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释道:入世、出世与弃世

 HNYZL 2024-05-26 发布于上海

国内有很多所谓的学者们说王阳明是统一了儒释道,是集大成。这种说法就好似如今哲学界有人说,我统一了中西马一样不靠谱

儒释道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三个核心路向,其内在的张力是无与伦比的,绝非任何一门学问所能统一的。也正如,西方传统哲学和中华传统思想之间的差别,不说风马牛不相及,也差不多。

那么为什么国人很喜欢儒释道一体而论呢?或者在政治领域喜欢提外儒内法呢?这就是因为人生之复杂与政治之复杂所致。

而在人生观方面,讲儒释道,最重要就是体现在人生目的或方向上。

图片

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管怎么强调正心诚意,也是为了世间伦理的事业。

释家明轮回、讲因果,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虽也有我不如地狱谁入地狱等大乘佛法,但世俗意义上的,还是小乘自修自渡暂为主流。

道家谈养生、保命,不管怎么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也离不开个人生命的内收与涵养。

图片

复旦大学王德峰教授说,儒家是粮食、释家是药、道家是烹调艺术。是从儒释道的社会功用上而言的。

儒家是管世间日常的;

释家是管出世间的;

道家则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平衡

图片

南怀瑾先生提出,佛家是百货店,道家是药店,儒家是粮店

这是从三者的个人意义上来说的。

佛家能够解决个人的信仰问题,所有人都能从中找到需要的货。

道家是能够解决人的身体问题的,如果生病了,更需要,其实平时更需要道家的态度———上医治未病。

儒家也是每个人只要活着就需要的,不管是在庙里还是山里,也是需要儒家的。

儒释道之间,其实就是中国人的三种人生态度,入世、出世与弃世。

图片

也正是由于有了此三种态度后,我国人才能“活着”

儒家入世,教会我们要拿得起,所以我们要“卷”,要买房,要升职,要生子,要享乐,要对得起国家民族……

释家出世,教会我们要放得下,所以我们不会因为生老病死而如日本文化那样极端化。

道家弃世,教会我们要想得开,所以我们要“躺平”,要钓鱼,要远离是是非非。

图片

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需要的这种智慧,才能更好安顿我们的心

如果仅仅学习西方人的思想和观点来对待现代的生活,那么活着的目的就仅仅是为了物质了,所谓的女权或个人的自我价值,都不过是物质生活的“完成”而已。

但儒释道本质上都看到了物质生活的虚无性。

儒家从情本体出发,让人入世,使人安顿于家族伦理中;

释家从无本体出发,让人出世,使人超脱于生死轮回中;

道家则从自然本体出发,让人弃世,使人能够返回自然天地造化之境。

超越现代物质生活,我们需要入世的智慧拯救我们的伦理,我们需要出世的智慧拯救我们的欲望,我们更需要弃世的智慧,让我们停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