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5.21晚,永熙在独处期间的思考产物

 永熙随笔 2024-05-26 发布于广东

  (本期是“永熙随笔第3281期原创作品”)

柔和细腻(也是“内心世界丰富、精神世界饱满”)的背后,是充满自在与力量(你在付出与给予他人的时候,务必确保自己的身心状态是健康自在的,虽然不主动伤人,但一定要长满“捍卫自身利益与内心”的刺,就如同沙漠中的仙人掌,要让他人知道“找你帮忙及被你理解,是需要付出一定努力,因为你是一个懂得珍爱自己及拥有璀璨价值的人、世界上也没有免费的午餐,而且你也完全不是随意被他人使唤的工具、你这一生只为自己而活、你完全有权利让他人失望,遵循内心的生命体验才是最重要的、而并非硬是要被每位人生过客认可及喜欢”),而不是一味地压抑情绪(不敢捍卫自身利益、不敢直面自身的生命攻击性、不接纳自己及他人自身与自私相关的人格面向)、牺牲自己的人生幸福(牺牲自己的人生幸福也是间接地对周边人自身人生的不负责,就好比“在大街上自己打自己耳光或自己骂自己被人看到后,对他人内心的影响”)、完全围绕他人的感受转(这真的很不珍爱自己、没有教会他人做人做事要有原则,同时也让关系越来越粘稠、如同从未进行分化的母婴关系)。

由于一个不经常思考与表达的人(无法敞开心扉去感知世界、触碰真实自然)、在情绪价值方面是有多么得依赖于他人(其实每个人都渴望自身无时无刻被看见、毕竟每个人都离不开被爱与被理解以及每个人的心智人格成长都离不开不断地对外拓展关系,这是非常值得被理解的想法与需求),于是,他自身的人性黑暗才会时常不可避免地伤害到他人、打搅到他人的私人空间及界限(尤其对于那些曾经多次给他们提供情绪价值、灵性悟性非常高的人时常在“一个不经常思考与表达的人”面前深感内心压抑及受伤) 、他的自省意识及感知与共情能力才会显得如此飘渺、他不希望他人令自己感到失望及被抛弃(希望他人凡事都要围绕着他的感受转、不能出任何差错,毕竟在他们的价值观里:全世界只有自己一人、而他人则全都是自己精神意识层面的延伸体/附属品)。

由于“一个不敢批判质疑权威、不敢创新试错的人”是不能够自如地舒展生命能量(毕竟他害怕在批判质疑及创新试错的过程中直面“自身关乎创伤的人格面向被无意间激活、内心深处的那股自卑与无力”)以及他对自我的认知也是不够全面的(他没有意识到“追寻并感知使命感”的重要性),于是,他才不懂得设身处地理解别人(不懂得真挚地祝福他人自身的人生幸福、不愿意诚恳及谦卑地欣赏他人自身的特质)、他也不愿通过他人自身从而直面“自己与他人自身那些相似的人格面向、被他人自身行为所激活的内在创伤”(所以他才时常处于回避的状态、而回避就是“不同大小程度的恶性自恋”)、他更不会成全他人自身的独一无二(不愿意且不懂得持有谦卑及好奇心一视同仁地走进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深处)。

好啦,本期内容到此结束,我们下期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