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写的字,究竟有多美,才能让启功研究大半辈子,只学到了两成!

 老友mk09qda3vs 2024-05-26 发布于天津
他是清代为数不多的“帖学”大师,其行书、楷书都足以和赵孟頫相媲美,他是学赵最成功的一人,甚至到后来有些许佳作都超过了“赵体”。他就是清代书法大家—梁诗正,还是乾隆的御用代笔,凡署名“宝亲王长春居士”的作品大多由梁诗正代笔。

图片

梁诗正行书题唐寅秋林高士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梁诗正(1697-1763),字养仲,号芗林,同杭世骏、陈兆嵛等六人结“月课诗社”。他从雍正四年中举后一路爬到了东阁大学士,经常随乾隆出去,当时很多重要的文稿都由他代笔书写,可见其书法之高。

图片

直到看见了他的字,才知道他的字写得有多好。纵观整个清代书法人,要说能够兼容碑帖,又能做到用笔严谨精巧,结字遒媚多姿,又气韵精致华美之人,非他莫属。启功曾戏言,这位封疆大吏的字,要是让赵孟頫看了都自愧不如,我穷其大半生的精力也才学到其中不到两成的精髓。

图片

他的字,初学柳公权,学有所成之后专研赵孟頫(ps:或许是因为乾隆喜爱赵体而精研,清代多有学赵者多因此影响),但他并非如此,在之后的颜、二王、董等诸家精髓都集于一身。

图片

梁诗正的书法艺术精通多种风格,他能够巧妙地将历代书法大家的技艺融合自己的创作中,如王羲之的灵动、颜真卿的刚劲、赵孟頫的流畅都在他的笔下得到了新的诠释。他的书写工整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每一字都透露出书法的美学与力量。

图片

他特别擅长行书和楷书,其中的行书轻盈飘逸,楷书则严谨精练。这种能够跨越书法界限的能力,使他在清代的书法艺术中独树一帜。梁诗正的作品不仅受到了同代人的赞誉,连后来的书法家们也常将他的作品作为学习的典范。
他的用笔细腻灵活,无论是凌空取势还是顺锋直入,都显得游刃有余。行笔中正流美,善于内擫笔势和一搨直下,这些特点无不体现出他对王羲之书法精神的深刻领悟。而他的圆笔居多,书写精谨、直来直去,调锋、连带妍美奇巧,则又是对赵孟頫书法的深入学习和借鉴。

图片

启功先生深知梁诗正书法的深邃与精妙,虽然自谦只学到了其中的一小部分,但这足以让他的书法风格受到梁诗正的深远影响。启功先生曾说:“书法是心灵与技艺的结合,每一笔都应当承载着书写者的情感与思想。”
作为清代“帖学”的佼佼者,梁诗正的行书和楷书均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他的字,既有赵孟頫的圆润隽永,又不失自己的独特风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