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微塾】如何辨平仄?

 谷山居士 2024-05-26 发布于上海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图片



图片

诗词微塾


图片

如何辨平仄?

辨平仄,即是辨四声。这是学平仄的基础。只有通过辨四声,懂得哪些字是平声,哪些字是仄声,才能学会平仄配置的规则。本书是以《平水韵》为辨别平仄的范本。近体诗创作多以《平水韵》为准则,这是对传统诗词的尊重和传承。

辨平仄主要有以下四种办法:

(1)读韵书。

韵书是把汉字按照字音分韵编排的一种书。这种书主要是为分辨、规定文字的正确读音而作,属于音韵学的范围。

古代韵书的编制体例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先按照汉字声调分类,再在每一声调下分韵部,然后在每一韵部内按同声字分类排列,《广韵》就是如此。第二类是先分韵部,每一韵内再按声调分开,然后在每一声调内按同声字分类排列,《中原音韵》即如此。第三类是先分韵部,每一韵内再按声母分类,然后再在同声字内按声调分开排列,《韵略易通》就属此类。总之,不管怎样分类编排,都与汉字的声、韵、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不言而喻,汉字的声、韵、调就是韵书构成的基础。

目前在诗词界流行的韵书,写诗参考《平水韵》,写词参考《词林正韵》。《佩文韵府》则二者兼备,也可作为重要的参考工具书。

(2)背诗词。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在普通话中读平声,而在古典诗词里面放在仄声位置上的字,一般是入声字。背诵诗词可以掌握不少入声字,如,今读平声,在毛主席的《和柳亚子先生》: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解放军占领南京》: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都是出句的尾字,处在仄声位置上,因之必是入声。又今读平声,读了唐人岑参的《九日思长安故园》: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贺知章的《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琢磨一下,就明白这两个字必是入声无疑了。读词也可以辨认不少入声字,如《念奴娇》《满江红》《忆秦娥》等词牌是用入声押韵的。背诵作品是辨认入声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

(3)按偏旁、数字记。

入声字中有不少偏旁相同的字,我们予以编排,可以触类旁通。例如记住字是入声,那么箦、碛、啧、帻、绩等字就不难记忆了。又如字是入声,狭、峡、硖、蛱、侠、浃、惬、箧等字也是入声。在数字中,除是平声外,其他都是仄声,那么现在普通话里读平声的必是入声。

(4)按韵母记。

入声字中韵母相同的字也可以记一知十。例如今韵母为“a”的许多字是入声字,象塔、答、纳、榻、杂、腊、匝、沓、踏、搭、咂今韵母为“i”的许多字是入声字,象一、昔、急、立、壁、泣、滴、劈、极、密等。今韵母为“eou”也有不少是入声字。凡韵尾是“n”“ng”的字,则不会是入声字。

上述第一、第二两法比较可靠,后两法也有例外,只能在查韵书的基础上帮助记忆,不可视为规律。

在学辨四声的同时,还须学会辨认平仄两用字。在汉字中有不少字,有时读平声,有时读仄声,如果辨认不清,容易犯出韵或平仄不谐的毛病。平仄两用不外两种情况:

(1)可平可仄而字义不变。

”(只有作字用时读去声)”(只有作过失解时读去声)等。多掌握些这类字,无疑给我们作诗填词时提供调声的方便。

(2)平仄异义。

同一个字由于它用在不同的场合,字义变了,读声也就不同。例如字,作为动词用,如骑马,读平声作为名词用,如千骑铁骑,则读去声。例如苏轼的《黄州》:使君厌骑从,车马留山前。骑字读去声。陆游的《七月一日夜坐舍北水涯戏作》:斥仙岂复尘中恋,便拟骑鲸返玉京。”“字读平声。

若是平、上、去、入四声一时学不会,而掌握了长音为平声,短音为仄声,基本上能辨平仄,也可以作近体诗。不过,如进一步学填词,学写古体诗,学填曲,就必须学会辨四声。譬如说,词牌有的平声押韵,有的仄声押韵,有的平仄转押。仄声押韵的,一般上声、去声通押,入声押入声。上声可以与去声通押,但上声、去声绝不能与入声通押。

图片

本文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