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肢血管成像技术与图像后处理

 赵黎明柳人医 2024-05-26 发布于广西

本期将以

下肢CTA成像技术、下肢CTV成像技术

两方面展开介绍

下肢血管扫描技术特点

1、下肢血管血流速度顺血流方向递减

2、下肢血管扫描范围长—辐射剂量高

3、下肢血管离心脏较远—对比剂用量多

4、体层厚度差异大—应用自动剂量调节

5、血液循环速度慢—慢速扫描

6、受患者下肢血管情况,心功能、肢体肿胀等情况影响,远端血管达峰时间较难确定。

下肢CTA/CTV适应症

1、动脉疾病真假性动脉瘤、夹层动脉瘤、下肢动脉栓塞、粥样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腘动脉压迫综合征,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复查。

2、静脉疾病∶深静脉血栓、下肢静脉曲张、骼静脉压迫综合征,腘静脉压迫综合征,静脉支架植入术后复查。

3、创伤性疾病:外伤后下肢动脉有无损伤(动脉血栓形成、损伤性动静脉瘘等)

4、其他疾病∶下肢先天性病变、下肢肿瘤病变等。

下肢CTA成像技术

一、解剖

下肢动脉大体分4段,由股动脉,腘动脉,胫前胫后动脉,足背动脉构成。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扫描方法

探测器宽度: 40mm
层厚: 0.625
层间隔 :0.625(IQE) 

螺距 :0.984/0.516
球馆转速 :0.8s~1.0s

管电压 :100KV
管电流: 250mA

对比剂:350mg/ml及以上浓度

造影剂用量/选择:1.2—1.5ml/kg、350及以上浓度

患者体位:脚先进,双膝并拢且稍内旋

扫描方向:由头至足,顺血流方向;

设定2组扫描:

group 1 扫描全程

group 2 腘动脉至足底(如第一组血管充盈良好,则暂停取消)

造影剂注射方案:

方案一:变速注射(首选)

               A 4.5ml/s 50ml 11s 纯药

               A 3ml/s   30ml  10s 纯药

               B 3ml/s  40ml  13s 生理盐水

方案二:A 4ml/s  80ml  20s  纯药

               B 4ml/s  50ml  13s  生理盐水

监测层面:腹主动脉下段

延迟时间:100HU阈值触发,延迟15s,扫描时间约35-45s

注意事项:扫描前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使动脉分支ˎ远端小血管及侧枝血管显示更佳

效果对比

图片

下肢CTV成像技术

一、解剖

下肢静脉分为浅,深两组,浅静脉和深静脉有许多交通支相连,最终汇入深静脉。

图片

图片

间接法:经肘静脉注入法

扫描条件:同上述下肢CTA参数

造影剂用量/选择:1.5-2.0ml/kg ,350及以上浓度

造影剂注射方案:A 4ml/s 150ml 纯药

                             B 4ml/s  40ml 生理盐水

扫描范围:膈顶→膝关节下(根据临床需求) 

延迟时间:经验值120~180s

优点:

(1)血栓脱落风险小。

(2)可同时兼顾双下肢静脉,双侧对比。

(3)近心端远心端均有造影剂填充,利于显示血栓长度和范围。

缺点:

(1)造影剂用量大,患者风险增加。

(2)个体差异大,经验值准确性底

(3)体内循环后,造影剂浓度低,影响VR图像显示。

图片

直接法:经足背静脉注入法

扫描条件:同上述下肢CTA参数

造影剂用量/选择:1.5-2.0ml/kg ,300造影剂即可

造影剂浓度配比:1:5稀释

例如:35ml造影剂 +170ml生理盐水
单侧扫描
造影剂量:150-200ml
注射速率:1.8-2.0ml/s
延时时间:约60s(总量/速率-扫描时间)
扫描方向:由足侧至头侧
扫描范围:足跟一髂骨上缘(下腔静脉)

双侧扫描

需准备双Y形管且高压注射器具有双流功能

造影剂量:300-400ml(AB各150-200ml)

注射速率:4-5ml/s(AB各2-2.5ml/s)

注意事项:

使用止血带可使深静脉充分显影,但止血带处有中断现象。

图片

改进方法:可对踝关节、大腿根部选择性使用止血带加压;待造影剂注射30-40s左右,松开止血带继续扫描。

优点:

(1)侧支循坏显示效果好。

(2)造影剂浓度高,VR效果好。

缺点:

(1)近心端血管显示不好。

(2)血栓脱落风险大。

(3)下腔静脉,髂静脉有时会存在造影剂和血液混合不均,出现层流的情况。

(4)下肢肿胀,不易穿刺。

总结:

1、对于下肢动脉血管成像,2个group扫描序列+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提高远端细小血管显示。

2、对于下肢静脉血管成像,根据患者情况和临床适应症,选择合适的扫描方法(直接法与间接法)尤为重要。

3、关于止血带的使用,需针对不同的临床需求,加压在不同部位以达到检查目的。

例如:深静脉压底,也可不使用止血带,亦可使深浅静脉显示良好

图像后处理:

主要以带骨VR、去骨VR+MIP、CPR为主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