间的自欺欺人终究是要付出代价的。
就在徐凯服药的第七年,突如其来的意外让这个家庭都陷入到了绝望。
在公司的一次例会上,徐凯突然感到胸口剧烈的疼痛,随后是强烈的头晕,整个世界在他眼中开始旋转。同事们惊慌失措地呼叫急救电话,徐凯在昏迷前,感到自己的心脏像是跳出了胸腔。
内容图片
医院的诊断结果令人震惊:室颤,一种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室颤是心脏电活动的一种极度失常状态,可以导致血流几乎立即停止,若不立即抢救,几分钟内即可致命。
遗憾的是,送来医院的时候,徐凯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救治时间,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看着心爱之人离开,妻子悲痛欲绝,趴在徐凯已经冰冷的身体上,哭诉道:“都怪我,没有及时纠正你这一个坏习惯。”
内容图片
在服用降压药物的过程中,有一个坏习惯特别容易导致室颤,那就是过量饮酒。饮酒对心血管系统有着复杂的影响,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服用降压药物的高血压患者来说,饮酒不仅可能干扰药物的疗效,更有可能增加患者出现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颤的风险。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长期高血压对心脏功能的负面影响是逐渐积累和发展的。降压药物的目的在于通过降低血压,减少心脏负荷,从而延缓或阻止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血管并发症,比如心脏肥厚、冠状动脉病变、心绞痛甚至心力衰竭等。
室颤作为一种危及生命的急性心律失常,其发生通常是多种因素触发的结果,包括心脏结构的变化、电解质失衡、自主神经系统的过度激活等。
内容图片
饮酒,尤其是过量饮酒,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室颤的风险。首先,酒精直接对心肌的毒性作用可能导致心肌细胞损伤,影响心脏的电生理性质,这包括改变心脏的去极化和复极化过程,使得心脏更容易出现异常的快速节律。
其次,酒精能够导致急性和慢性血压升高,对于已经服用降压药的患者,这种效应可能会减弱药物的疗效,使得患者的血压控制不佳,从而增加心脏负担和室颤的风险。
再者,长期过量饮酒可以引起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钾血症和低镁血症,这些电解质紊乱可能引发或加剧室颤。最后,饮酒还可以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增加儿茶酚胺水平,进一步影响心脏电生理性质和增加心脏的自主神经系统的不稳定性,从而增加室颤的风险。
内容图片
因此,对于服用降压药物的患者而言,过量饮酒是一个极其不良的习惯,不仅可能干扰降压药物的疗效,增加血压控制的难度,而且还直接增加室颤等严重心律失常的风险,甚至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致命的心脏事件。
为了保持药物的最佳疗效和减少室颤等心律失常的风险,建议患者避免饮酒或者限制饮酒量,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被诊断为高血压并正在服用降压药物的患者。此外,患者应该更加关注自己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饮食、定期锻炼、保持正常体重和避免吸烟,以帮助控制血压和降低心脏病的风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