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悸心慌,3诊转安

 经方人生 2024-05-26 发布于四川

2024.05.04,第748期。

女性,70岁。

主诉:反复心悸数年,再发伴胸闷3天。

现病史:数年前就开始出现心悸症状,平时发作时候就到医院输液治疗好转,近几次发作去医院输液无效来诊。

刻下症:心悸心慌,胸闷,头晕,头痛,前额为主,睡眠质量差,平素怕冷,食欲差,没有口干口苦,没有口渴喜饮,无其他不适,二便正常,舌质淡嫩,少苔,右脉寸沉,关浮无力,尺弦,左脉沉弱,关弱,尺无力。

拟诊:少阴太阴合病,水饮上逆。

拟方:桂枝甘草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味。

中药:桂枝20克,甘草20克,茯苓30克,大枣4枚,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白术20克,茯神20克,蒸附片15克(先煎一小时),川芎20克,白芷15克,中药5剂。

二诊:患者服完3剂后,头痛消失,心悸有改善,但仍有心悸,睡眠有好转。守上方去川芎、白芷。

桂枝20克,甘草20克,茯苓30克,大枣4枚,生龙骨45克(先煎一小时),生牡蛎45克(先煎一小时),白术20克,茯神20克,蒸附片30克(先煎一小时),3剂。

三诊:患者服完3剂后,心悸心慌明显改善了,睡眠大改善了,没有头痛,没有头晕。继续给予上方善后,停药。

按语:

患者主要是因心悸心慌,睡眠质量差,头痛头晕来诊,一诊的时候有头痛,头晕,平时怕冷,四诊合参考虑为少阳太阴合病,水饮上逆。

结合《伤寒论》第64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桂枝甘草是太阳病的用方,桂枝甘草汤降冲镇悸而缓急迫则又远非原方所及,故特作用于心下悸欲得按者。

但是患者有怕冷,舌质淡嫩,脉为不足的脉,还伴有头晕头痛,考虑为寒饮上逆,所以本患者用了桂枝甘草还加了龙骨、牡蛎,牡蛎、龙骨皆敛汗涩精、镇惊安神定惊,再合苓桂术甘汤,再加了附子,附子温通十二经,无处不到,有温阳扶阳扶正的作用,加了附子整个治疗,就形成少阴太阴合病的治疗思路。

莫金乙,主治医师。热爱中医,崇尚仲景医学,善用六经辨证,熟练运用经方,擅长用纯中药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

莫金乙医师坐诊在广西贺州莫金乙诊所,上班时间为08:00-21:00。

善于纯中药治疗发热、不名原因的发热、外感病,脾胃病,咳嗽、头痛、胃胀、胃痛、眩晕、失眠,不寐、消渴、哮喘、月经不调、痛经、肿瘤术后胸痹、胸痛、心力衰竭等病症。

立志传承经典,潜心临床,服务一方百姓,做经方一代传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